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染HIV后的心理支持案例

(2015-04-20 12:26:18)
标签:

情感

hiv

心理

本文发表于:《人之初》2015年5月上P24


感染HIV后的情绪变化

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后,他的心理压力很大!实际上,这种心理上的反应过程类似于其他的丧失性事件,类似于失去亲人、健康等。他们非常需要心理角度的支持或辅导。感染后的心理变化过程是:知情否认愤怒妥协接受开始新的生活。从知情到顺利接受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能找到亲人或朋辈的支持和陪伴是最好的了,也是非常必要的。支持性的陪伴非常重要,这个只有亲友能做到。其他的什么大师专家都做不到。一个人撑着会非常困难。但有人不想告诉父母或家人,我们也没法强求他求助家人,也许他的家庭内部有些问题,造成了他不能告知亲人,我们只能尊重对方的选择。因艾滋给个体造成的耻辱感太强大,有些人很难说出来自己感染的情况。艾滋确实是个重病,但有人误解认为自己感染艾滋后会必然死亡,所以处理感染问题,一是要帮助当事人调整情绪,二是要改变艾滋无法控制必死的认识,三是要帮助当事人处理好感染后的检测、治疗、领取药物,以及经济困难如何申请国家补助等具体细节。

医疗的事情需要找艾滋科医生。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心理方面的帮扶。他也许会在其中的各个阶段出现应激性障碍,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有可能引起极端的行为,如自杀或报复社会,如如当事人精神状态特别危急,就需要送到专业的心理医生去诊断和治疗了。这个过程如延续的时候过长,也可能是迟发性的应激障碍,需要找专业人士诊断和治疗来帮助他顺利的度过这个困难期。

感染HIV后的咨询,主要是疾控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来做。但如当事人是在其他的地方,如医院或献血处检测了HIV,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咨询。疾控的VCT工作人员受过专门的培训,但不见得每个人都学过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对于复杂的情况,他们不见得有时间或能力去深入。如本地心理医院对艾滋病感染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经验,可以去就诊。也可以尝试找到一个对感染过程非常熟悉的人,如一些地区口碑良好的感染者互助小组,去具体的问询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身边会出现HIV感染者。如你也想去帮助他的亲人或朋友,这时首先需要评估一下对方的危机程度。必须声明找专业人员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情况,不见得那么容易找到专业人士。这里就尝试介绍几个感染HIV后的案例,具体是如何从心理的角度进行支持的,帮助他们走出困难期。

 

感染后的疏导案例一:初发感染的小楠

小楠刚刚初筛HIV是阳性,在等确证和CD4结果。在网上加我了,我看都半夜了,他还没有睡。我就问他:“睡不着?”

小楠回复:“我是刚查出来的,初筛艾滋是阳性。CD4还没出结果?”尽管检测艾滋的试纸假阳性的概率,但这样的概率很小是0.3%。初筛阳性,结果在确证后很少有改变的机会。这时候等待结果的心情是非常焦虑的。

我就先共情去疏导他的情绪:“你现在紧张吗?”

 小楠回答说:“紧张,害怕。”

    我说:“知道自己感染了肯定很受打击,不过早发现是好事。艾滋现在有药控制,所以就是个慢性病。早发现,早治疗,早恢复。”我帮他找到事件中的积极因素来引导他的情绪,改变他消极的想法。

他说:“初筛是阳性应该就准了吧?大夫说基本上就准了。”

我说:“几率很大,但需要确证,所以咱们还是等结果。”

他开始讲述他的故事:“其实我一开始不是同志,我是被别人轮流强暴了以后才变的。我恨死他们了。”性取向的形成和发生强暴没有相关性,这个科研有结论。但也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非得去纠正他的看法。

我问:“你报警了吗?如能捉到对方,可以要求赔偿的。”

    他说:“报警了也没用。我以前是在夜总会上班。那时候小,没有心眼儿把什么人都当好人。被人下药了。等我醒来以后人都走了。我报警警察也没找到人。案子都快2年了。”

只能让他接受现实:“对你的遭遇让我很痛心。”

    他说:“哎,我父母都不知道。他们接受不了。”

我问:“那你感染艾滋和被强暴有关系吗?如果是,真的是挺惨,同志群体现在真的是非常混乱,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这么多麻烦。”

