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做为学生,我享受过各种各样的“摊派”,现在回想起来,那时侯真傻,被人当作苦劳力还很美!
小学五年级,在校长和班主任的指挥下,我们全校三个年级(四~六)三个班(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百十来人(一个班三、四十人)曾为学校所在村的一个水稻承包户干了一下午的活儿,就是从地里往外背稻子,多则7、8捆,少则3、4捆,女生负责收堆儿,结果被当成免费劳力支农了。
如果我们的“摊派”还可以理解为支农,那么山西的这帮孩子不知能有什么冠冕堂皇的解释。据《山西晚报》报道
一位副部长的母亲去世,和学生有啥关系,难道学生吃不上这个白面馒头就会饿死在考场,无法参加毕业考试吗?让学生抬花圈,亏校长想得出!先不论学生怎么被“摊派”成了送丧人,能启动30多个学生送花圈,可见这丧事场面之宏大!
不过,凡事要一分为二来看。我忽然发现这位统战部副部长是真正的孝义楷模啊,他为学生们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幅孝心动天的场面。学校把学生找来抬花圈更是用心良苦,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课呀!学校要让学生知道:想更好地孝敬父母,就要好好读书,将来做大官!这比在课堂说一万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深刻得多!
学校总会设许多“摊派”的名目,一年三套校服,年年换样子,每套的价格都不菲呀!说是让学生节俭,可这比名牌还贵的校服不知“俭”在何处!
最让人无法理喻的“摊派”——捐款!我上学的时候这种事就很多,现在的学校更屡见不鲜!我一直不明白,捐款是好事,不过凭啥让学生也参加!要知道,学生是没有经济来源的,他们吃饭、读书还要靠向家长伸手呢!这纯粹是向孩子行骗!
我上中学时,有一老师出了本书,销量不好,老师便让学生购买,每人最少买一本。要都如此“摊派”,老师都成作家了!
各尽其责,学生的责任就是读好书,学校及社会不要巧立名目对学生再实行其它“摊派”了!象干农活、抬花圈……还是找成人做的吧!没准还能为再就业做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