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民在绝壁上开凿的挂壁公路堪称奇迹

标签:
太行山脉挂壁公路王莽岭锡崖沟郭亮洞 |
分类: 华夏胜景 |
在豫西北与晋东南的太行山区,虽然海拔不算太高,但却是明显的断层山脉,诸多地段是相对落差上千米近乎垂直的绝壁,气势相当雄伟。单从风景而言,这里山体陡峻、峡谷纵横,是相当好的自然风景区,但对于生活在山区里的人,这种地貌几乎阻断了他们与外面世界的联系,步行翻山越岭成为他们进出的唯一方式。以往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存现状。
随着平原和丘陵地带的公路、铁路的大力发展,这些绝壁上的村落似乎成了被隔绝了的孤岛,不仅经济不能发展,本村姑娘还纷纷远嫁,村中的后生连找媳妇都很难,山西陵川县最东边与河南交界的小村锡崖沟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九六二年,锡崖沟人决定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现状,他们用锤子、钎子、凿子等简陋工具在村北王莽岭的绝壁上开始工作了,目标是沿着绝壁外围打通一条公路!为了共同的目标,全村人整整苦干了三十年,硬是在绝壁上凿出一条明明暗暗七点五公里长的公路,居然还在山壁上曲折三层,写成“之”字攀上山顶,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样的公路就是在绝壁边缘打通的隧道,被称之为“挂壁公路”。之所以沿着边缘开凿,除了技术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在开凿过程中需要解决排渣问题,每隔几十米就在岩壁上开出一个“窗口”,开通后也解决了采光问题。锡崖沟挂壁公路虽然开工最早、路程最长、工程量最大,但并不是中国最出名的一条,名气最大的叫做“郭亮洞”。郭亮村位于河南辉县沙窑乡的陡峭山崖之上,以前村民进出山的通道是顺绝壁石缝凿出的一溜石窝,俗称“天梯”。
一九七二年,郭亮村民开始了与锡崖沟人同样的壮举,在硬度达8.2级的绝壁上开凿“挂壁公路”。郭亮人投资八万元、耗费五年时间、消耗钢钎十二吨及铁锤四千个,凿出一条高五米、宽四米、长一千三百米的公路,平均作业高度为一百零五米,并在外侧开了卅五个天窗,如今还成为通风透光的观景台。
郭亮村的挂壁公路是引起外界重视最早的一条,工程接近尾声的时候,日本裕田影视公司在此摄制专题片,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郭亮洞如今被列入“世界最险要十条路”和“全球最奇特十八条公路”,因完工最早被誉为“太行隧道之父”。其实,郭亮洞是中国所有挂壁公路中最短的一条。后来,在晋豫两省之间的太行山区中又陆续开凿了陈家园、井底、回笼、昆山等其余五条挂壁公路,都是在缺乏技术和资金的情况下,以不屈不挠的愚公移山精神开凿出来的。即使对今天的人们来说,这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太行山民的胆略和气魄、坚韧与执着,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南太行的七条挂壁公路上,位于王莽岭的昆山隧道是最年轻的。一九九二年,七个包工队同时作业,在山顶固上缆绳将工人吊到山腰开洞,分段施工,快速打通了昆山隧道。然而新开的挂壁公路未加整饰,路面凸凹不平、洞顶垂石嶙峋、侧窗龇牙咧嘴,宽度仅限农用三轮车蹦跳而过,配合着犬牙交错的危石险崖,使隧道充满了荒凉悲壮的色彩。直到二〇〇九年,当地政府投资才把昆山隧道升级为一条单向通车的公路,不仅解决了沿线群众出行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将山西王莽岭与河南万仙山两个景区连接起来,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口罩在山西阳城县附近造访数座明清古村之后,下午三点驱车前往王莽岭方向,一个多小时后出王莽岭收费站的时候距景区仅有七公里。口罩不认为王莽岭是个值得去的风景区,到此的主要意图是自驾几条挂壁公路从山西开车进入河南。王莽岭风景区胃口很大,把锡崖沟和昆山两条挂壁公路封闭在景区里面,不允许外面车子进入,而且游览也是高昂门票和车费打包出的所谓一条龙服务,单独参观挂壁公路似乎不太可能。口罩的原计划是乘坐景区车游览锡崖沟的挂壁公路,然后自驾车穿过昆山隧道抵达河南万仙山景区,再从郭亮挂壁公路穿过,然后一路向西南回到郑州机场还车。然而,抵达王莽岭景区时已经将近下午四点半,景区已经停止游览车的服务;问及次日,说是要游客先乘缆车、游览山顶后再乘景区交通车,最后经锡崖沟挂壁公路结束游程,至少要大半天时间。既不允许自驾锡崖沟,又没有景区交通车,口罩只好放弃锡崖沟的挂壁公路。
剩下的计划就是自驾昆山隧道前往河南,但是昆山挂壁也被圈入景区,而且也已经不允许自驾车通过。口罩与景区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经过多次沟通,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可能自驾任何一条挂壁公路了。口罩相当失望,盘算着趁着天还没黑绕行八十公里山路当天赶到河南一侧再说,正准备驱车离开的时候,事情却忽然有了转机。或许天感其诚,居然有神仙姐姐来帮忙!