他说:“我也不知道啊发生以后才查出来的。在那之前我还献过血,都没问题。”他给我看了他的献血证。我发现日期是一年前的。”

他说:“这是第二次献血的时候的献血证。”

    我说:“如果强奸是发生在2年前,你去年11月献血还没有感染,也许感染艾滋是这次献血之后发生的,估计你现在CD4还不能太低。”我继续去给他输入问题还不严重的信息。

    小楠说:“如今突然检查出艾滋让我有点接受不了。”

    谁发现自己感染了艾滋都不会心情好的,如心情好,肯定是心理或精神出了问题。我说:“是的,接受需要时间。”告诉对方接受是个慢慢的过程,对方就不会急于逃离这种焦虑悲伤的情绪,让当事人可以在这种负面的感受中停留一段时间是必要的,也是帮助对方顺利的走过哀伤期必要方法。

    小楠说:“我以后也不能结婚了。我不想害了他人。不要害了人家小女孩,我心里过易不去。”

看来他对目前的艾滋医疗进展还不了解。和过去得了艾滋不同,现在感染者不但可以保持住健康的生活,还可以通过阻断省下健康的孩子。我说:“老弟,你几次献血,说明你是个有爱心的人。但有艾滋也是可以结婚的,也可以生出健康的孩子,现在医学能做到阻断了。这个病可以治疗,可以生孩子。现在你做的也许是要积极生活努力挣钱。所以如果你结婚是你的权利,这个谈不上是害,双方知情,对方同意就可以生。就是看你优秀不了。有阴阳结婚的例子。现在医疗水平就在这几年有了很大的提高的。未来估计很快会有更大的进展的。艾滋和以前不同了。你这么年轻还有很多的机会来好好生活。”

    小楠:“哥,我长的还可以。现在只想找一个能没事聊聊天互相关心的人就行了。我现在已经是男同了。”

    我说:“接受自己是男同一个自己的选择。”

小楠发给了一张他的照片,他说:“这个是我。”照片里的小伙非常帅。这个艾滋太坑人了。

    我说:“你现在也是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等确证结果出来后,咱们继续商量怎么办。用药治疗这方面,我可以帮你介绍一些更有经验的朋友来解释。你是个好人,就会有很多好人关心你的,有人是耽误了治疗一直没发现,耽误治疗就很麻烦。早治疗,控制的好,就不影响生活。就好比得了糖尿病一样。”

    小楠说:“我这应该算发现的早吧。谢谢哥。”刚才往积极方向引导成功了。我用早治疗是好事替代了他感染是坏事的想法。

我说:“早治疗也不影响寿命。所以老弟放松点吧。早点休息。”

第二天,我在和他交流了一次。他的情绪非常不错。我这时候才向他解释:“性取向的形成和发生强暴没有相关性,这个科研有结论。但你被性侵犯后,心理被伤害,自我保护能力会下降,也许造成了后来的感染。”他认可这个解释。

之后,他的CD4结果出来了,是510,还不错。暂时不用吃药。

 

案例二:尖锐湿疣合并感染艾滋

小格来问咨询如何处理他的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困境。

他说:“尖锐湿疣有什么药物治疗吗?肛周有几个,已经治疗好几次了。总是不好。我已经吃治疗HIV药了,我CD4220,两年发现是阳性。离上次治疗有快一年了,后面一模就几个肉揪,摸着什么感觉都没有。我不想打激光,自己换药什么的都是问题,而且医疗费很贵。如能吃药用外用药就会好点。我还是学生,不敢用学校医保,而且通过学校很多人就会知道。我乱搞,有了性接触了,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自作孽不可活。我就最近心态特别不好,死的心都有了。觉得孤独无助,所有的东西都得自己扛着。”

桦桐:“有性接触是我们生活的权利!你们没有被教育,或被告知你们在性方面遇到的风险。你感染艾滋不能算是造孽,算也只能算我们国家、社会、家庭对学生在性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不重视,没有做好引导,怎么去怪这些学生呢?得病当然不好。不过都是可以治疗的,也许过程长点,但都可以恢复。谁说你失去了这个性接触的权利?”

