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食用菌产业助福州抢占“鲜”机
2023-10-27 中国商报 记者 林茂阳
近日,第四届食用菌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菌博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菌博会立足大产业,聚焦大健康、大循环、大食物发展观,共设有食用菌主产基地展区、食用菌品牌、预制菜展区、机械设备展区等多个展区,吸引来自全国22个省份和地区的219家企业参展,雪榕、华绿、万辰、丰科、晨光、品品鲜等国内多家知名食用菌龙头企业亮相展会,超20个各具地理特色的食用菌主产基地携带其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新问题等前往展示与交流。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袁忠贤在开幕式上介绍,福建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的良好态势,2022年全省食用菌产量480万吨以上,居全国第二位,古田银耳、猴头菇、茶树菇产量占全国90%以上,顺昌海鲜菇产量占全国60%以上,漳州杏鲍菇产量占全国50%以上,涌现出福州绣球菌、罗源秀珍菇等一大批优质区域公用品牌。袁忠贤表示,希望能以本次菌博会为契机,增进交流、创新、融合,共同为我国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展会东道主,福州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是福建省的食用菌主产区。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食用菌产业,将其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2022年,福州市食用菌总产量27.9万吨(干鲜混合),占全省总产量的18.2%,居全省第2位;产值上亿元的县4个;有30多家以干香菇为主的出口企业,年出口值达1亿美元以上;拥有全国最大的秀珍菇生产基地、最大的绣球菌生产基地、最大的干香菇出口口岸,是全国白色金针菇、绣球菌工厂化栽培技术的发源地。目前,福州市食用菌规模栽培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6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
福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林健表示,福州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培育了一批科技实力强、产值过亿的食用菌企业;建立了26个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带动全市3510万袋食用菌采标生产。2022年,福州市绣球菌年产量超过5000吨,占福建省总量的80%以上,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和工厂化栽培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基地。
此外,福州市还利用山林优势,在永泰、闽侯、连江等县的高海拔山区进行林下仿野生栽培赤芝、紫芝、香雪灵芝等品种,有效增加了山区农民的收入。同时,福州加大力度推广“互联网+”产业模式,通过集中培训农村电商主播、建设直播基地、完善物流体系等措施,让广大菌企、菇农触网升级,拓展销路。
菌博会同期还举办了鹿茸菇团体标准发布会,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高茂林为鹿茸菇团体标准起草单位如意情、品品鲜、雪榕生物、江南生物、万辰生物、鸿升生物颁发了证书。
据了解,该标准规定了人工栽培的鹿茸菇的商品技术要求、包装、取样与验收、运输与储存。标准的发布将有助于规范和提高鹿茸菇的质量和生产标准,推动这一领域的健康发展,也填补了国内食用菌标准体系的空白,进一步规范鹿茸菇市场秩序,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贸易合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