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理华:我最熟悉的是γ刀和MR的维修

(2007-03-01 22:41:23)
分类: 圈内圈外——医界里的新鲜事
郑理华:我最熟悉的是γ刀和MR的维修
人物:郑理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工程科主任,高级工程师)
时间:2007年2月6日
地点:广州市流花路111号
[2007年第3期专访稿]
 郑理华:我最熟悉的是γ刀和MR的维修

采访/摄影 常海庆
 
     行内人士推荐说,广州军区总医院郑理华主任最擅长γ刀和MR的维修,对这两类设备的维修有独到之处。尽管郑理华主任现在转向了设备管理工作,但记者还是很想了解他最拿手的γ刀和MR维修中的一些问题。
    2007年2月6日下午,记者慕名来到广州军区总医院。采访是即兴的,没有提纲,但郑主任从容面对,游刃有余。
 
贵重设备按价值来衡量
记者:去年在郑州56届医博会一个关于设备选型的研讨会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将CT、MR、PEC/CT、DSA这四种归为大型设备。我们一般说的大型设备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的?
郑理华:在医院来说通常都是按照价值来划分。按照体积来划分是不合理的,像高压氧,它的体积很大,但实际上价值并不高,不能归于大型设备;有些设备体积很小,但它们很贵,你说又该怎样给它们划型呢?大型设备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一般不说大型设备,我们说贵重设备,贵重设备是按照它的价值来衡量的。部队医院和地方医院采用的标准可能不太一样,我们是将设备分为ABC三类:A类8万元以上,B类1~8万元,C类800元~1万元。800元以上的设备我们医院已经算作固定资产了,8万元以上的设备我们算作贵重设备。通俗地讲,人们说的大型设备指的是体积大、结构复杂、价值高的设备。在我参加编写的《现代大型医疗设备》这本书中,列举了CT、MR、PEC/CT、ECT、γ刀、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医用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9种常用的大型设备。
 
γ刀原理并不复杂
记者:郑主任最擅长γ刀和MR的维修。你认为γ刀的维修难点在哪里?
郑理华:γ刀这种设备很贵,一台要3000多万元人民币,但它的原理并不复杂。现在借助于计算机定位技术,最关键的是利用MR、CT、DSA的图像进行定位,在坐标框上将定位点和图像融为一体之后,找出病灶的几何坐标。它的技术难点主要是计算机软件。
记者:定位之后治疗过程是怎样的?
郑理华:整个治疗过程首先是戴上定位头架(带有定位坐标点),然后借助MR、CT、DSA这些影像设备的帮助,获得带坐标系统的头部图像,然后利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设计治疗方案,把需要照射的病灶(耙点)的三维几何位置找出来,再把头部固定到匹配的头盔中。γ刀照射是这样的,利用呈半球面分布的201个钴60放射源,焦点对准球心,就是病灶的位置,进行照射治疗,通常要调整坐标做多位置(多枪)照射。
记者:γ刀照射是怎样进行安全防护的?
郑理华:γ刀本身有一个很厚的铸钢体进行屏蔽,不用的时候基本是没有射线出来的。γ刀设备要求放置在一个可以屏蔽射线的密闭房间内,墙壁是由金属砂和水泥混合的混凝土墙,有60公分厚。γ刀照射对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要求比较高。
记者:我只知道γ刀照射可以治疗癌症。除了癌症,通常还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郑理华:平常治疗上是针对多种疾病的病灶,不单单是癌细胞,还有脑血管畸形、癫痫的病变位置等。凡是脑袋里有占位性病变或功能性病变的,都可以用γ刀照射来治疗。
记者:直线加速器和γ刀在多大程度上有相同的地方?
郑理华:直线加速器主要是用来照射癌细胞的,全身哪个部位都可以照,但它和γ刀很重要的一个差别是,不能像γ刀那样准确定点定位聚焦,而是将病灶部位一定范围的组织全都一起照。因此一次不能太大剂量照射,所以,一次不能把病灶全部照死,要照很多次。另外两者都可能要采取遮挡的方法来保护重要器官,以免造成损害。
记者:γ刀照射对人体有没有危害,有多大程度的危害?
郑理华:γ刀照射类似于手术将病灶割掉一样,被放射源照过的地方会坏死掉,然后被组织慢慢吸收,自然消失掉,或者变成一个像结痂一样的东西,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但是,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γ刀照射通常都是治疗脑袋里的疾病,脑袋照多了或照过头了,对人的某些功能肯定是会有损害的,特别是对一些很敏感的神经组织或者是脑细胞组织。
记者:γ刀照射的操作怎样才是正确的?
郑理华:γ刀照射头部要特别准确,最好是一次把病灶刚好照完,又对周边好的细胞组织没有损害。它不能像人体不重要部位一样,多照一点少照一点,关系都不大。γ刀照射脑袋要求设计和操作都非常地精确。
者:郑主任是从什么时候接触γ刀的?
郑理华:γ刀我接触的比较早,也算是很熟悉。我自己在我们医院γ刀中心作了两三年的维修工程师,对整个系统比较熟悉。γ刀本身并不复杂,比起磁共振要简单多了。
 
