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

(2008-07-29 19:48:13)
标签:

广东龙门

碉楼

文化遗产

抢救工程

杂谈

分类: 乡土

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

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边缘,东南与河源市、博罗县接壤,西南与从化市,增城市毗邻,北与新丰县相连。县内土地广阔,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县总面积2295平方公里,山地及丘陵占总面积的73%,平均海拔550米。 龙门县历史悠久,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设县,清属广州,民国期间曾属粤海道,解放初期属于粤中行署及佛山地区,1959年并入增城县,1961年恢复龙门县建制,属于惠阳地区,1975年划属广州市,1988年归属惠州至今。龙门县境内山清水秀,景观迷人,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南昆山、天堂山、龙岩、温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

   龙门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为何一个县以这两个字给自己命名。

    查资料得知:龙门县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据史载:“其地为增之上龙门,故以龙门名县立”。把这块峻峭的地域取名“龙门”,符其险要奇秀之实,且此地还有一个类似“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古时的龙门县,不但地处偏远,而且道路崎岖难行,据说有一位士子赴考落榜,无意之中在这里逗留了一晚,梦见自己变成鲤鱼,跳跃过龙门。第二年便高中状元,于是这位新科状元又回到龙门逗留了一天才上京赴任。说也奇怪,从此之后他事事如意,在官场上更是得意非凡。就这样,人们都认为龙门是个“转运”的福地,龙门也因此名传四方。

    查看清咸丰元年《龙门县志》所记载的当时龙门情况得知,这里过去山势险峻,盗贼猖獗而社稷不宁,由于其地理控扼要冲而又难以治理,反映在当地民居居住形式上防匪防盗成为首要。在龙门短暂期间,顶着骄阳去几处古村落看了一下,其中好几处的民居建筑都建筑有用于防御的碉楼,这几处碉楼尽管其内部的木质因年代久远没有条件进行更换而遭致腐烂倒塌,但碉楼的主体部分依然坚固如初,丝毫没有倾斜倒塌的迹象,这不能不使人而感到惊叹。三处地点分别是:

一:龙华镇香溪堡

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

二:永汉镇鹤湖村

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

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

三:地派镇渡头村见龙围

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龙门的三座带碉楼的围屋

                                                                  20087月写于广东龙门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