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萨拉热窝瓦尔特 |
分类: 曾经的罗马帝国 |
早晨七点乘车北上前往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两个来小时的车程基本沿着一条山谷蜿蜒,多半时间伴着一条河流。口罩有种强烈的感觉,这里曾是东西罗马的分界线,也是西罗马灭亡后威尼斯等海上商贸强国与拜占庭的边界,再后来成为奥斯曼帝国与西方世界的分水岭。公路在河流两岸往复,不知在东西方之间、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穿越了多少次。到了萨拉热窝汽车站才九点多,口罩口袋里没有波黑货币、欧元也没有小面值的,于是一咬牙背着行囊往老城区徒步而去,行程约三公里。
一路走走拍拍也很是惬意,从建筑就能看出这里是宗教混杂的所在,天主教堂、东正教堂、清真寺用各自建筑特色宣告着自己的主权。
上图桥右岸就是奥匈王储费南多夫妇遇刺的所在,此事件成为了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此图肯定有朋友觉得熟悉,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经典场景所在:钟表匠为保护瓦尔特提前赶往接头地点击毙叛徒,自己也被德军打死,后到的瓦尔特抢占制高点痛击德军后逃脱,那个制高点就是这座钟楼,下面就是街头的清真寺老巴扎。
(今天的萨拉热窝老城与一百年前相差不大)
197X年,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风靡中国,影片在中国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其本土。这个巴尔干火药桶曾在二十年前经历了内战,可悲的是影片瓦尔特的导演竟然在那时被活活饿死了;倒是演瓦尔特的演员曾一度参与过波黑总统竞选,结果失败了。
影片《瓦尔特》的最后,德军上校冯迪特里施准备离开时,带着惆怅对部下感慨道:“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类似这种城市全貌的镜头影片中还有好几处,口罩为寻找高处的观景地几乎把自己累成了狗,先爬到城东的城堡上,发现逆光太强无法拍摄,又过桥到对岸,沿着步道爬坡一小时,终于到了一处更高更开阔的观景地;拍完下山并再度登上城堡等候日落。经过这一番折腾,希望已经拍到了德国上校所看到的全景,大家凭记忆帮我判断哪张更像吧。
影片是中国当时最好的演员配音的,最经典的台词是: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今天萨拉热窝的火烧云正好配图。口罩相当得意此番萨拉热窝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