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4/04/09/17:00:52 来源:中国商报网
中国商报(记者
林茂阳)4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福建省有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2023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5.4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国第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万元。10年来,福建省经济总量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人均GDP从6.4万元增加到13万元。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63%。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森林覆盖率连续45年居全国第一。“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表示,今天的福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8个,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居全国第四,呈现向高端化攀升、向智能化挺进、向绿色化转型等特征,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规模超万亿元,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占比居全国第三,动力电池、新型储能、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63%;科技创新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十大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林改、医改、科技特派员等特色改革走向全国;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10年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3万元增长到4.5万元、居全国第七。
“福建今天的发展和成绩得益于改革开放,未来的前途和希望也一定要靠改革开放。”赵龙说,改革开放前,福建省的经济总量仅排在全国倒数第八,基础差、底子薄,发展落后。今天的福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将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海丝”核心区、金砖创新基地等窗口效应加快显现,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5%。
“现在全球每3块汽车玻璃就有1块来自福建,每5双运动鞋就有1双是‘福建制造’,福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在全球位列第一。”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郭宁宁在发布会上如是说。
目前,福建省内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位列全国第一梯队,企业办事“一趟不用跑”的事项超过了83%,经营主体数量从140万户增加到761万户,增长了4.4倍。据郭宁宁介绍,福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得益于“晋江经验”,去年率先实施了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制定出台了“1+N”政策措施,举全省之力支持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茂密森林在福建这片沃土上蓬勃生长,持续发展壮大,并重点从打造一流经营主体、一流政务服务、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发力。
赵龙指出,“晋江经验”成为引领晋江乃至福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如今的晋江,平均每7个人就有1个老板,每21个人就有1家企业。晋江的土地面积仅占福建全省的1/200,却创造了全省1/16的经济总量,成为驰名中外的品牌之都。”比如,安踏、361°、特步、恒安纸业、盼盼食品、七匹狼服装等耳熟能详的品牌都来自晋江。
据统计,民营企业为福建贡献了约70%的经济总量、7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80%以上的就业岗位、90%以上的经营主体数量。“福建支持民营企业坚守实业、坚守主业不松劲,坚持一双鞋、一张纸、一泡茶、一件衣服、一片玻璃、一块电池等,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吃技术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涌现更多‘精品小店’。”郭宁宁说,福建将努力让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
赵龙表示,福建将持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强化“好不好”的建设,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美好现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