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恩师

(2006-06-07 13:32:00)

前几天一位师姐来电告诉我,我的恩师李金泉先生住院了,立刻和先生家人联系询问情况。先生因为脚部动脉不太通畅引起脚部有点肿胀,住院点滴治疗。看到先生躺在病床上的情景,我的心沉甸甸的。从我十七岁拜师到今年已二十三年,当时我是老师最小的学生,老师全家给我取了个爱称叫大袁儿,是先生把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引入到京剧的艺术殿堂,用他博大精深的艺术修养培养出了众多京剧老旦人才,这个行当没有断代,先生功不可抹!

生活中老师总是那样温良,谦和,宽厚,可是只要给学生上课却严格得不放过一丝一毫的错误,就像一位伟大的雕刻家不允许他的作品有丝毫的瑕疵。记得我刚开始跟先生学艺时,就好像一个小学生听大学教授讲课,彼此距离太大,对老师所讲的要求总是顾此失彼。比如一出戏里的大段念白,先生要求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必须念到位,同时句与句之间的音律要有层次,不能一字韵。可是我每每是顾到字的正确念法就顾不到句子了,经常整个下午就是训练吐字归韵,而且先生一遍一遍地带着我念,严格又耐心。现在有朋友夸赞我的念白很有韵味,这不得不归功先生为我打下的深厚基础。其实老师当时已经经历过一次脑血栓了,行动不像常人那样自如,可是一上课所有病痛皆抛到脑后了,两眼炯炯有神,他的眼神没有市俗的繁杂与功利,是那样的纯净,只陶醉于艺术的海洋,进入忘我的境界,我想这就是真正艺术家所具有的品质。记得老师在教我《李逵探母》时,有个跪搓的技巧节奏我总是把握不好,老师当即跪下就要示范,我吓得赶紧去搀他,我说老师我再多练练再找找要领,您别急。因为医生反复嘱咐家属不能让老师太激动太劳累,不能再出现第二次血栓。先生这种品质感染着我,使我在艺术道路中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能坚定的往前走,作为学生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是莫大的荣幸啊!

先生在中国京剧院一团工作,那里聚集了中国顶级的艺术家,说出他们的名字不得不让人敬畏,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李世纪等名家。老旦属偏行,不在人们的审美焦点之中,可想而之要有所作为是多不容易。先生才华横溢,一边帮一些演员设计唱腔,一边创作出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剧目《罢宴》、《岳母刺字》、《李逵探母》,先生和袁世海先生创作的《李逵探母》是珠联壁合,可谓划时代的艺术作品,此剧已作为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教学范本。在样板戏时代不允许男旦表演,于是老师转到二度创作唱腔设计,如《红灯记》等戏的唱腔都凝聚了先生和众多艺术家的心血。先生对老旦行当的发展有很多好的想法,在他的演艺生涯中未能实现,在他教学时期他开始实现他未完成的梦想。先生一直想丰富老旦行当的剧目,根据学生不同条件挖掘整理了一批剧目,如《八珍汤》、《焚棉山》等。那时先生就告戒我:你不要死学我,你有自身非常优越的条件,我现在给你打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以后一定根据自身条件闯出一条路来。正是因为先生的开明才有了我后来创演的《契丹英后》、《八女投江》、《火醒神州》等剧目。老师从不固守门派,我在戏曲学院上学期间曾跟杨韵清教授,孔雁教授学习,老师嘱咐我说:这两位是非常优秀的教师,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我进入中国京剧院后,要排演《红灯记》、《杨门女将》老师说:“虚心请教高玉倩,王晶华老师,二位老师是两出戏的首演者,对人物的理解一定有独到之处。”有一位长辈曾经说:“看袁慧琴的艺术发展道路,只要看她的师承就知道了,她吸收众多艺术家之长。”我深深地感激我的老师,没有他如此宽阔无私的胸襟,也就没有我今天的微薄成就。面对这样的老师我不再后悔当初选择老旦行当,这种选择让我有机会直接面对大师,是我一生的福气。

1998年夏我要随团赴台湾演出,走之前我把要演的戏请老师再归整了一下,当上完最后一次课时老师说:大袁儿,放心去演吧,没问题。就在我回京后,老师第二次中风,不幸栓塞影响了语言功能,赶到医院看到老师躺在病床上,被病魔折磨的他消瘦了很多,我不由得哽咽起来,眼泪不住的流淌。我走到病床前老师使劲睁大眼睛想说话却说不出来,用眼神和手势不断向我表述着什麽,我忽然明白了,于是我说:老师您是不是想问我在台湾演出的情况?老人使劲点头,这是我们师生长久以来形成的默契,每次演出后都要向老师汇报演出情况的,我说老师演出很成功,您放心吧,老人欣慰地点点头。

这就是我的老师:

在漫长坎坷的从艺道路中不懈的护卫着他的学生,当他的学生们走向艺术的辉煌时却倦然退下。

这就是我的老师:

用生命支撑起了京剧老旦行当的发展。学生虔诚地为老师祈祷,祝愿我的老师早日康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幸福
后一篇:网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