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福建泉州加快“无证明城市”建设
2024-09-05
中国商报 记者 林茂阳
为加快“无证明城市”建设步伐,让政务服务改革建设成果广泛惠及市民,全方位营造便民利企政务服务软环境。近日,福建泉州市“无证明城市”推介暨政务“赶大集”服务“零距离”活动启动仪式在泉州市鲤城区府文庙广场举行。现场还播放了泉州市“无证明城市”试点工作建设成果的宣传视频,生动展示了泉州市在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和“无证明城市”建设为民众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前来咨询办理的市民络绎不绝。公积金、医保、社保等多个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向市民介绍最新的政府服务政策与举措,针对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高频事项进行详尽解答,并根据实际需求,现场办理各项业务,真正实现了政务服务与市民需求的“无缝对接”。
活动还通过官微推广的方式,引导民众关注“泉州政务”“泉州行政服务”“鲤城微事”“鲤城政务服务”等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进一步扩大了政务服务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据了解,泉州作为福建省“无证明城市”试点建设城市,为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推动“减证便民”工作,全方位营造便民利企政务服务软环境,由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负责牵头该项试点工作,并研究制定《泉州市建设“无证明城市”试点工作方案》,聚焦打破政务信息数据“孤岛”,围绕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优化服务,多向发力打造“无证明城市”泉州模式,最大限度地让企业和民众办事“无负担、顺心办”,实现由“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所谓“无证明”,并不等于“零证明”,而是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行业在受理政务服务事项时,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部门协同、优化服务等四种方式,让申请人免于提交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以及水、电、气等公共服务行业出具的结果材料。
为让先试先行打造“无证明城市”试点更高效,泉州市成立“无证明城市”试点工作专班,倒排时间节点全力攻坚;建立周调度工作机制和重点工作周报机制,于每周一召开调度会,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疑难问题,定期向市政府汇报工作进展。同时还建立市县联动、全域推进的工作机制,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统筹指导县区推进试点工作,各县区参照市级模式印发工作方案,安排部署“无证明城市”任务,确保市县一体、协同推进、高效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市通过全面清理“五级十五同”目录中无法律依据的证明事项,形成“泉州市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其中拟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1728项、已配置电子证照材料97729项、第一批免提交高频证明材料清单70项、第一批回收类材料清单1090项。
作为中心城区,鲤城区积极响应并推进“无证明城市”试点建设工作,该区政务服务中心结合深化“全速办”政务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在上级部门以及鲤城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印发《鲤城区建设“无证明城市”试点工作方案》。“通过推进‘无证明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我们希望能为来办理政务和便民服务事项的企业民众提供最大的便利,最大限度实现企业民众办事‘免证办’‘零跑腿’。”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曾春泉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