MR是所有医疗设备中最复杂的
记者:磁共振的维修做了有多久?
郑理华:我在医院搞过两类大型设备,也是我最熟悉的,一个是γ刀,一个是磁共振。这两类设备我亲自维修过很多,负责维修很多年,负责磁共振维修的时间更长,大概有五六年吧。
记者:磁共振技术曾经多次获得过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足见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郑理华:对。我自己认为,磁共振是所有医疗设备中最复杂的一种设备。它涉及到的科学原理最多,融合了多个学科的技术。很重要一点,它是利用人体细胞在强磁场中有规律的变化,即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在静磁场郑理华:我最熟悉的是γ刀和MR的维修中,由于受到一个磁力矩作用,绕郑理华:我最熟悉的是γ刀和MR的维修做进动,称为拉摩尔进动。当受到与静磁场垂直的交变RF磁场的作用时,若交变磁场的频率等于核磁矩的进动频率,则核磁矩吸收交变磁场的能量发生量子跃迁,核系统偏离平衡状态,由于核磁矩系统内部以及与晶格之间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核自旋系统逐渐释放出RF磁场的能量而恢复到平衡状态,这就是核磁共振。这些核磁矩的进动在螺线管中产生交变磁通,进而在螺线管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这就是核磁共振信号。利用核磁共振信号经过计算机的运算而重建成图像。这个共振成像的原理说起来太复杂了,比CT那些复杂多了。CT很显而易见,射线射过去,经过人体的吸收,剂量被吸收掉一部分,剂量的强度可以作为成像的依据;磁共振完全不是,它是靠产生共振反射回来的波成像。
记者:磁共振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郑理华:目前,磁共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场强在0.5T以上的超导磁共振,一种是场强在0.35T以下的永磁磁共振。比较先进的磁共振用超导技术建立一个很强的静磁场,不用超导技术就会很耗电能。再由射频发射器,建立一个变化的磁场,用一个线圈来检测人体细胞的回声信号;不同的组织细胞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的核磁共振的信号不一样,这个微弱的信号通过线圈检测到经放大后,传递给计算机进行计算,把图像重建出来。磁共振成像没有计算机是绝对做不到的,它完全是由计算机重建的人体组织图像。
记者:磁共振和CT的区别在哪里?
郑理华:磁共振与CT有比较大的区别,CT最重要原理是利用对射线的吸收率来建立图像,将对射线的吸收信号的强度反馈到接受器上,由计算机计算出它的几何位置、坐标,根据每一点的灰度信号重现人体组织的图像。磁共振利用原子核本身的特性,不同物质的质子密度不一样,产生共振时反馈回来的信号强度就不一样,这个信号和其他位置编码信号一起共同重建出人体组织的图像。它检测的完全是一种物质的性质差别,可以区分不同的物质,因而有时候比CT更准确地区分病灶的性质。也许肉眼不好分辨的时候,磁共振可以检测到性质上已经改变了、或者说可以发现产生病变的的细胞组织,因为这时人体这部分组织的原子核已经不同了,或者说组织的密度已经不同,它直接检测的是人体组织的性质。所以,当诊断一些疾病时,只要选择不同的参数,图像会比较明显。
记者:核磁共振因为原理比较复杂,那么维修起来也就很复杂了。
郑理华:维修也是最复杂的。一个是工作原理很复杂;一个是结构很复杂,机器庞大,由好几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
记者:现在我们医院的工程师能够做到的,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进行维修呢?
郑理华:首先知识面要比较广。任何设备再复杂,最终都是集中到电路上了。所有的原理,所有先进技术的功能的完成,无非都是用计算机和电子线路原理来控制的。所以,说到底,修设备最终主要是修电子电路。磁共振我算是修的不错了,打交道也算是比较多吧。修任何设备都一样,知识面广,掌握的技术比较到位,修起来就容易一些;否则,修起来会困难一点。
    其次,最重要一点是要有技术资料。厂家能够提供技术资料,维修工程师起码要对机器很了解,对基本的原理、结构要有了解,如果对具体某部分的电路功能和工作原理很了解,那就更好修了。然后就是零配件。现在很多设备的零配件都是厂家专用,外面不一定能够买到,所以有时候也受制于这些厂家。近几年机器设备制造的密度、精度都越来越高,要查电路、查零件都是很困难的,常常要换整块电路板才行,这更要依赖厂家了。
    所以,医院自己的工程师来维修这些大型设备,最主要的是这两个问题。只要这两个条件能够解决,就有可能修好。技术水平高,主要看熟练程度,只是快慢的问题;技术水平高又熟练,维修起来当然就会又快又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猪闹春
后一篇:我的专访文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