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防艾志愿者为怀念一位死者写下的手记

(2013-02-28 10:59:58)
标签:

艾滋

健康

干预

前些年,我从国外留学回来后,一直想利用业余时间做些公益活动。在国外就碰到一些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朋友,觉得这些人真的需要帮助和关怀,不希望相同情况在国内重演,看到疾控在招募防艾志愿者,我就积极去参与了。因我觉得男性同性恋者(以下部分称为同志)处境和生存艰难,是易感染的高危人群,所以我就选择了他们作为干预的对象。

前日得到消息,我一直在跟随的一个同志小圈子的组织者老田,因艾滋病发作引起的心脏病死亡。这让我感慨很多。他58岁,是个眼睛略有残疾的人,下岗无业多年。刚办了病退,稍有收入,本可以享受人生晚年,却因感染艾滋,匆匆的离开人世。他的死亡对我是个打击,毕竟我并没有做到有效的保护他,或者说没有教会他如何保护自己,出现不应有的感染而死亡。所以我想把这几年和他相处的故事写出来,作为纪念。

前些年我的想法较理想化,我梦想着为一个弱势群体的防艾工作可以做的很多很多,但做防艾工作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时候我有很多业余时间,就在这个人群中寻找同志活动据点和一些小圈子,希望传递给他们更多有效帮助。凡事走基层,我在本地的一个浴池里待了大概有3个月,在那里做外展。那个浴池是个中老年同性恋为主的活动场所。我每个周末去一次,给那些中老年发安全套,和他们聊些防治艾滋病的知识。在浴池里,我一般是找那些活跃的常常在浴池里停留的人,和他们交朋友,并希望通过他们来找到更多人,带给他们有关艾滋的防治信息。

艾滋这个疾病,带给人的是恐惧和死亡,我不可逃避掉的现实冲击就是我认识的朋友中必然有一定比例的人会感染会死亡。所以说防艾工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宣讲。从尊重人内心的感受,到把防艾信息内化到人的动机和行为才是真正有效的防艾方式。知道不等于做到。这些细节,一般人并不容易想到并做到。自己也是在接触这些人和自己学习有关的流行病学和心理学知识后,才意识到做好防艾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田的死亡,代表了一个常见的失败案例,就是如果不从关怀人本身生存环境入手,对个人的防艾不易成功。

认识老田,源于在浴池碰到的一个中年人眯眯。他总是眯缝着眼睛我就叫他眯眯了。眯眯看我这么热心,就推荐给我一个圈子里的线人。于是,我收到了一条短信:“我很焦虑痛苦,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很长的短信。我就打电话过去,见面了,他就是老田。见到老田后,头一面印象是个江湖大哥。细看,发现他眼神不好。我和他讲明我要帮他们宣传防艾的知识,他很支持。他说:“我经常组织大家聚聚,正好一会大家一起吃饭,你和大家说说吧?”我就跟他去了。于是见到了我后来认识的一些朋友。我称他们是“田小组”。

老田在本地比较出名,因他喜欢联系人,经常组织一些朋友在一起吃饭、喝酒、打麻将。他们之间基本上是普通朋友关系,经常一起约着去同志浴池,进入浴池后,就各自寻找自己的快乐去了。觉得是这些朋友对我的信任吧。我只是抱着一个自己认为的好意,来和他们交流。老田并没有工作,他却还一直表现的讲究,语言比较丰富。我也联想到了他内心感受和外在善于交际之间的明显冲突。我一直跟着他们的聚会,慢慢的给他们讲解有关艾滋的问题。

一年多前,其中的一个老年朋友有了明显的发病症状,当时我联系好了疾控,就等他过去检测并确证。他没有去。约一个月后,他就因肺炎死了。他也许可以活下来,但面对死亡,他自己先行的决定放弃了。我没有做到帮他减轻心理负担,帮助他来面对恐惧。对待死亡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淡然,我也一样。

这件事对这个小圈子里的人影响很大,老田也去检测了HIV,结果是阴性。但我对他的行为并不乐观。我是个心理咨询师,就我对心理以及行为动机这些知识的了解,我知道他内心的焦虑抑郁一直没有得到缓解,他回避型的情感模式,会让他不断去冒险去尝试接触更多的人。

