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艺谋等是怎么中的李安的毒?

(2007-02-02 15:12:35)

老谋子的《黄金甲》虽然票房喜人,但在奥奖面前仅仅凭借敢于想象的“挤奶服”获得了一个安慰性的服装设计提名,不知道他是继续冲击奥奖还是归隐山林。老谋子突然患上的“奥奖妄想症”全拜李安所赐。在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人中,老张是被毒害最深的,这个下毒者不是别人,正是李安。李安下的这种毒很可怕,它无形无色,但诱惑性极强,同期症状就是“红眼病”。

 

李安因一部《卧虎藏龙》成了中国导演顶礼膜拜的偶像,最先眼红的便是中国名导张艺谋。因拍摄《卧虎藏龙》使李安获得了第58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导演奖。同时捧走6个奥斯卡奖项:最佳剧情片、最佳音效、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视觉特效、最佳动作指导及最佳剪辑奖。这在沉寂很久的中国影坛掀起了轩然大波,诸多名导纷纷眼红心跳,心想:“这样的“烂片”我也能拍,不就是古装武打戏吗?很简单啊!原来奥奖得来这么容易!”于是,张艺谋最先动手抢得先机,《英雄》、《十面埋伏》和《黄金甲》随之相继问世。也使得老谋子一下成了没头的苍蝇,东一头,西一头,一直没能摸到奥奖的脉门所在,只能在小金人儿的门外徘徊。

 

其实,好莱坞就是个大俗窝,文化含量不足是好莱坞的致命弱点。李安能将奥奖收获囊中,绝非偶然,之所以张艺谋等频繁碰壁,差的就是内在修为。李安式的《卧虎藏龙》是无法模仿复制的,此等武侠影片只有李安能做到。李安一个中西方文化贯通的现代儒生,他的电影靠的也正是这学贯中西的文化力,他比较擅长拍摄言情伦理片,完成《卧虎藏龙》的拍摄完全是为了完成他一个拍摄武侠片的夙愿,没成想却获得了一个大丰收,奥奖中摘金夺银,票房上也是赚得盆满钵流。这深深地刺激了中国的导演们,张艺谋等也从此开始心浮气躁的,开始中了李安的毒。

 

张艺谋等对东方文化有着深刻地理解,与李安比,欠缺的就是那点西方思想,这也是他们无法闯进好莱坞的症结所在。张艺谋等的大片一味追求奢华的场面而忘了本,他们天真的以为《卧虎藏龙》完全是靠美丽的画面、豪华的演员、高超的制作胜利的。其实,《卧虎藏龙》很在乎的就是剧本,再加上李安的妙手点睛。《卧虎藏龙》有一个非常好的故事结构,《卧虎藏龙》的李慕百和余秀莲之间的爱情被一堵死死的墙封了起来。因为碍于余秀莲与孟思昭之前的一纸婚约,两人只能处于长久的压抑之中,爱情不能得到释放,欲望只能压制在心中。直到最后,还是以一方的死亡作为结束。“未嫁守贞,纯粹是精神上的处女派。”这在大胆开放的西方人看来这种内敛的感情可能是可笑的。他们追求的是直接的无顾忌的爱情和大胆的情欲释放,爱情和性欲是相辅相生的,性爱是爱情的升华,有时甚至只是欲望的宣泄。余姐和慕百兄的表现,让他们对那逝去的神秘的东方文明有了更深的理解,或者可以说是对神秘的东方伦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其次,《卧虎藏龙》中有许多大好河山的空镜头,再于大环境和角色之间的冲突相结合,使一种诗意的情怀跃然于画面之上,文人武侠的意境也有此产生。于是乎,一个个优美的武打动作便呈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从而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遐想。之后的《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也似乎希望在这上面有所超越,但无奈剧本的低质导致完全无法实现这种诗意的美。比如《卧虎藏龙》中,在竹林中展开的飘逸武打就是李安的灵感,将武打打的如此之优雅,也就是李安这等书生有这种艺术想像,俗人不行。即使,后来冯小刚在《夜宴》中也学竹林中的飘逸武打,但怎么都学不象。陈凯歌甚至将那种飘逸的美感理解出“放风筝”,完全像个跳梁小丑儿,虽然老谋子在《黄金甲》中拍出了震撼的场面,但少了东方的美感,单从震撼效果上讲,根本与欧美的古装片无法相媲美,所以西方人不买帐也入情入理。如果电影是一道菜,李安烧出的《卧虎藏龙》可谓色香味具全,张艺谋等烹出的差了关键——味道!

 

艺术追求的美,不是装潢的美、表面华丽的美。张艺谋等完全陷入了这个误区,所以一味追求西方所谓刺激、震撼和华丽镜头和场面,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东方独特的内涵美。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栽跟头都很合情理。拍电影和写文章有一个相通之处,华丽的镜头或辞藻只是点缀,关键还是看故事性、思想性。如果整部影片没有一个好的故事思路,全凭华丽的镜头堆砌,就完全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说实话,无论是张艺谋、陈凯歌还是冯小刚都不是用镜头讲故事的好手,尤其是涉猎古装大戏。相比来说,冯小刚属于讲故事稍好的,但他不善于制作华丽的镜头,他的东西比较实在,能拍出《夜宴》对冯小刚自己来讲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超越。最具艺术气质的当属陈凯歌,可《无极》的剧本实在太烂了,不怪胡戈将其恶搞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无极》画面虽然很唯美,甚至很抽象,但这种东方人看不懂,西方人搞不明白,内容空洞的“不伦不类”的影片只会遭骂。张艺谋是最会用镜头的,毕竟是摄影出身,从他的三部作品中也能看出老谋子不俗的功力,无奈只有外在美,缺少内涵。中国本土三大导演不约而同地拍古装武侠大片,都是李安害的,毕竟奥斯卡“小金人”太有诱惑力了!

 

时隔五年后,施毒者——李安又一部《断背山》同样给人以平静柔缓的心境。结果又是个横扫各大奖项。希望这是李安撒出的解药,能让中国的张艺谋等清醒清醒,拍电影为了什么?就为申“奥”吗?奥斯卡从不拒绝东方的电影艺术,它也俗,它也实在,奢华的画面是迷惑不了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