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造与心智的成长》分享~

(2008-06-04 22:58:10)
标签:

教育

分类: 父母加油站

《创造与心智的成长》分享~

    手里一直拿着从图书馆借来的书这是国内最早出的一套美术教育译丛之一,非常经典,全套六本,可惜现在书店里很难买到了,连网上都难觅踪影~~遗憾呀,只好整本整本地复印了。书中很多观点我都极其赞同,对于学生家长来说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想打出来的发给大家的,但抱着侥幸的心理在网上搜了一圈,还真有我需要的电子文档,索性就直接复制到这里了,感谢这本书的作者,感谢辛辛苦苦敲字的老师们!以下从书中摘录的部分文字:

扩大经验范围的重要原则

节选1
     经验范围的扩大,成为艺术教育中,甚至一般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原则。扩大经验范围意味着我们以儿童个人的程度为基准,对儿童思想、情感和感受力的启发都以儿童的程度和发展的阶段为本;例如,假如爱莲只在纸张的一小角落涂抹的话,教师要她把涂抹的面积扩大,或将整张纸画满,将会徒劳无功,因为光是指示,根本不能刺激她使用大动作,亦不会使她发现纸张的意义。因此,她的参考范围必须予以扩大,也就是说,涂鸦的动作必须发展为更具意义的动作,从纸张的一部分区域扩大到其他更全面的区域。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向爱莲说:“你到过溜冰场吗?”“告诉我你是怎样溜冰的?”“假如这张纸是溜冰场,让我们用蜡笔在上面溜冰。”孩子的每一动作均引导出另一更有意义的动作,终而学到了更多。对儿童而言,一个区域在经验上已与另一区域连结,这当然比在画纸的一角涂鸦要有意义.这种经验的扩大,使儿童对手的移动和绘画区域有了新的领悟。很明显地,只有富于意义的经验才是最具有教育效果的。

   “我的小孩只画飞机”或“我的小孩只画枪炮”等等,这些是在父母和老师们的批评中经常听到的。很明显地,“不要画这些无聊的东西!”并不能帮助儿童发展较大的弹性以及对环境的了解,相反地,这样很可能会剥夺他的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是他从重复的描绘中能获得的。一再重复地表现同一事物,清楚地显示这个小孩不能就新的情境加以调整,对他来说,定型的重复构成了逃避,当他不能面对新的情境时,他便一再地重复。爱莲正安静地玩洋娃娃,突然打扰她,告诉她说该上床睡觉了,结果,因为爱莲不能很快的适应这个新情境,她就可能以发脾气来做为逃避的手段;最容易者莫过于使她慢慢适应将发生的情形,而避免迅速激烈的调整,“爱莲,你的洋娃娃很想睡觉,你知道吗?你也该睡了。”这话可以一再重复,视儿童的适应力而定,直到“最后的步骤”不再过分的激烈为止。在艺术教育中,这类对新环境的适应便构成了教导的重要内容.

    假如小民只画飞机,那么重要的是使飞机具有意义、富有生命,来扩大儿童的参考范围;其次,我们又必须以儿童的程度为基准,虽然儿童把所有的飞机画成一个样子,可是他一定早已能区别大飞机和小飞机了;“你的飞机在哪儿飞?”“离地面高或低?”“它飞越过云层吗?”“它在哪儿着陆?”“人从哪里走出来?”要使飞机和环境对儿童产生意义,全在于老师能否使儿童经验到飞机和人的关系与情感,这样他才能扩大儿童的经验,而从毫无意义的定型记号变为富有变化和意义的表现;而从了个无意义的背景进而绘出有意义的空间,这新的背景空间,就已成为儿童经验的一部分。用不同的材料,叫他做不同尝试并不能帮助他,要求他改画别的徒然增加他的挫折。假如他坚持画飞机,就让他做一个立体的飞机,这样用新的材料表现他喜爱的主题,常能打破他的僵化的思路。
节选2

