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晋江经验”
福建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
2024/03/20
来源:中国商报网
中国商报福建报道(记者
林茂阳)3月19日,记者从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福建省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过去一年,福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3.5%,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2个百分点;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长8.1%;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
1.15 万亿元,同比增长4.7%,高于全省进出口增速
4.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支撑全省经济恢复向好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今年1至2月,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民间投资增速(扣除房地产)7.6%,高于同期固投增速2.6个百分点,全省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民营企业进出口2073.5亿元,同比增长21.9%,均高于同期全省增速8.8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是福建省经济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福建民营经济大有可为。福建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文洋表示,下一步福建将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氢能、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
张文洋说,福建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2023年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实现良好开局。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福建省“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已出台20项配套政策措施。福建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并建成评估平台,修改废止了313件妨碍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地方性文件,2023年处置各类市场准入隐性壁垒142条。同时,上线全省一体化大融合执法平台,规范全省10000多个行政执法事项和9000多项裁量基准。
“我们努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营商环境监测指标看,2023年福建整体营商环境优于上一年,同口径监测事项中78%事项平均提升幅度22%。”张文洋说,福建省发改委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广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人工智能、卫星应用、信创产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支持绿色化发展,推进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已有24个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推动创新转型,高标准建好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创新数据流通交易新机制、新模式,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需细化到工作实际。福建制定了“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近期若干举措”,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创新转型等六方面32项举措;同时搭建全省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平台,建立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等三张项目清单,促进民间投资。
包括招投标领域在内的“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是民营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张文洋回应称,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加强项目推介、预留份额、完善评标标准等方式,提高民营企业中标率。福建省发改委正在对营商环境监测指标进行相应的修订,将把民营企业的中标率情况作为评判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
民营企业是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贡献了70%以上的科技成果。针对福建省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福建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舒表示,将持续深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完善尽职免责机制;将加快建设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提升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增强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服务民企效能;发挥好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示范作用,支持更多优质科研成果链接福建省民营企业,落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助力民营企业加速创新发展。
下个阶段,福建省科技系统将抓源头、活机制,优平台、活要素,强基础、活主体。持续深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新机制,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梯次化资助机制;突出市场化导向,加快建设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培育一批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完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引导支持金融机构面向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开发更多科技金融服务新产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