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者的投稿取向

(2008-06-20 23:08:32)
标签:

杂谈

分类: 圈内圈外——医界里的新鲜事

一位同行这样总结到:过去,核心期刊成为作者追逐的重点;近来,高影响因子期刊又成大家关注的焦点;当下,先国外,后国内,如被国外期刊退稿,才在国内选择期刊发表。一方面,折射出近年来作者的投稿取向;另一方面,也道出了现行科研评价体制下学术期刊编辑的苦恼。

 

(以下摘自赵大良《学术期刊编辑的苦恼》)

核心期刊、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期刊成为作者追逐的重点。为此,一些受追逐的学术期刊心里暗喜:稿源丰富、求者盈门,因而也滋生了一些学术期刊的腐败。而那些不是核心期刊、不被作者追逐的期刊则门庭冷落,时不时连水平一般的稿件也会出现稿荒,办刊处境艰难。科研管理部门将科研成果的评价权转移给了核心期刊,作者就想方设法与学术期刊的主编、编辑拉关系,而期刊的主编又为自己的期刊能够进入核心或保持核心而走关系,与期刊评价部门或国际数据库的研发者拉关系。一时间,期刊评价体系的研制者名声大噪,四处做报告、参观指导,宛如众星捧月。

  近来,一些单位又开始将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评价科研论文水平的指标,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作者又将目光盯向了高影响因子的期刊,纷纷转换门庭。期刊自然注意到了这一变化,所以又兴起一股提高影响因子的浪潮。提高影响因子这本身没有错误,其本质是提高论文的水平、扩大期刊在学术界的学术影响。但是,一旦与现实的利益和评价挂钩就变了味道。因为提高影响因子不仅是进入核心期刊行列的条件,又是作者关注的指标,所以一些期刊开始刻意地、人为地操纵学术信息的传播,公开强迫作者在本刊发表文章时必须引用自己期刊发表过的文章。

  种种不正常的现象,真是叫人苦笑不得。这不仅是科学研究的精神和道德的缺失,也是我们科研评价机制造成的结果。因为评价的结果可以给做假者带来丰厚的利益,有几个不跟着指挥棒走?但是,我们真正想办好学术期刊的人尽管是委屈一些,还是老老实实地办刊。就是在被人求的状态下,也感觉到了生存的危机。你只要不是最受追捧的期刊,就时常会受到作者的冷遇,就像我前文谈过的:求你的往往是一般水平的,水平高的稿件会流向更被追捧的期刊。就算你是最受追捧的期刊之一,也不是能永远保持住的,不是你的努力放松或水平降低,而是一旦科研评价体系调整,你的地位同样会被动摇。

  在作者单位的科研评价办法改变以后,明显影响到我们期刊的来稿数量和水平,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一稿两投”,目前我还没有想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今年,作者单位规定:科研人员必须在国外重要期刊上发表文章,否则考核就难以通过。因此,科研人员纷纷将自己的科研论文投向国外,如果被国外期刊退稿才考虑在国内选择期刊发表。他们不仅自己这样做,而且要求自己的研究生也必须这样做。学生将稿件投向国外,如果被退稿再到国内发表,就赶不上答辩的时间。听起来学生也挺可怜,可是部分学生为了能够满足答辩的条件,不耽误答辩,就将稿件同时投到国内、国外的期刊,一旦被国外的期刊退稿,国内还能来得及发表,可是一旦国外期刊决定录用,就提出种种理由和借口,从国内期刊编辑部撤稿。以前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就是口头批评一下,希望作者尊重编辑和审稿专家的劳动。同时要求编辑将作者以及作者的指导教师列入黑名单,如果其再次投稿要特别注意并将不能一稿两投的要求向作者明示。

  但是,当科研管理办法调整以后,种种情况严重起来,高水平的稿件流失严重,“出口转内销”的稿件也多了起来。编辑的稿件选择余地在缩小,黑名单的作用在降低。一些编辑部采用收取“审稿费”的办法来限制,但这样堵不住一般水平稿件,反倒给高水平稿件的投稿设置了障碍。

  在治理学术腐败的大环境下,作者对一稿两发十分慎重,而对一稿两投并不在意。虽然著作权法对一稿两投有规定但不明确,更没有明确法律性质和责任。因此,这只能是一个“道德”问题,是一个没有包括在学术腐败之中的不道德行为。那么,在这种道德缺失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学术期刊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只能跟在国外期刊的后边拣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