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
福建推出安商护企“组合拳”
2023-11-21 中国商报 记者
林茂阳
近年来,福建省政法机关深入实施省委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据介绍,福建政法机关主要从健全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举措、着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优化执法司法服务理念、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数字政法服务效能方面展开工作。
在健全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举措方面,福建政法机关以良法促善治,推动出台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92项。推动深化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写入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为民营经济发展搭建完备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集聚法务、泛法务和法务科技企业3760余家,打造专业化、国际化、全链条的法律服务生态圈。省直政法单位制定推出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40条”、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24条”、服务民营经济创新创业创造“16条”、加强产权司法保护“12条”等系列举措,进一步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体系。去年,在省发改委建立的福建省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督导指标体系中,设置了“司法与行政执法”一级指标体系,共19个监测事项,今年还组织对数据来源、计算口径等进行了优化完善。
着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让民营经济发展更加安心。福建政法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完善“网格化+综治中心+大数据”治理模式,巩固涉民营经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基层基础,培育“海上枫桥”“侨乡枫桥”等调解品牌22个,创新建立“园区枫桥”机制,覆盖全省97家工业园区,调处涉企矛盾纠纷2124件。
数据显示,今年福建累计破获涉企侵企经济犯罪案件1489起,保持了扫黑除恶斗争全国“五连优”。福建省法院建立健全“预重整”工作机制,推动成立省破产管理人协会,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其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开展“八闽执行”专项行动,积极适用“放水养鱼”“活封活扣”,助力困难企业“重生”。福建省检察院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会同省工商联、省国资委等8部门建立省级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打造“亲清护企”检察模式获评全国十佳检察文化品牌。福建省司法厅加强企业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全省567家律所与654家工商联所属商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为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福建省公安厅打造“亲清八闽”护企安商服务体系,建成经侦警务联络站102个,其做法入选全国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
民营经济是福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福建省95%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企业,70%的科技成果由民营企业创造。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方面,福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建立涉外知识产权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民营企业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融入综合性法律服务产业生态圈。通过成立全省首个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协作平台,设立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调解工作室、涉外知识产权诉调对接办公室和维权援助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福建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取得良好反响。所办案件连续11年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董明亮表示,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统一损害赔偿裁量标准,破解“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问题;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在厦门、泉州成立国际商事法庭,打造涉外商事纠纷解决的优选地、新高地。此外,提升数字政法服务效能,推动科技兴法、智慧利企,让民营经济发展更加省心。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运用,已协同流转刑事案件12万余件、协同办案流程31万余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