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全力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2025-03-20 16:10:18)
标签:
林茂阳权益保护放心消费 |
分类: 政策解读 |
福州全力优化消费环境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中国商报福建报道(记者 林茂阳)3月13日,记者从福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福州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38.9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619.83万元。在全市范围内共设立207家消费维权服务站点,高效处理消费投诉纠纷9463件,助力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4.34万元。开展先行赔付446件,赔付金额达49.07万元。全市315家企业入驻ODR(在线消费纠纷解决系统)平台,共办结20447件,和解成功率达79.15%,推动22.85%的消费纠纷在源头化解,实现消费维权“一趟也不用跑”。
针对燃气灶具、电动自行车、儿童玩具等14类民生领域痛点,福州市开展“铁拳”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市场监管违法行为,去年全市系统共办结各类案件6681件,罚没款6421.15万元。其中,一起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典型案例,4起案件入选省局典型案例。福州市还建立网络交易经营者主体数据库,归集超200家本地电商平台及7.5万家经营者数据信息,初步建立电商平台分级分类体系,有效遏制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乱象。
此外,“点题整治”聚焦中小学配餐、老年人保健品市场等问题,通过“群众点题、部门答题”模式,将监管触角延伸至社会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从今年起到2027年,福州将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在福州”三年行动。具体措施包括:综合运用标准引领、信用激励、金融赋能等方式,以商店、网店、餐饮店、工厂等基础单元及市场、商圈、景区等集聚区为重点,培育发展“放心消费承诺单位”5000家以上;持续推广线下无理由退货和先行赔付承诺,实现消费维权不出店,推动异地异店无理由退货,引导建立先行赔付“资金池”,探索引入金融保险等第三方机构进行资金管理和综合承保,力争实现全市设立消费维权站点500家以上、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2000家以上、ODR企业800家以上,实现30%以上的消费纠纷在源头化解。
有一些食品包装上写着“零添加”“纯天然”等字样,让不少消费者难辨真假。在发布会上,福州市消委会秘书长吴波表示,这是个别企业利用消费者缺乏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开展的刻意宣传。相关企业通过“零添加”“纯天然”概念,获取市场及额外盈利。
“‘零添加’不等于无添加剂、‘纯天然’不等于无毒无害。”吴波说,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工环节可以不使用添加剂,但加入的各种辅料一般都含有添加剂,“零添加”往往只是片面之词。“纯天然”也没有公认的科学定义,只是一种大众说法,没有严谨的标准。
目前,食品添加剂的获批和使用受到政府部门严格监管,允许在食品工业中投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和测试,对这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残留量也有非常详细的规定,相关的法规也在不断完善。
吴波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盲目、片面追捧所谓的“零添加”或者是“纯天然”食品,还要综合考虑食品的营养价值,购买食品要注意查看营养标签,结合自己的健康需要来合理选择食品。
聚焦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福州还将大力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计量作弊、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着力解决消费堵点问题。
近年来,福州市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消费维权工作持续推进。2025年,福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开展“放心消费在福州”三年行动,力争实现消费风险明显降低、经营者诚信意识普遍增强、商品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大幅提升,消费环境明显优化。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舒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