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从颜回窃饭看管理

(2015-02-16 18:24:39)
标签:

杂谈

话说老夫子周游列国,桃李满天下,贤人弟子七十二;但在老夫子从教过程中,一直是过的衣食无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惨淡日子;其一日,困顿颇久的老夫子和弟子们终于有了一些大米,一番合计后决定蒸米饭,以飨口腹之欲;但问题来了,大家都饿了这么久了,到底该派谁去蒸米饭?谁去监督?

一番思量之后决定由老夫子的德行最好的大弟子颜回代劳,孔武有力的子路代行监督;结果子路去后院隔窗查看颜回蒸米饭时,发现颜回正在急不可待的用手抓了米饭大口大口的往口里塞,大惊之下,飞报老夫子;老夫子一声长叹,道一声“还是待颜回端来米饭再说吧!”。

待颜回端来米饭,老夫子道众人“今日有可饱腹之米饭,我们还是先敬祖吧!”,颜回一听惶然道“先生不可啊!”

老夫子微笑道“却为何?”,颜回道“这米饭我已经用手抓过了,不干净,不可以敬祖啊”

“不知你为何要用手来抓啊?”老夫子问道

“弟子蒸米饭经验不足,估计米饭要好之时,一下子打开锅盖,结果厨房年久失修房梁上全是长长的灰虫,热气一扑都掉锅里了,弟子一急,不忍让先生与众师兄弟吃脏米饭,一急之下,就用手抓了脏米饭吃了,现在先生可以和师兄弟们吃相对干净的米饭了,但不可敬祖啊”!

故事结束了......(有文言文基础的朋友请看文末“原文”)

现在我们可以从管理的角度来审视这个有趣的故事!

首先从任务的分工上来看,有问题吗?很显然,老夫子的安排还是深谙识人用人之妙;岗位安排、目标职责都很清晰,也有最适合岗位要求的员工在岗,制度没有问题!

从沟通上来讲,故事中间,算是颇有波折,正也可以带给我们深深的反思;首先老夫子作为领导人,假如一开始偏听偏信,不做调查落实,不给机会辩解;结果会怎样?答案显而易知;从颜回来讲,遇到表层米饭脏了这种小问题,是有事无事、不管大事小事,一律上报以待上峰解决,还是便宜处置,无伤大局,依笔者来看,颜回的当机立断还是相当的正确;从子路的角度来看,行监督职责,恰遇到颜回窃米,飞马回报,也是没错,职责所在,无可非议!

现在看起来就很清晰了,领导人、执行者、监督者都在职责范围内做了恰当的事情,没有任何问题;还是回到那个假如,假如的落脚还是在老夫子身上,老夫子如果偏听偏信、简单粗暴;事情完全会是另外一番结果;老夫子并没有直接去问颜回为何偷吃米饭,而是以敬祖引出问题,实在是高明之举,于风淡云轻之中,把颜回引入道德的角度,而颜回本身又是以德行名闻天下,他敢有不敬,期祖之心吗?于是乎问题背后的秘辛自然而然的揭开了!

从故事的表象来看,我们不可偏听偏信,简单粗暴、不可为表象所蒙蔽;从深层来讲,日常管理中的沟通,我们还是要有度量,有技巧,做到推己及人!

原文

选自《孔子家语》卷五“困厄”第二十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斋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观之,不悦,以为窃也。

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孔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

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孔子家语》卷五“困厄”第二十)

--------------

文/量子杂谈

源/世界经理人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