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与诗人

(2012-11-18 17:01:39)
标签:

文化

季节变化

生命

诗歌

分类: 散落一地

 

诗歌与诗人

文/刘厦

 

  面对着诗歌,也就是说我站在诗歌之外,我看到了一些诗歌和诗人关系的局部。

 

  诗歌与其他诗人是怎样的关系,这和我关系不大,但和诗歌有关,所以也就和我有关了。

 

  诗歌对于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作用。有的诗人和诗歌就像兄弟或姐妹,或把酒当歌,推心置腹,或亲密无间,窃窃私语。有的诗人和诗歌就像后生面对师长,谦虚恭敬,积极言志。有的诗人和诗歌就像自己和自己,彻底的真实,严重的自恋。

  无论诗歌更像作者的什么,惟有以诚相对,便是与诗歌的缘份了。

 

  诗歌对于社会激烈的竞争是无用的,甚至在你仕途上还会起反作用。因为它颠覆了常人眼中大与小的关系,光荣与羞耻的关系。

 

  尽管如此,诗歌仍然被一些人迷恋。在川流不息的街上,说不清哪一个就会是包里装着诗稿的人。就像我,携带着无人知晓的幸福。

 

  我几乎不和别人谈论诗歌,对周围的人从不主动提起诗歌,即便是他们提到,我也只是:嗯,呵呵。我觉得和不懂诗歌的人没法说诗,和懂诗歌的人也不想说诗。

  如果说诗歌需要交流,那么也只能通过诗歌。通过诗人交流的只能是诗人。

 

  诗歌出自于诗人的心灵,准确地说是诗歌通过诗人的心灵而来,尽管诗歌流淌着作者的血液,但他自己也不能彻底解释诗歌。就像一个母亲不能解释生命却让一个孩子出生了。母亲和孩子或许很像,但通过孩子去定义母亲是错误的,同样,通过诗歌去定义作者是危险的。诗如其人很正常,诗不如其人也很正常,如果直接把诗人和诗歌扯在一起,是一种歧视。

 

  我并不奢望读懂所有的诗,因为每一首诗都流淌着不同作者的血液,这血液里,有他们的生活状态、风土人情、人生经历、价值体系,这些东西都决定着他所使用的语言的容量、指向(人类的语言对于诗歌有些粗糙)。甚至决定的他诗歌中词语所有的含义。所以,我不能体会所有的生活,就不能理解所有的诗歌。

  但诗歌却有着极大的共通性,即便是你从未经历过某位作者的生活,他的诗歌你也可以读懂,也可以承载你个人的思想情感。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完全可以通过诗歌达成的共鸣。这是诗歌所具有的神圣性。或许这就是因为诗歌最大程度上接近了人类的灵魂,最大程度上接近了生命的根源。

 

  记得我曾经困惑,那些不写诗不读诗的人,生命该是如何干枯。后来我发现,不写诗不读诗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不需要诗歌的人,这样的人没有发现自己生命的根系,更不知道该给它怎样的营养。另一种人是需要诗歌的,虽然他不写诗读诗,但他的世界里是有诗的。诗歌潜在其他的形式中。以原生态的形式回应着他内心的声音。只是未被排列成诗。

 

  写诗的人我也将他们分为两种,一种是真诗人,一种是假诗人。这和诗歌的水平、数量、影响力无关。真正的诗人在与对诗歌的理解和写作的态度,以及诗歌对他的认可程度。当你读一首诗,并不能知道他的作者是真诗人还是假诗人,因为一个假诗人很可能写出一首真诗。所以真假诗人是不好辨认的。

  或许只有诗歌最明白。

 

  无论什么样的形式和主题,无论是温暖还是凄冷,也无论有着什么样的经验,真正的诗歌都应该出自诗人的理想最高的地方,出自灵魂最近的地方,出自人性最闪光的地方。以美好的名义,以梦想为理由,将诗歌换来人间。

 

  在茫茫的人海里,在流逝的岁月中,在一个人独行的路上,诗歌一直在那儿。有些人走近了它,又路过了它,诗歌一直在那儿。有些人始终都没有走近过它,也有些人走近了它便一生与之相守。诗歌一直在那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