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尾巴树
| 分类: 中医治癌 |
猫尾木
猫尾木(学名:Dolichandrone cauda-felina (Hance) Benth. et Hook.
f.)乔木,高达10米以上。叶近于对生,奇数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幼嫩时叶轴及小叶两面密被平伏细柔毛,老时近无毛;小叶6-7对,无柄,长椭圆形或卵形,长16-21厘米,宽6-8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有时偏斜,全缘纸质,两面均无毛或于幼时沿背面脉上被毛,侧脉8-9对,在叶面微凹,顶生小叶柄长达5厘米;托叶缺,但常有退化的单叶生于叶柄基部而极似托叶。花大,直径10-14厘米,组成顶生、具数花的总状花序。花萼长约5厘米,与花序轴均密被褐色绒毛,顶端有黑色小瘤体数个,内面无毛。花冠黄色,长约10厘米,口部直径10-15厘米,花冠筒基部直径1.5-2厘米,漏斗形,下部紫色,无毛,花冠外面具多数微凸起的纵肋,花冠裂片椭圆形,长约4.5厘米,开展。雄蕊及花柱内藏。蒴果极长,达30-60厘米,宽达4厘米,厚约1厘米,悬垂,密被褐黄色绒毛。种子长椭圆形,极薄,具膜质翅,连翅长约5.5-6.5厘米,宽约1.2厘米。花期10-11月,果期4-6月
汉语拼音 Mao wei mu 傣药名 埋锅借 别名
中药材基原 为紫葳科植物西南猫尾木的叶。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西南猫尾木 Dolichandrone stipulata(Wal1.)Benth.et Hook.f.
乔木,高达15m。嫩枝、嫩叶及花序轴密被黄褐色短茸毛。奇数羽状复叶,叶轴长达30cm,小叶4~5对,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2~19cm,宽4~8cm,先端短渐尖或钝,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偏斜,例脉8~11对,两面光滑无毛或被稀疏黄褐色平伏毛,有时两面被稀疏黑色腺点,全缘;侧生小叶近无柄,顶生小叶柄长l~2cm。花序顶生,粗壮,花柄长2.5~5.5cm;花萼大,佛焰苞状,外面密被黄褐色短茸毛,长约5.5cm,径约4cm;花冠黄白色,管红褐色,径达10cm,管基径达l~1.5cm。果较短小,细长披针形,长约36cm,径2~4cm,厚约1cm,密被黄褐色短茸毛。种子长椭圆形,扁平,两端具透明膜质翅,连翅长3.5~7cm。花期9~12月,果期次年2~3月。生于低、中山次生阔叶林中或常绿阔叶林中。云南蒙自、思茅、西双版纳、景东、临沧、马关、金平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 叶全年可采,晒干备用。 药材鉴别(略)
化学成分 (略)药理作用
(略)
性味 味微苦,性凉。入水塔。 功效 清热解毒,退热。
主治 主治“拢害埋冒龙”(高热不退),“兵哇害埋”(感冒高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注意事项 附方
治“拢害埋冒龙”,“兵哇害埋”猫尾木叶15g,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波玉甩验方) 药物分类 植物药
参考文献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参考
《中华本草》傣药卷
注:我院《复方猫尾木》抗癌系列(ZL201010500999.8),是猫尾木原植物与抗癌动植物药,按不同比例君臣左使合理配伍,再用中药生物工程将其发酵,翠提、浓缩精致成丸、片、胶囊等剂型(GMP达标),提高疗效、方便患者用药,便于储存、运输。
前一篇:联系方式以及地址图片
后一篇:西游记不是神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