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花事 |
我对玫瑰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外国电影和画报,那些大个子高鼻子蓝眼睛的男人手捧一束红玫瑰,含情脉脉地走向倾情的爱人面前向她求爱。这画面着实让少女,如当年的我,希望有朝一日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于是,我最初以为,玫瑰是西方的花,中国古代是没有的,引进种植应该是不太久远的事。后来看书,才知道欧洲见到的第一枝真正的原色红玫瑰于1792年从中国引进,而名字则为“斯莱特中国深红”。“玫瑰”这词在中国的原意为“彩色石头”,尤指红色石头。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把“玫瑰”叫“玫瑰”的不知道,反正,白居易诗里有“菡萏泥连萼,玫瑰刺绕枝”。
与爱关联最大的花,当属玫瑰。
说起玫瑰,我想起亦舒的经典爱情读本《玫瑰的故事》。叫黄玫瑰的那个女人无论何时出场,都会颠倒众生,让男人以为此女最值得拥有一生。黄玫瑰一生对事业无所求,却仿佛把爱情当作 “职业”,真爱真付出,直到修成正果。婚前,这本书我看了很多遍,里面有一些当时视为精彩的句子,我能张口就来的是“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是另一些人”,这样的句子符合未婚女子极度恐惧爱情不存在于婚姻的心理。拍成电影的《玫瑰的故事》由张曼玉和周润发主演,那时的张曼玉还有些婴儿肥,爱傻笑,远不如今天的她有品味。
未婚女性期待男友所送的玫瑰朵数越多越好,如果财力堪比林青霞的丈夫,将玫瑰铺满水池当然更好,那情景会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成为记忆的底片,可以随时洗出照片供女人回味。但已婚女性似乎不然。我有个男同事,带着家小刚从外地到大连打拼到的时候,家境尚比贫寒强一点,第一个情人节,他心生柔情,给妻子买了一束玫瑰,捧着它闻着它,想像着妻子看见它时会是何等的激动,说不定会送上像玫瑰那样香的香吻一个。没想到,当妻子看见玫瑰,问明价钱是二十几元时,竟然大叫道:“你知道这钱能买多少斤鸡蛋吗?买这没用的玩意儿干什么?”同事听后,差点晕倒,最初的反应是妻子有些不知好歹,转念想:“这也就是糟妻吧,知道过日子比那虚浮的东西更重要!”无独有偶,前年情人节的晚上,处在青春期的儿子正和我议论这个节日老爸究竟会不会给我买玫瑰花,我说“不会”,他说“定会”!老公晚上回家,进门就送我一束玫瑰,我儿子为自己的断言得到验证感到沾沾自喜,我微微一笑:“你爸这花肯定不是花钱买来的!”我老公点头称是,连谎言都不屑说:“我的一个朋友开鲜花批发店,今天偶遇,非要带我上店里取玫瑰。”二人大笑,我没有介意,老公也没有过意不去的意思,儿子有些不以为然,可能心里觉得我们有些无趣吧。这就是婚姻,责任与自律的品质远比玫瑰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