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雷海基部分作品评价

(2024-09-14 10:08:44)
标签:

读者反映

评论

雷海基

诗歌

分类: 4、文章

           对雷海基部分作品评价

1、

2刘庆霖:我很看好你写的那篇“故事性是获奖军旅诗词的一个亮点”。这篇文章所谈内容新颖,也很重要,对写诗的人是一个启发。文章的层次略微有些不太清晰,修改一下可以给《中华诗词》的丁国成老师寄去。文章改好后,丁国成那里我可以推荐。另外,诗词中故事性的问题还可以按你的思路深挖一下,作一篇更大的文章。这是我的一点建议。

刘庆霖201319日邮件

最近北京的雷海基先生有一篇文章就很好,题目是:“故事性是获奖军旅诗的一个亮点” .这篇文章好就好在它抓住了普遍规律,好就好在它抓的问题新颖独特,好就好在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诗中包含有故事,创作诗的故事,诗人的故事,如果运用得好,会增强诗的感染力和可读性。这篇文章我已问《中华诗词》杂志社进行了推荐,希望能对我们有所启示。

--刘庆霖《逐步建立军旅诗词审美诗学》--《中华军旅诗词研究》创刊号,201312

 

政委:我已入中华诗坛,多一个学习园地,谢谢。
你的专辑我看了。认真阅读了你的诗。风格清新,易懂,又不失厚重内函。每个人诗风是不同的,句式用法各有短长,多学多写,自得其乐即可
     
周学锋20165

3、《诗应当首先为英雄歌--全国第26届中华诗词研讨会文集201310

《军旅诗词丛书.红叶》总第54辑,2013.2 其卷首语“唱时代英雄,扬华夏正声”:我们的时代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上辑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专栏刚刚编发,本辑歌悼罗阳的诗作又联翩而至。我们为罗阳的事迹感动,也为这些诗作者的热情感动,于是迅即遴选一部分植入《缅怀纪念栏目。无独有偶, .也就在这个时候,收到雷海基同志发来《诗当首先为英雄歌》一文,同气同声,令人高兴,于是编入《学诗论诗》栏目。

 

4、我在2007年全国第二十届中华诗词研讨会上的交流论文《诗之超画议事摭谈》中,用第四大段——别具故事味专门论述过;雷海基先生《写诗有时需追求故事性》(《江西诗词2012年第1期)进一步作了论述。读《江西诗词》的生活剪影栏目,使我更坚定了这一观点。例如李训论《鹧鸪天·军嫂》(《江

--贺中轩《江西诗词》2013年第二期文章

52016年江西“豫章杯全省诗词大赛”《三月江西赏油菜花》获优秀奖。评委会点评

“很有生活气息几可摩此项等级之垒矣。”

6201711月“首届中现代诗词大赛” xdsc_05104游上海朱家角》(匿名评)

小巷弯来湖上风,灯笼挂出半江红。

穿桥那杆船工橹,摇进儿时甜梦中。

【钟振振评】清新可诵。后二句用江南歌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语意,亲切有味。(给满分五分,列第六位)

【丁欣评】橹声吱呀,一舟滉漾,穿桥而去,遥想童年,馀韵袅袅。(列第30位,给六分,满分七分)

另三个初评委给分:

郑万才:四分,列143

卢象贤:三分,列181

主编邹路:列76位。

总分:17,并列第九名。第一名23分,第二名并列二人19分,第四名并列五人18分,第九名并列七人17分。(四个初评委都给了分,最低的三分)

入榜2018年度“中华好诗词”

李伟亮《中华诗词》四月评:江南水乡,每每以水的灵动勾起人们的记忆和遐想。虽然时过境迁,却有一些古镇开发留存,以旅游名胜的姿态向人们诉说古老水乡的味道。朱家角便是其中代表。俗语说南周庄,北周庄,不及朱家一只角,可以想见其独特风光,想必作者亦从此处破题。小诗前两句是远景,是广角镜头,扑面而来的湖风,扑入眼帘的红灯笼,标志性的意象点缀,勾勒出行舟于水墨画卷中的整体感受。三句处做转,更换小镜头,让画面定格于一点,细腻描绘,将朱家角穿桥拨水之橹,摇到自己儿时的美好回忆中。摇进二字,不只是镜头的转化,兼有文法的起伏,更是从众情转到个人情感的抒发,思路很好。同时,三四句运用流水句法,以意思的连贯带动章法的流动,亦是诗词创作中难得的技术运用。但,个别字句,如弯来,炼字不甚工稳,尚可斟酌。

7、山东王志伟评雷海基诗

我非常喜欢您的绝句,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2019年九月十七日

 

8、雷老师过谦了!我对你的书及人品是极为尊敬的。经常阅读与使用,并在我们的金润西马诗友会大力宣传,许多人正与你联系并欲购书!
有才当散发,滋润许多人。
好事传天外,花开报早春!
     
黎学忠201556

雷先生这篇论文(指《谈诗性反常思维》)值得诗友们认真研读,从中可汲取许多营养!雷先生是解放军紅叶诗社辅导老师!多年研究诗词创作理论,造谐极深,值得学习!
     
黎学忠2015129

9雷海基军旅诗:有将土的豪气,有军人的骨气,有诗人的雅气,有家国的情怀!——周学锋2017413

10、黄山微尘

遥望天边岭九重,一山更比一山雄。

欲登明月摘星去,先借此梯上碧穹。

内容新,语言活,意境奇。少有精品力作,难得一读。谢谢!

