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豚变身“致富鱼”福建漳浦打造金名片
(2024-05-16 15:45:59)
标签:
林茂阳漳浦河豚旅游美食 |
分类: 产业商服 |
近日,中国商报记者来到福建漳浦县佛昙镇东坂村,这里随处可见河豚元素的壁画、雕塑,村民们更是亲切地称河豚为“致富鱼”。
河豚即河鲀鱼,一种有剧毒却美味的鱼类,被誉为“天下第一鲜”。如今,经过控毒技术养殖和按规范加工的河豚,可以被安全地送上消费者的餐桌。“我们这里所有的河豚,从育苗到小鱼养殖、大鱼养殖,再到饭店终端,全链条可溯源。饭店里从事河豚烹饪的厨师都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保证让食客品尝到美味又安全的河豚美食。”东坂村擅长河豚烹饪的戴师傅说,当地的河豚宴很受欢迎,一到节假日,村子里就挤满了国内外慕名而来吃河豚的人。
东坂村党总支书记戴庆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了这张河豚养殖业的“身份证”,佛昙镇的河豚产业开始大展拳脚。目前,东坂村河豚养殖面积达1万多亩、年产量1000多吨,河豚从业人员6000多人,年产值达10亿元,2023年该村集体收入达400万元。
戴庆阳表示,村里还依托河豚产业协会,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发出河豚相关的美容产品、保健品、酒,并研制出10多种河豚速食产品,形成“产、供、销、游”一体的产业链条。
如今,东坂村成了“中国河豚第一村”,河豚养殖作为特色产业入列打造福建省渔业十大超百亿全产业链项目。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结合发展,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扎实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农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河豚成了东坂村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它不仅为佛昙镇东坂村带来财富,更聚了人气。“不少年轻人看到家乡发展得好,回乡开起了餐饮店、民宿。”戴庆阳表示,他们正努力招商引资,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现产业新突破,为群众、游客提供丰富的休闲旅游服务,以河豚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让更多人走上致富路。
如今在东坂村,河豚的价值开发已不再局限于餐饮业。2018年,位于东坂村的福建森海食品有限公司成为福建省首家通过暗纹东方豚养殖、加工“双备案”的企业,获得“鱼源基地”和“养殖河豚加工企业”证书,并正式加工生产,实现漳浦河豚产业从“灰色地带”走到阳光之下。
拥有这张河豚养殖“身份证”,这里养殖的暗纹东方河豚经加工后可合法进入市场流通。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河豚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直接查询到河豚产品的产地、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等信息,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当前企业正在进一步研发更多的河豚特色预制菜。
一谈到河豚,许多人想到的就是有毒。对此,漳浦县佛昙镇河豚协会会长戴云峰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河豚浑身是宝,体内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可以做到安全食用,但河豚控毒养殖的种苗必须来源于省级以上的良种场,经过三代驯化。目前当地养殖的河豚毒素含量均低于安全最低限值。为了保证河豚的食用安全,还要在活鱼宰杀和烹饪上下足功夫。经过专业培训和监督管理,目前佛昙镇约有120名村民具备河豚宰杀和烹饪控毒技术,并获得相关资质证书。
如今的这条小河豚已经做成了大产业。目前,东坂养殖河豚已形成种苗繁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控等产业链,其技术、人才、种苗向全县及附近县区辐射,社会效益显著。
同时,为规范带动行业发展,佛昙镇河豚协会正在为河豚鱼申请地理标志,并积极跟厦门、福州、上海等地旅行社对接,推广漳浦河豚美食,把河豚美食一条街打造成旅游美食新景点,引导餐饮业为漳浦旅游产业“加分”。
前一篇:福建:民营经济增长经营主体活跃
后一篇:福州大力推动设备更新消费品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