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由的阅读才长久——《抢救阅读50招》读后感

(2016-09-13 13:49:08)
分类: 2016-2017-1

    “自由自主的阅读,所有的阅读都没有压力、胁迫、外在诱因,就是想读而已,这样的阅读才能长久、持续。”王淑芬《抢救阅读50招》中这样说,想想很有道理。女儿从不到一岁开始听书,到现在像模像样的自己翻看,似乎确实是因为没有压力和胁迫,我们把讲故事当成奖励,表现好了才可以多讲一本,书对于她的吸引力丝毫不亚于美味的糖果。而每当我试图打断故事向她提问的时候,她总是不耐烦地说:“妈妈,你别问我了,快点往下讲吧!”

再看看我们的学生,放到教室图书角里的图书,不管制定多么严格的借阅制度,总会有一本两本的丢失,每当下课,小小的角落就挤满了人,有人甚至上课了还忍不住偷偷瞄几眼桌洞里借来的书。可是,当我们人手一本的课外书发下去,有各种批注、交流、分享单、读后感的任务紧跟其后的时候,大家的阅读热情竟然大打折扣,这大概就是压力的副作用吧。

抢救阅读的50招中,从阅读热身到预读再到讨论、延伸活动,用50个便于操作的小游戏,将阅读的引导与检测融入其中,变换一种方式,将阅读的压力转变为自主阅读的动力。比如,带领孩子们一起认识“大开眼界的书”,指导孩子们一起制作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书”,或者用找书友、当一日店长的方式引导大家总结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当选好要阅读的书时,可以通过封面狂想曲、目次页大预言等游戏,像《天方夜谭》一样,激发“赶快看”的欲望。交流和发表环节,更能体现大家的智慧和思考,这时用上书中的我是分析师、心智图、心得接龙等游戏,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留下书面的记录,又不同于以往的写读后感这样枯燥,更能保护大家的阅读热情。

阅读延伸活动其实是最能体现学生创造力和概括能力的环节,可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却往往因为“麻烦”被忽略掉了。书中教给我们的制作书的纪念卡、书的明信片、书的小DM、八格口袋书等众多方法,如果能够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尝试应用,一定能够让孩子们的阅读期待大大增值,阅读乐趣大大增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