神仙姐姐是在景区经营私家旅社的一个村民,她其实早听到口罩与其他人谈论自己的计划,也知道一直没有人能够承诺通过昆山挂壁公路。当所有人散去,口罩打算绕行进入河南的时候,她才走了上来,告诉口罩她能够做得到,不过要在旅社费用上多加四十元钱打点人情。这是个相当厚道的价格,旅馆的房间八十元而已,多付的钱是给看守昆山隧道铁门的人买点儿香烟啥的。她家的旅社在景区里面,尽管不会在景区游览,但口罩还是不得不支付每位八十元的门票。她家的旅社条件一般,但是相当干净,也有热水洗澡,这在山区里已经是相当奢华的了。这里的海拔近两千米,即使是夏天也觉得凉飕飕的,有没有冷气机其实没所谓的。有土鸡和山野菜的晚餐相当不错,然后能做的事情就是早些睡觉,养足精神准备次日早晨六点钟挑战昆山挂壁公路。
早晨六点准时驱车出发,神仙姐姐跟车到了昆山隧道口上。路旁有座小房子,看守隧道铁门的人住在里面。神仙姐姐敲窗子叫醒了他,简单说了几句那人就打开了隧道口的铁闸门。神仙姐姐是典型的山村女子形象,若没有她的忽然出现和帮助,口罩此行必然与挂壁公路失之交臂。口罩记下了她的名字和电话,以后打算自驾挂壁公路的朋友可以提前与之联系。昆山隧道约三公里,宽度仅能走一部小车,是挂壁公路中相当狭窄的。毕竟走得很早,就自己一部车在隧道里,还能停下车拍几张照片。岩壁上手工打凿的痕迹相当明显,侧窗也是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形状,可见当年打通这条公路是多么地困难,不能不佩服那些以愚公精神坚持不懈的山民们。后来,很真遇到对面来的一部当地人的农用车,大家只能下车查看,看谁离能错车的地方近就慢慢倒回吧。昆山挂壁公里虽然狭窄但并不危险,只要放慢速度,车子就不会刮擦岩壁;当然也有技术差的,把车子好端端开进去,出来却成了大战之后的“变形金刚”。
出了三公里多的挂壁公路,相连的是山间的柏油路,路面相当不错,就是道路过于狭窄,还有不少视线完全被遮蔽的急转弯,每当到此都要放慢车速并鸣笛,以防在死角处刚好遇到车子。找个宽阔处停车,回望昆山挂壁公路,只能看到峭壁上的数十个飘窗,远望如同一排机枪射口;这样的驾驶经历实在难得,真要好好回味一下刚才是如何从挂壁公路里面穿出来的。从这条山路到万仙山,全程仅二十多公里,的确是一条捷径。山谷内有个小村落,绕过去就看到了一个简易的收费站,是万仙山景区的门票站,口罩知道这里已经是河南地界了。
包括郭亮村、南坪村等在内的万仙山景区大门在另一侧,有着超大的停车场,外来车辆已经一律禁止入内;而这一侧则设施简陋,毕竟除了当地农用车,其余社会车辆鲜有到此的。口罩得以自驾从山西一侧经昆山隧道来到河南,只能说是运气不错,而且如果从河南一侧试图自驾进入景区,应该是更困难的事情,毕竟万仙山景区把大门设在数公里外,而且开辟了大规模的停车场,然后被迫换乘景区的交通车。从安全和景区管理的角度看,外来社会车量进入太行山区并自驾挂壁公路的确不合适,但挂壁公路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如果朋友们有兴趣,则越早行动越好,或许短时间内随着景区管理进一步加强,这些绝壁上的公路会全部封闭,到那时就只能望路兴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