老田肺积水了引起心脏病发作。就去一家医院治疗,被查出HIV,就被转介到传染病院了。经过治疗后,有恢复。他回家后,我特地去看他,一起约到他吃饭。他一直在咳嗽,走路都不稳。之后,他不断的住院,以及治疗,他提到他治疗的艰难过程。期间见到一个住院的病友,谈及他,说他用药后效果不好。后来他没有来电话了。我推测他是不是死了。国庆了,我又想到他,给他打电话关机。不详的预兆浮现在我心头,我赶紧给住院的朋友打电话,得知确切消息,他心脏病发作,人死在了传染病院。

我对这个消息有一定心理准备,但是还是觉得对他有愧疚。我非常欣赏老田的为人,虽然他一生贫苦,但一直没有失去尊严。在他感染后,他就告诉了他的周围的朋友,希望他们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和他一样的不幸。写这些文字的目的是为了纪念这样的一个人,虽然不是权贵富人,但值得人尊敬;一生的经济上的贫苦和精神的困窘,只有他自己可以体会。

艾滋病病毒,并不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果我们对这个疾病可以理解的清晰,有意识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知道如何防护,关注自己的内在动机和外在行为,我们可以不得病。从艾滋感染这样的危机事件中,看到更多的人生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不管艾滋病毒在体外还是已经进入体内,需要找到和艾滋和平相处的方法。人的成长,从情感到行为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环境的安全友善的支持,但对于同志群体,这些都没有。这也就是他们成为高危易感人群的原因。

现在在网络上的人,病态、偏执、恶意的人是有的。老田焦虑不安的内心会让他失去对风险的判断,不知道他是在什么时候感染的病毒,应该是一年内的事情。我知道的近期很大很多感染同志都是如此发生在不长时间,就是他们之前检查都没事,但后来发现自己有了症状,就去查,阳性。

所谓的从阴到阳,这么短时间的变化是惊人的。这一两年,这些人之间的做爱很恐怖,就是一场血腥的内部互残,相约好一起去死。以前我提到的是“集体无意识自杀”。常看过这样的人,刚从浴池黑屋里走出来,然后后怕的说:“我刚干完,得艾滋怎么办呢?谁谁谁刚死啊。”我当时和本地个一位心理医生谈过此种矛盾的现实,他说:“这些人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老田的感染让我想到了很多。就这一年,男男群体中感染新增人数惊人。再联想到最近的被一些媒体报道的某航空公司航飞行员和19岁学生发生性关系引起争议以及报道一名大三男生被同性侵犯感染艾滋病的事件,觉得社会出台有效和人性化的政策,来对这个群体的帮扶显得特别迫切。有些人的意识和行为是分离的,艾滋感染的问题如果仅仅停留在知识性的宣教上,并不能惠及所有的人。防艾需要从行为改变入手,教育未感染的同志要学会从行为上的改变来防止自己感染,同时也需要对感染的人群做阳性干预,从关怀入手,帮助他们治疗,避免感染者因感到被遗弃而产生怨恨情绪引起更多问题。

改变一个的高危行为并不容易。我明白自己不可能去拯救所有的人,但不能拯救老田让我感觉愧疚。在老田的人生路上,我有时候是一种爱莫能助的感觉,我也在想自己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和做多少。这些年就像老田和其他一些感染艾滋的朋友,在面对死亡和危机的时候,他们带给我很多的感受。我有时候不想承担太多,有时候却有着强烈的对世界和他人的好奇心,有时候理想化,有时候又敏感退缩,我不得不承认我只是个普通人。

经历了这些年的防艾志愿者工作,我被卷入了他们的故事情节。看着这些年轻人、中年、老年,他们的曲折的情感故事,他们的生死,我在回忆过去的同时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样子。我看到了这些人生画卷中的点,这些点不断的在变化,在组合,一副写意画就出来了。画中,我看到了老田,其他的朋友,还有我。虽然有些点消失了,但他在我心中还在。自己的大喜大悲已经不那么强烈。我的人生已经过半,需要倒数计时,一年又一年的。写到最后我感觉到很悲伤,此文就结束吧,我的悲伤需要我自己去体会一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