2017413

11、桃江长韵评《从刘庆霖诗看表现自我的方式》

有诗家曰:诗有真诗与伪诗之分之别,刘庆霖老师的诗,诗韵诗意诗味浓醇,当是真诗。再经雷教授精彩点评,更是锦上添花!

2017424

 

12、雷老师:您好!

您是诗词界的名人大家,得到您的赏点,十分高兴!衷心感谢!

姜立新2017428

13、范东学.湘北耕夫

读雷海基老师这组游历诗,不由身临其境。诗风清新明丽,足堪赏学!诗中多富情趣理趣乃至童趣,所见所闻所感,新人耳目、怡人心神,亦发人幽思……

20171022

 

14、孙继革

雷老师的诗,情景交融,诗情画意,视角独特,用语清新,读之赏心悦目,如临其境,深感享受,学习收藏了。

20171022

15、雷老师您好!诗评写得真好,从多角度、多则面看诗评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读后受益匪浅。从您选的诗例看,我这位同乡(蒋继辉)的诗写得确实不错。加上您这篇评论,这人看来要火。

学生滕子 20171023

16、高庆森

读老师山水自然诗的一点感触:

诗写:真山真水真自然,人享:至性至情至人生。诗的特点是从人的接触自然,接近自然,接受自然,接纳自然步步展露的。

鸥鸟已捞鱼数尾,青山犹睡帐纱中。

纯粹自然景色的捕捉:近与远的比对,动与静的描摹,忙与闲的互补。画面感极强,自然美俱现。给人以纯天然美的享受。

又如:

品树观花逛画廊, 排云殿上览湖光。

无心去看清时舫, 不忍重温甲午殇。

此诗后两句,是神来之笔,是点晴之笔!试问颐和园每日参观者众多,多少人会忆起曾经的国耻?又有几人会因此而连石舫都不忍,都不肯去参观了!悲莫大于心死!恨莫大于魂觞!斯言警耳!斯诗警心!看似随意走笔,实则运筹于心,运用于笔,文笔犀利,力扫千军!

轻歌正駕清风走,追赶红荷十里香。

这两句貌似清新,轻松!是写景更是记实。人人都知道荷有芬芳,易随风飘。可不是谁都会牵寻常景,用通俗语言诗意地表达出来的!高手驾驭,游刃有余!且反向描述,诗意更浓……

一点儿感触,几句闲话,如此而已,批评指正!

20171022

 

17任遂火

雷先生的诗,真率而又含蓄,明净而又灵动,憨实而又玲珑,把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有机结合起来,读而使人心旷神怡。值得我们大家品味和学习。

2017127

 

18、陶小丽评雷海基

香港浅水湾

大海长天一色蓝,依依情侣步沙滩。

夕阳欲往青山后,留下金光镀浅湾。


【拙评】
  这是一首游历诗,虽然题为香港浅水湾,重点却不在水湾,而是夕阳西下的余光。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上联写水天一色的美景,对对情侣在陶醉其中,而他们又是游人的一首风景线,让景象有更丰富的层次,但这还只是一种铺垫。接着下联夕阳欲往青山后,留下金光镀浅湾。转换得很精妙,表现了夕阳下水湾绝美的景象,更蕴含了种高层次的意象——人生之美在于:一个人的生命之火将要熄灭之际,也要将余光留下,或者创造或者描绘或者……,为世界的美好尽自己最后努力,表达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20171116日《香港诗词论坛.点评诗词》

 

19、拜读了,绝句(游上海朱家角)写的清新自然,浅白易懂呢,全然不似一些诗人动辄就用典,读来令人费解,特别是后两句穿桥那杆船工橹,摇进儿时甜梦中,浓浓的儿时记忆在诗中体现,使得诗境更为丰满,谢谢雷老师!

宜宾江振华2017122

 

20、雷老师写的诗就是与众不同,以平常的词语串起突发联想,但又在符合情理之中的诗句,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美感和意境。这些话从我读到您第一首诗时就想说,可惜那时我还与您不相认,现在我终于可以说出想说的话,心里很舒畅。

叶瑜华2018814

21、对《山东之行小集》的评论选录

张克勤

雷先生这期专辑,语言平实,虽是行游小集,耳闻目睹中,或写景或状物或怀古,皆是随手偶得,有随性之美,无雕琢之痕,览中有养目之怡,过后有属文之雅,好,为雷先生点赞,祝你健康长寿,为您点赞。

《山东之行十八首》留言2018910

徐中秋评山东之行:

雷先生:写得很好。留了八字:淡而有味,平中见奇。2018.09.12

放马南山(周学锋)

诗,既是诗人的性情表达,也需要诗人具备诗性思维,而且,两者的结合,要靠诗性语言加以表达,具备了这三个要素,才能成就一首好诗。雷老师的这一组小诗,如《访刘公岛》、《游长岛月牙湾》、《游青岛栈桥》等,情感之切,表意之深,语言之灵动都可圈可点。

2018911

任遂虎教授评《山东之行小集十八首》

任遂虎

雷先生诗有意境,且精纯有味,语言明快,有余味。点赞!

22、著名诗人张明新对《善于造境,方得神韵——谈姚泉名诗的意境营造》评价

好诗好评。选材与诗观相谐,评述中肯允当。

以前看过一些诗评,多不尽人意。有的只卖弄自己的文采,与诗有隔。有的过度拔高,满篇谀词。有的并不理解作者原旨,妄作论断,高高在上,非常武断。有的过度评论,一首小诗写几千字诗评。更有甚者不懂诗却热评诗,无知而不知自己无知。评界乱象纷呈。像您这样令人折服的诗评少之又少。

20181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