小格:“我现在想找个男朋友跟我在一起。我处了一个对象,他不是感染者。昨天他去我公司了,见面也没做爱。下班之后我们开房。他看到我后面就说了一句话,你走吧我不想跟你墨迹。刚开始没开灯,他摸到了,然后开灯看了。我是在他之前得湿疣的,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做的手术。”

桦桐:“至少HPV那需要治愈后才能考虑交友呀。你不说明白,对方肯定不愿意你的隐瞒的。你得了尖锐湿疣和艾滋,这种痛苦你最清楚,要是传给他就不好了。

小格:“我生活很拮据,不想跟家里要钱,工作挣得也不多。”

桦桐:“理解。不过还是得去治疗呀。不能挺着,看看能不能找到学校的人或其他社工或公益机构,看看琢磨下帮你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小格:“我成天跟圈里人接触 他们有多怕多排斥这些东西我心里很清楚。我很爱他所以没敢告诉他,我怕他直接离开。”

桦桐:“爱情需要知情同意,尊重和信任以及知情权都非常重要。你隐瞒的做法不好,反而得不到爱情。你或者找感染者,或者找阴性的没感染艾滋的人,但有爱情发展都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前提就是不能隐瞒的你患病的实情。我理解你的希望有人陪伴。也支持你找个合适的人,不过爱情的建立和发展都有方法,你可以注意看看怎么做。就感染者来说,先要处理好治疗。之后在考虑恋爱。感受是你非常难于自己生活,也许你可以考虑一下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先把病这里处理好。”

小格:“以后找下一个人,我想找个感染者。以后我要是处对象了  我该怎么跟他说。”

桦桐:“先相处,取得信任,对他的人品掌握后才能说。而在此之前不要去考虑爱情关系。注意建立关系的次序。感觉你非常着急摆脱孤独感。也许你可以考虑如何接受自己的状态,而不是着急摆脱这种感觉。陪伴是朋友关系。而爱情关系则较复杂,没有准备好,不要轻易去恋爱。朋友可以有很多,但爱人估计只有一个吧。所以多找朋友,精选爱人。朋友多支持陪伴就多了。当然要交益友,不要损友。”

我介绍小格去一个本地的公益性的艾滋病朋辈小组。希望他可以在那里找到更多帮助他的朋友,治好湿疣后,在看看如何找个合适的人相处。

 

近段时间,碰到了很多例尖锐湿疣(HPV)合并感染艾滋(HIV)的情况了。有些人是发现了自己的重要部位,如生殖器或菊花(肛周)长了小葵花;有的人则是肛周或肛肠里长了疣体,很难看到。有人后面的葵花到大惊人后,才意识到去看病。当然也有人是有羞耻感,不敢看。等去看,又不敢去正规医院看,被小诊所或老军医骗了很多钱,还不能得到正规治疗,不能除净疣体,造成病程的延长和反复。通常去正规医院看尖锐湿疣,都会被要求同时做HIV检测的。医院正规治疗尖锐湿疣就是物理治疗,如用激光、微波光或动力打掉疣体,同时服用或注射一些抗生素避免感染,一般都推荐使用一些增加机体免疫力的药品,如干扰素等。激光疼,但烧的彻底,微波和光动力不疼但容易复发。一旦使用增加机体免疫力的药品就造成了治疗费用增加,这也是这些医生增加收入的地方。实际上,除了激光外,其他的药都可以在外边自己买来使用,干扰素自己买来用比在医院里要便宜一倍。但需要声明我不是医生,对所有的费用和治疗效果的解释都不负任何责任。

我知道的好多例,都是尖锐湿疣同时检测HIV发现是阳性。他们都是在和他人发生性行为的时候没有使用安全套,结果同时得了两个病。更糟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有些人是在高危半年或一年后才发现了自己的问题,都是葵花很大,同时艾滋病造成了自身免疫力低(CD4值低),这样即使是打激光去掉湿疣,也容易反复。有人就是反复打激光八次、十次的,也不能治愈。不但花了很多钱,还造成了身心的痛苦。需要提醒正规医院据诊有艾滋的尖锐湿疣患者是违法的,碰到此种情况,一定要想法维权。就本地的情况,吉大一院的性病科没有发现对HIV合并HPV的情况据诊的情况。希望大家大大方方的去看病。

