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铺就了乡村振兴之路
小茶叶撑起大产业
2023-01-09
14:40:13中国商报网 记者 林茂阳
日前,以“三茶统筹强产业商贸协同促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茶叶交易会在福州落下帷幕。在3天时间里,共有37个展团197家参展商参加首届中国茶叶交易会,可谓是百家茶企、千种好茶“争奇斗艳”,各地展团“各领风骚”,展出各类茶叶和茶器、茶玩等周边产品共计3500多种,产生线上线下订单总额超9.2亿元,其中,线下交易额超1886万元,吸引游客约4.8万人次。
本届茶交会以交易为核心,领全国之先。全国知名绿茶、黑茶、黄茶、青茶、红茶、白茶,以及花茶主产区纷纷亮相。福建茗茶抱团展出,其中不少是各级“斗茶”比赛优胜者,代表了福建茶叶最高水准。展会围绕众多国内外知名茶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展示,利用线上线下联动,高标准、高质量、全天候、多场景打造“永不落幕”的茶交易平台。
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首届中国茶叶交易会的举办地,福州市全力写好“三茶”文章。近年来,福州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通过立法保护、政策支持、培育龙头、打造品牌、传承文化等举措,推动以福州茉莉花茶为代表的茶产业全方位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福州茉莉花茶全产业链年产值达58.3亿元,带动了2.6万户福州茶农、花农增收,成为一个“生态美、百姓富”的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福州首个“世界级”非遗项目。
同时,福州市稳步提升茶科技,以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和高EGCG茶叶推广应用为抓手,提高茉莉花茶产业科研创新能力。去年,福州启动茉莉花茶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将通过两年的试点项目建设,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农遗信息监测,开展福州茉莉花基因组研究,推广建设茉莉花生态园、生态茶园等,以标准化引领、规范、提升茉莉花茶产业。
近年来,福州还致力做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企业品牌,形成茶叶品牌矩阵。同时,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积极组织开展茶交会等各类茶事和茶叶品牌推介活动,不断提升福州茶叶品牌影响力。
福建省政和县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子,持续培育和发展茶产业,不断提高茶叶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通过构建文化赋魂、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做大做强做优绿色经济、文旅经济,通过“一片叶子”带动一方致富。
2021年,政和县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0亿元,连续三年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带动全县13.38万茶农增收,走出一条具有政和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下一步,政和县将持续挖掘茶文化,做强茶产业,发展茶科技,力争2025年建成全域绿色高标准生态茶园,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近年来,福建省政和县茶产业发展势头高歌猛进。聚焦打造中国白茶集散中心,统筹“三茶”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全域绿色生态茶园建设、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引进中国白茶城,举办中国白茶大会、政和白茶斗茶赛、白茶品鉴会以及开茶节、寻茶旅游等茶事活动。依托中国白茶城,集茶叶展示交易、仓储物流、产品研发、金融服务、茶旅体验为一体的茶产业全产业链体系逐步形成。
一片叶子致富一方百姓
近年来,福建省福鼎市始终坚持把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促进白茶一二三产融合,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基地化生态茶园和信息化可追溯体系建设,推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促进全产业链条提质增效,取得了新的突破。
2021年,福鼎市茶园可采摘面积约30.5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3.4万吨,其中白茶产量2.65万吨。全市茶产业综合总产值137.26亿元,同比增长14.8%。福鼎市茶企纳税1.29亿元,同比增长148%。现如今,茶产业已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绿色产业,成为福鼎市促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据了解,2022年福鼎白茶以52.22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第五,并被授予“最具品牌带动力”的品牌。这是福鼎白茶连续13年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后,创下的又一品牌价值新高。
作为中国扶贫事业起源地,赤溪村是一个地处闽东大山深处的畲族行政村,“三餐食番薯,遮体破衣裳”是其昔日的贫困状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村历经“输血”式帮扶、“换血”式扶贫和“造血”式发展,持续依托白茶产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形成了以茶叶、乡村旅游为核心的产业格局。2021年赤溪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236元,村集体收入超过255万元,真正闯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茶商阿铁可以说是福鼎茶产业这十年蝶变的见证者。2012年前后,在外省打工多年的阿铁看好福鼎茶产业的发展前景,选择从东北返乡从事茶行业。回到家乡的阿铁,将家中荒弃多年的老茶园悉心打理了一番,化腐朽为神奇,出产了一款“荒野白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几年时间,阿铁致了富,盖了房,娶了妻,现在已经是有着百来亩茶园的小老板了。
和阿铁一样依靠茶产业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的人不胜枚举。在这十年里,福鼎埋头振兴白茶产业,在白茶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下了“大功夫”。2021年,福鼎市茶产业有效带动38万涉茶人员增收致富,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茶农人均茶园亩数收入从曾经的不足1000元增长到2021年的1.5万元。
“茶产业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在福州市永泰县梧桐镇春光村,不少村民为茶产业点赞。近年来,春光村通过和春伦集团合作,打造了180余亩茉莉花种植基地及配套设施,吸纳了当地150余户富余劳动力就业,户年均增收1.6万元。
在政府引导支持下,春伦集团将在春光村试行的“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模式,复制推广到了省内茶园面积达4.2万亩的10个规模化生产基地,带动周边10多万亩茶园发展和10多万户茶农就业,户均年增收3万多元。
“茶山”“花海”引来了“人海”。永泰同安茶旅小镇的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花田、茶园直接带动茉莉花茶销售额近600万元。弥漫着花茶清香的文旅产业让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村财政也更加“有底气”。
与此同时,福州不断加大对福州茉莉花茶等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对面积5亩以上的新植茉莉花基地,给予每亩3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并陆续举办农村电商主播培训班、高素质农民技能大赛等,拓宽福州茉莉花茶等一批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