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秋华:“管理见识”更重要

(2015-08-13 17:09:34)
标签:

财经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或者某个时期,都会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焦虑或者困惑甚至感到迷茫的问题,很需要有见识的人能给自己指点迷津(毕竟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以便让自己少走弯路,顺利解决问题,以及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从这个角度讲,其实人人身边都需要有各个领域的“高人”,但事实上,真正有见识的人才是缺乏的,更何况能够遇见“高人”的概率也是比较低的。

当然有幸运的人在自己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遇到了高人的帮助,比如历史上的齐桓公身边有管仲,刘邦身边有张良辅佐,曹操的谋士郭嘉,刘备遇见诸葛亮...历史上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大都身边不乏高人,这从另一角度也告诉我们,能够识别有见识的人才并能用好,更是一种能力,一种见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这种能力、具有这种见识。

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只能培养自己有见识,提高自己在一些关键领域的认知能力。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旧时君子自我修养的一种追求。今天的我们也愿意与有见识的人交往,因为能长见识。

曾国藩曾说,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看来有见识很重要。

什么是见识?什么是“管理见识”?如何具有“管理见识”?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有位管理者跟我说,国家应该培养一些战略企业家,我们的企业才有可能做得好。我想这个“战略”的用语,就是指懂得企业发展规律,有经营管理远见和眼光,有战略洞察力,有人性洞察力和穿透力,有经营管理见识。

那么,什么是见识?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接触事物,扩大见闻;见闻;知识。进一步解释就是:明智地、正确地做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见识产生于人的才智,也产生于他的天性与心地。

什么是管理见识?我认为:就是懂得企业发展规律,适时地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现状,以及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做出远见卓识的有利于企业发展及人才成长的经营管理决策的能力。没有管理见识的人,不要给领导出主意,否则会害了领导;领导也要构建自己识别人才的能力,有自己的分析判断决策能力,有主见。

举例1,“让管理者能跟上企业的发展”一位企业带头人跟我这样说。近三年企业发展很快,由亏损走向盈利,但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很多都是80后,很年轻,有的还未达到岗位胜任标准,就被提拔到了管理岗位上,与高层领导形成了一个管理断层,在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以及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做出人才能力提升决策,就是一种管理见识。

举例2,“一定要让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通过领导力提升项目,最终能打开思维、增长见识、提升能力......”这是某企业总经理,在与我谈领导力提升时,着重强调的一句话,至今对我影响深刻。他认为打开思维、增长见识很重要,没有现代管理思维和见识,即使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技能,作为管理者,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一种管理见识。

举例3,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带头人在企业发展关键阶段适时地进行彻底变革,以项目方式整体切入先进体系并成功落地,带领企业完成管理体系升级,推动企业及管理团队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这就是一种管理见识。

如何才能具有管理见识呢?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的说法,你和什么人在一起对你的影响,会达到40-50%。我认同这个观点。管理通过学习是可以提高的。学习什么?跟谁学习是要经过精心策划设计的。

能力提升的方式无非有三种:占到能力提升的10%,就是通过自学、上课等途径的这种知识获取。比如,多学习成功企业的做法,对标标杆企业,多听听成功优秀企业高管的课程,学习体验效果会很明显,针对性强、见效快。

占到能力提升的20%,就是多出去、多看看、多体验、多观察,见多识广。比如,有位企业家能跳出自己所在的企业、所在的行业,与世界上其他企业、其他行业的企业家交朋友,把别的行业、别的企业好的做法借鉴到自己的企业中来,最终把自己的企业做成本行业的老大。

另外,很重要一点,有人辅导你,有导师有教练有顾问指导你,对你有管理见识非常重要。比如,企业与咨询公司长期合作,咨询顾问的1对1、1对多长期辅导,是国内很多优秀企业成功转型以及整体提升管理团队能力的关键重要方法;国外大企业的高层领导基本上都有私人顾问、私人教练的,现在我们中国很多大中企业管理者也有私人顾问、私人教练。

占到能力提升的70%,就是实践,找机会演练、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见识。人不能离开实践。


本博客中所有文字、数据均受到中国法律和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没有经过刘秋华本人的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本博客中的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对已经涉嫌剽窃刘秋华所写文章观点的个人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http://s6/mw690/001kwdHjzy6UBu6IYyVe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