有人因怕泄露隐私不敢使用医保,学生不敢告诉爹妈,自己挺着。很为他们担忧,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帮他们。真的希望他们可以自己开动脑筋,去掉自己的性道德耻辱感,治病尽快恢复健康才是重要的。同时也想说,有些人在不负责的进行高危的性行为,造成了这些病毒的传播。看到一些人尤其是学生被感染后的窘境和惨状,也想提醒大家不要重蹈覆辙。

 

案例三:易怒并失去目标六年的感染者

很多感染者,在发现感染后,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如果能在刚发现时自己能主动去做心理咨询,或有公益心理支持的方式介入,感染者从打击中走出来的时间会缩短。吴芳在六年前感染了HIV,之后他一直呆在家里而不愿意出去工作。

以下是我们之间的谈话。

    吴芳:“我心态不好,总感觉活的没动力,是心病。”

桦桐:“有具体的困难吗?有具体困境解决具体困难,没有困难则需要你制定一个对你有效的计划,看看一些设计一些激励计划?”我首先需要核实是不是现实的困难,是的话,只能是先解决具体的困难。没有现实困难,则希望通过解决模式,用行为改变的方式拉动。

吴芳说:“没有具体困难,我就是贱骨头,哈哈。总不想上班。明知道这样不对,还是这样做。”

吴芳:“看过太多了,我以前是做人力资源的,哈哈。总讲给别人听,到我这就没有动力了。”

    碰到了阻抗,他认为自己很懂如何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却停留在一个消极的状态走不出来。不能继续和他谈类似于行为改变或人力资源这些他过去熟悉一点的领域。改变角度,做过管理的人虽然学过一些组织管理学,但对心理不见得懂。

桦桐:“是不是你陷入抑郁了?”他的情况肯定是抑郁状态。

吴芳:“不知道呀,感觉你是一个平和的人,我却很爱怒,做什么都是三份种热血。哈哈,打扰到你了吧,不好意思。”

    桦桐:“看看找几本调整情绪的书练习一下吧。”

吴芳:“哈哈。我看一会书,心烦的都不行了。就是人生没有方向。”他对我关注很久了。他的哈哈,似乎像是在解嘲,或像是一种心理防御。他对自己无法走出拖延还是有羞愧感。但不喜欢看书,得到的信息和方法就少。

    桦桐:“以前我也爱怒,不过现在改变了。”我开始自我暴露,用自己过去的经验正常化他现在的情绪困难,给他以一个改变易怒的例证,同时介绍自己改变的方法。“我人生的方向就是帮弱势人群找到方向。助人是件复杂又快乐的事情,这就是我的方向。谈不上伟大,只是我找到了我的方向。”

吴芳:“可是也得生活呀。”他关心的是如何谋生。

桦桐:“助人可以有收入的呀。心理咨询是需要收费的,再者我写稿也有收入。我是只对艾滋和自杀问题免费。你属于我的豁免条款。”

吴芳:“呵呵,可是我现在不是面对感感染时的恐慌了。我感觉我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了。我都感染六年了,这六年我一直无所事事。”

桦桐:“感觉像是个休克期,有些长。看看改变一下吧。你现在如何生活?”给他这个漫长的时间一个可以接受的合适解释,可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但同时也指出了困扰他自己的问题。支持和要解决问题,两个方向都和他矛盾的状态一致。这样更拉近了和他的关系。

吴芳:“我也上班,上不长,几个月,就不想干了。总想多挣点,可是工资就在3000元,什么也不够干的呀。主要是我不知道怎么搞的,干什么就不想干了。这一生呀,我总想做点什么,可是真的没有方向。”

桦桐:“自己做点生意呢?也可以找些有上升空间的工作,如技术性的,可以积累,扩展。也许你可以在工作之余安排一些合适的娱乐,不太贵的兴趣爱好。就算工作枯燥点,但业余生活可以调节你的感受的。”

吴芳:“打麻将算么?”

