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谈朋论友------------什么样的朋友不可交(三)
(2013-01-13 18:22:12)
标签:
转载 |
以说文解字来阐明朋友的话,可作如下解释。朋字为两个月,朋,即为两人在一起走,愿意走走的都是朋。而“友”字,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所以甲骨文的“友”字还特意用横画把两只手连在一起。握手是为了表示友好,就像现在常见的老友重逢,大家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以表达亲密友好之情。因此,“友”字的本义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朋友”。不过在古代,“朋”和“友”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同门为朋”,即跟从同一个老师学习的人称为“朋”;“同志为友”,即是说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称为“友”。现在大家把朋友两字广义化了,故对朋友的理解也千差万别。
上两篇讲的朋友都是从广义上来讲,故朋友要多交,多一个朋友多一份信息,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点见识,多一条门路;进而,本人又对朋友作了分类,分类的目的,并不是想把狐朋狗友从朋友中剔除出去,因为中国人还是很讲情面的,即使有些所谓的朋友居心叵测,但在其没暴露之前,你还是不要先翻脸好。本文所要交流的,是那些朋友不可深交或者不可交,以免进入了你的朋友之列,让你尴尬,让你受伤。
为了便于你对周围的人进行判断,便于厘清其是不是朋友,可不可以深交,本人提出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现在让我们对朋友再作另一解释。朋字为两个月,月为阴,亦为私,友为志同道合,故可解为两个人的私人交情。因此,故代对朋友定为义字当先。交朋识友,是中国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处世之道。交朋,他告诉我们,朋友是交出来的,朋达天下,只有愿意去结交,就会有朋。识友。友是识出来的,不是交出来的。交过来的都是朋,在这里面找到自己的友。友是怎么来的,是识出来的,是怎么识出来的,是自己眼光所识出来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到最后只能和自己一样的人在一起。那句俗话怎么说,看一个人什么样,看他的友是什么样的就知道了。
那么什么样的朋友不可交呢?
第一类:卖国求荣的人不可交。卖国之人当然会卖友。那么,如何知道这类人是卖国求荣呢?第一看人品,那怎么看人品呢?两面三刀、阿谀奉承、溜须拍马、阳奉阴违、虚情假意、贪生怕死,这类人品行不端,关键时刻便可能出卖朋友。第二看交友的动机,如果与你交友看中的是你的权,你的钱,你的势,那么你没钱了,没钱了没势了,他可能就会出卖你。第三看他对待父母长辈的态度,如果是忤逆不孝,这类朋友当然不可交,因为他连亲情都可以不要,友情又能算啥?
第二类,没有正义的人不可交。没有正义感的人,不会有责任心,没有责任心的人,当然缺乏爱心,缺乏爱心的人怎么可能有情谊?我所指的正义,并不一定要让你的朋友一定要去做见义勇为的事,也不是让他去当慈善家。如何判断其是否有正义感,其实可以从他是否同情弱者,是否有爱心,是否能讲公道话来判断。
第三类,没有诚信的人不可交。市场经济社会,诚信很重要。你的朋友是否有诚信,一是看他欠债是不是及时归还?二是说话是不是算数?三是不是守约。
第四类,结党营私的人不可交。有些人为了某种利益,往往组成自己的小团体,小圈子,称兄道弟,由于其目的为私利,故这种朋友不要交,更不能去加入这种圈子。,
第五类,一毛不拔的人不可交。朋友之间礼尚往来很正常,但你的朋友一毛不拔,我想用不着我提醒,你对这种朋友肯定也会敬而远之。
第六类,不明事理的人不可交。用一句最通俗的话说,这种人最容易把你的好心当作驴肝肺的人。你对他很真、很纯、很亲,说不定他认为你在与故意不去。即使一个误会消除了,今后难免再生枝节。长期交往下去,朋友会变成仇人的。
第七类,见异思迁的人不可交。其表现为,朋友很多,但来一个走一个;今天是兄弟,明天是陌路人;今天是朋友,什么话敢说,什么事敢应,到了明天什么事都忘。
第八类,没有主见的人不可交。这种人或是墙头草随风倒,或是人云亦云的长舌妇,或是人说人好的好好先生。试想,这种人自身都没有主见,有这种朋友,能体谅、关心、帮助你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