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共通标准已出台285项
2025/02/24
来源:中国商报网
中国商报福建报道(记者
林茂阳)2月21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福建省相关部门联合召开的共同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市场监管总局支持福建率先推行“四共同三采用”的标准共通工作机制,即“共同选题、共同比对、共同研制、共同使用共通标准”和“大陆先进标准台湾采用、台湾先进标准大陆采
用、空白领域标准两岸共同研制采用”。
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台两岸共通标准285项,覆盖电子信息技术、农产品、服务业、新能源等两岸各具优势领域,同时通过打造“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共收集29万余份标准信息,吸纳40名台湾专家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两岸产学研机构、企业,提供标准查询、台企标准公开、技术指标比对等服务。
据介绍,2023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国家部委中率先出台并实施《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一年多来,市场监管总局支持和指导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综合运用标准、合格评定、计量等市场监管工具箱,按照立即见效、积极推动和延伸拓展三个类别,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分工,加快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措施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从标准、认证、计量等方面推出“七条措施”,促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共通,破除闽台经贸融合技术标准障碍,助力两岸融合发展。
为有效破解共通标准应用难题,福建创新性开展两岸标准共通试点。一年多来,39项标准共通试点工作在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农林渔业等31个领域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已打造“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累计出台两岸共通标准285项,涉及食品安全、冷链物流、建筑工程、农业种植、服务业等领域。
福建以两岸贸易往来密切的茶领域为突破口,组织两岸茶产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种苗栽培、加工工艺等,科学制定“台式乌龙茶”5个系列标准。同时,台湾地区参与方也在台湾地区进行宣传、培训,让两岸茶农使用共通标准。据不完全统计,标准实施第二年,漳平台式乌龙茶产量达3300吨,产值达16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115%和112%。
标准共通离不开人才互通,福建广泛吸纳台湾地区技术专家加入标准化专家库,鼓励支持涉台研究机构、台湾专家参与大陆标准体系建设。截至目前,146名大陆和台湾专家加入两岸标准化专家库,40名台湾专家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两岸民众和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咨询、标准编写辅导等服务。
“两岸乡建乡创标准共通试点”吸引了95支台湾团队、300多名优秀台湾青年人才,“两岸社区治理标准共通试点”重点挖掘青年志愿骨干,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标准工作,探索两岸社区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台胞在福州工作、生活创造良好条件。目前,福州桂溪社区生活着290户501名台胞,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标准工作。
在计量方面,福建积极支持海峡两岸加强计量交流合作,推动建立健全海峡两岸计量保障体系,支持两岸绿色低碳融合发展。2024年,有13名台湾同胞报考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考试,3人取得注册计量师资格。
“两岸标准共通作为‘新四通’之一,已经成为两岸融合互通的桥梁纽带和技术支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刘健男表示,将和福建省一同深入推进“七条措施”在贯彻落实上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让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认可同一个产品名称、使用同一份技术标准、落实同一套管理规范、认可同一类治理模式。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文生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两岸标准共通,建设完善“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2025年年底前建成完善两岸标准共通信息和服务平台、福建省WTO/TBT通报咨询平台和两岸标准孵化和创新基地,2027年前建成两岸标准共通展示馆、两岸碳计量公共服务平台和两岸标准实施验证基地,将平台打造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两岸标准共通研究、交流、服务大平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