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肝炎 > >
时间:2006-08-28 文章来源:北京市卫生宣传中心 >
> 一、预防肝炎 >
我国是肝炎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占全国总人口的8.2%。北京作为乙肝中等程度流行地区,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为5.76%,感染率为45%。
> >
为了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市卫生局就积极推广在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中开展乙肝疫苗接种。2002年7月1日,市委、市政府又在全国率先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对本市所有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免费接种。4年来,北京市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 >
目前,我市12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由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2.72%,下降到了目前的0.52%,儿童乙肝发病率也由20/10万,下降到了目前的2/10万左右,这些指标都已提前达到了我国乙肝防治工作“十一五”规划的远景目标,我市肝炎防治各项指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 >
另外,北京市甲型肝炎发病率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由90年代初平均60/10万,下降到了目前的5/10万以下,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低流行区标准。
> >
虽然,我市乙肝发病率比上个世纪90年代有了明显下降,但离摘除“肝炎大国”的帽子还有很大差距。根据全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显示:近年来,外来人口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占全市总发病数的20-
40%左右。其中,乙型肝炎所占比例最大。针对这一现状,市政府加大了外来人口,特别是外来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支持力度。
> >
为了解决流动人口儿童预防接种的问题,今年,由市卫生局和中国肝炎基金会牵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实施,在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开展免费接种肝炎疫苗活动。活动中,6万人份的乙肝疫苗和1万支甲乙肝联合疫苗,全部用于在校小学生免费接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我市流动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也使我市在“十一五”规划中的肝炎防治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 > > 二、本周疫情概况 > >
本周(2006年8月14日0时至2006年8月20日24时)全市18个区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5669例,死亡2例(艾滋病、肺结核各1例)。乙类12种2552例,比上周上升4.04%,比去年同期下降11.17%;报告发病数顺位前10位:痢疾、肺结核、乙肝、梅毒、淋病、丙肝、肝炎(未分型)、麻疹、猩红热、戊肝。丙类报告5种3115例,比上周上升3.59%,比去年同期上升14.14%。
> >
本周报告痢疾1787例,比上周上升2.35%,比去年同期下降22.14%。截止到2006年8月20日,全市累计报告痢疾20302例,较去年同期累计报告数下降17.23%。
> >
本周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2995例,比上周上升3.60%,比去年同期上升13.45%。截止到2006年8月20日,全市累计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38394例,较去年同期累计报告数上升6.53%。
> >
本周我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与上周基本持平,疫情总体情况平稳。 >
>
近期,山西、甘肃等地的乙脑病例数、死亡数较往年有所上升,本周我市也报告了3例乙脑确诊病例;广东省的登革热病例也逐渐增多,自8月8日开始每日连续有病例报告,辽宁也有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发生;因此,我市各级卫生部门仍然不能放松对乙脑、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的防控。
> >
日前,我市首次发生群体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为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感染造成,因此,应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宣传力度,提醒广大市民不要食用生鲜或者未经彻底加热的螺、鱼、虾、蟹和其他水产品,以避免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