桦桐:“不算。”六年前,治疗环境远不如现在。有些感染者以为感染后就觉得自己已经死了,然后就等死,等了六年,发现自己根本不死。可想而知这些人,被这个充满了耻辱和误解的疾病折磨到什么程度。这六年的消极等待,好似监牢,需要早点走出来了。我继续说:“最好是找个兴趣和挣钱一体的工作。你做过职业测评吧,如霍兰德职业测试?你做做测试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找个可以持续有积累的工作。你现在是30岁数。人在三十岁思想波动是很大的。过了35岁就稳定下来了。就是你的期待没有那么高了。更现实了。更了解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了。就算开出租,也认命了,也知道自己下车后需要经营的情感是什么了。我过了40岁,意识到自己进入中年很快就50了。也许身体不好,突然牺牲了也有可能的。所以我要求不高了。赶紧做自己能做和喜欢的事情。”

吴芳:“我这六年一直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桦桐:“你这六年就是一个梦。醒过来吧。情绪这里,你可以练习。你可以看看一些情绪管理的书,如合理情绪疗法创始人埃利斯的《控制愤怒》,学习一些梳理情绪的方法。让自己可以放松些,理性些。这样的书很多。你可以在查查。你也许是太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至于控制不了,易怒是最糟糕的情绪模式了。我也深受其害。”

吴芳:“是呀?我容易发怒,之后也很后悔。”他在感染后,受到创伤,陷入了抑郁。但因他的易怒性,造成他在返回社会中继续持久工作的困难。他现在意识到了自己的情绪问题,需要帮他设计好如何改变自己的易怒。首先需要的是,向他科普易怒情绪的改变的难度,还要给他具体的可操作的改变方法。他已经走过了情绪低谷期,虽然有些过长,但他现在肯定已经走出来了,他现在希望的是不在易怒,可以平和的工作和生活,并在身边找到一些合适的朋友相处。

桦桐:“我花了很多年去琢磨自己为何易怒。有人会以为男人的暴躁脾气是男子气,但这确实是错误的观念。易怒也是人原始深层的情绪,和个人的性格的基因有关,形成于生命早期,非常难于被察觉。一个解释是易怒的人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脆弱,但却因愤怒来的太快,造成自己无力控制好和他人交流的过程,也让他人恐惧,而对他的易怒产生戒备,继而不愿意继续和他合作或交流。易怒的人会因暴风雨般的发作失去很多朋友,也难有效的处理好工作和情感关系。失去了人际关系,自己会感到非常困难。我现在可以做到不轻易愤怒。我并不会强迫自己不发怒,现在如我发现自己易怒,就知道:我出问题了,我需要赶紧调整。当你能意识到自己易怒,并学会改变,你就成熟了。这些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一直在帮助这些这些来自于弱势群体的朋友,建立扩展了很多的关系,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来源。当然我也注意我身边的亲人,渐渐地多去和解和释怀。现在感觉就很好了。就算四十而立,再给你近10年的时间来改变你的情绪。然后你也可以知道或安排一下后半生可以做些什么。其实我们活着,亲人朋友这些关系是最重要的。经营关系,工作生活,人的一生就是这样的。”

之后,我给他设计了一些方法。他开始练习处理情绪的方法,也开始理性的琢磨找个适合他的工作了。

 

如何处理感染后的压抑感受

简单介绍给感染的朋友一些有效地做法,在知道自己是阳性的情绪激动时期,可以考虑方法来平复自己的情绪。这些做法有,读自助类型的书,写心情日记,不自己呆在屋子里,制订生活和娱乐计划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通过积极的社会活动和公益行为来得到逐渐的隐形潜在的心理回报(助人者自助的原理不是索要对方的感谢,而是在逐渐完成结成友谊的社会任务、维系亲密关系以及对社会做出贡献后,自然获得的心理归属感和成就感,在过程中存进自我成长,并获得自己决定和安排生活的能力)。

艾滋病的扩散,是我们共同的压力。需要我们一起面对。对于弱势人群,他们要经常这样宽慰自己:同志无罪!艾滋也无罪!艾滋到目前无法治愈,人类在它的面前有些无奈。如果已经是感染者或者是患者,你也许会感觉很绝望,也许会感觉心理就要崩溃,实际上这些都是人在面对创伤性的压力事件的应激性反应,不同的人依自己的能力和社会资源的支持的程度,感受和处境会有不同。

艾滋病是个破坏免疫力系统的疾病,当我们有了积极的心态,对于病情的治疗反而有利。希望感染者朋友们能积极地面对艾滋和其他的困难,早日的走出恐惧,勇敢的面对生活。

感染HIV后的心理支持案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