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医疗器械专业职称评审情况与特点
广东省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
梁小明教授级高工
广东省2007年医疗器械职称评审工作除正高外均已结束,具体情况与特点介绍如下:
一、条件以专业技术业绩及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为主,有申报者为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表现优秀,但因技术成果的技术含量低而未获通过。
二、通过率为历年最低,副高(高级工程师)不足60%,中级80%,有三位正高(教授级高工)申报者,已通过专业组评审,但尚未终评,今年有望出现全省第二位或更多由本省评出的医疗器械专业教授级高工。
三、申报条件政策调整范围较大
1、外语免试政策变化最大。
(1)免试者出生年限放宽到1960年以前,1961年-1965年出生的40分为合格。
(2)出国留学或工作连续一年以上要提供有效证明及外语专业毕业生(要提供学历鉴定证明)可免试。
(3)获省科技二等奖及以上或三等奖及地市一等奖前三名者可免试。
(4)有突出贡献者(取得国家、省专业人才称号,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可免试。
(5)获地市以上科技三等奖或获发明专利者申报中级职称可免试。
(6)在县属企业从事工程以及农业技术工作者可免试。
2、外地人员或复员军人流动到广东省内单位工作的,原职称要由本省重新评审,但不需要重新考试。
3、可以同时或不同时申报两二个不同系列(如医药系列和电子系列)职称,但不能提供同样业绩材料。
4、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转换后要申报现岗位职称者应在现岗位工作满一年以上,并提供原岗位及现岗位工作业绩材料。
注:关于政策调整详细情况请上广东省人事厅网查阅。
四、未通过评审的主要原因
1、业绩不显著。
2、所报材料反映其专为技术水平不合要求,申报高级职称者没有独立解决重大疑难问题的能力。
3、论文未能从所承担的并已完成的工作范围内选材,如选择综述、产品介绍或未经过证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设想等。
4、论文水平不高,例如把几个故障维修例子简单地堆积成一篇文章,没按论文格式要求来写,如没有检测技巧、步骤、检测数据和有关图、表和有水平的分析。
5、论文发表的杂志不合要求或发表在非法杂志上
(1)论文必须发表在国家级杂志上(有CN刊号),论文发在内部刊物上只能作为技术分析报告,不能作为论文。
(2)增刊没有该期增刊的专门发行批号。
(3)杂志为非法杂志。
(4)杂志发表时间超过2007年8月31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曾公告了一批非法刊物(含有伪造CN号的杂志)。发表在港、澳、台及境外杂志要慎重,要弄清其合法性。核查国内杂志是否非法的方法是:上记者网在其首页点击新闻媒体栏后输入所查杂志全名及刊号,如网上没弹出该杂志资料,则为非法刊物。
6、在国外工作或留学一年以上免试外语者未出示有效证明,外语专业毕业生免试外语者未能提供学历鉴定证明。
7、个别人所申报材料不合事实。
8、由于省有通过比例(高级60%,中级80%),故在同等条件下,对老同志、工作在一线的同志以及论文发表和专业技术分析报告较多者……等予以优先,广州市没设比例,但高级通过率也只有55%。
2007年职称评审工作已结束,由于准入门槛低了,但要求业绩及技术水平却没有降低,所以通过率虽低仍然属于合理的,望欲申报职称者在业绩及技术水平方面不断努力,争取成为名副其实的高(中)级技术人员。
(转载需注明:原载《医疗保健器具》杂志2008年第1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