    幸运地,我们的儿童大多数是自由奔放的,而非执着或僵化的。例如小民,因为他经验过一些东西,所以能够想起一些东西,当他在想时,思维就集中于他所要画的经验上。他的思考过程——能自己去想和集中注意——被激发了。这种内心的思想过程是创造活动的重要角色。对他而言,他只会把他所知晓及他认为重要的事情做为创作内容;而他之所以认为重要,是因为他对那些事物多少建立了有所感应的关系。因此,感情的作用在他的创作过程里非常重要。假设小民要画“他跟别的小孩在院子里游戏”时,因为他看着院子里的苹果树成长,所以画了不少大花蕾,他之所以把花蕾画进去,是因为他感觉它很重要,是他知识、观察以及经验的一部分。而小强只喜欢爬树,花蕾对他并无意义,因此在他的画里并未出现花蕾。小民对爱莲的衣裳感到兴趣,他喜欢爱莲,因此,他在爱莲身上画了最多的细节部分,因为他觉得爱莲很重要,所以他把爱莲画得比别的东西还大。他的画和其他的儿童画一样,并不是客观的表现,相反地,它表现了喜爱与厌恶,以及他对周围世界的感情;不仅是表现他所知的,也表现他的感觉、视觉和触觉。

    因此,小民的绘画让我们对他和他所绘的东西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了解。当然,当他成长时,这种关系会随之改变,他对事物的了解更多、他的兴趣也在转变。他的绘画有更多变化,则他与事物关系的弹性愈大,反之亦然。因此,我们必须记得,不断鼓励和启迪学生与事物间富于感性、多彩多姿,以及弹性的关系,乃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当小民画背景时,他依事物对自己的意义添加之,或许他最先想起的是苹果树上的秋千,因为他喜欢在上面摇荡。小民不喜欢小强,因为小强时常取笑他,因此,根据他对颜色和位置的好恶,就在绘画上表现出他对小强的憎恶。正如我们把不愉快的事告诉好朋友之后,我们感到较为舒服一样,小民也觉得很畅快。把事情“闷在心里”会使我们觉得苦恼。

    无庸赘言地,小民所为以及他所表露出的一切,都对他有所影响。假如他在创作中继续叙述他的经验,诸如思想、感情、感受力(视觉、触觉等等),对他的人格必能产生统整的作用。此点已有实验加以证实。
    当小民继续画后院时,他画进了他的小狗来富,和修理篱笆的父亲。来富正在掘洞,小民可能想到这样会破坏草地,而父亲将会不高兴,因为父亲才修理过篱笆。小民如果不把父亲置于修理篱笆的地点,他便不知道如何去画父亲了。这样便使他能更了解父亲,他甚至想起父亲能举起沉重的锤子来钉门柱,所以父亲一定是健壮的。对于我们面对的事物能有较大的感性,正是创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态度。假如小民能用更深刻的感性来考虑环境的话,他就学到了今日世界中最需要的—体谅他人。这是团体合作的先决条件。当小民把父亲画人画面时,他便经验了这个非常要紧的需要。

节选3

   小民不但对他所画的事物具有较大的感性,并且对他所用的材料发生了极强的敏锐感。他由经验知道,假如施以不同压力的话,蜡笔的线条便会不同,运用蜡笔的侧面,并混合水彩,能产生美丽的混合色—这些经由实验和错误所得知的现象,很快就加人他的绘画里。发现和探索不同绘画材料的功能,了解它们的活动状态,是儿童经由创造活动所发展出的重要能力之一。小民甚至学到了如何预测它们的活动状态,他很正确地知道他能把木材折成多弯,他能用铁丝做什么,用那些颜色来混出他所需要的颜色。他对颜色的反应变得如此敏锐,使他能很技巧地处理它们。这种因需要而发展出来的技巧,亦正是创作过程的重要部分。

    当小民开始画后院时,他必须决定将树、秋千、篱笆、父亲、来富和小强、爱莲置于何处,因而他必须把这些事物有意义地“组织”起来,他所知的树、秋千、爱莲、篱笆、父亲和小强必须和他对这些事物的感觉相关,亦必须与这些事物在纸上的位置相关;他还决定明确的色彩和形状,他必须发现和探索材料与形体的关系。而这些思维过程是在儿童的潜意识下完成的。这些均属于小民的人格,是创造过程的一部分,也是美感的产物。因为美感的成长包括了表达能力从混乱到和谐的成长,其中感情、认知,以及思想都融为一体。

    慧琼就不能像小民那样富有变化地表现自己,因为她神经紧张,有某种情绪上的障碍。她不能像小民那样面对新情境,不太能根据环境而调整,所以她形成了刻板的反应。她总是画相同的东西,心思固执于一件事,而且不断重复,这种重复能给她某种程度的安全感。她知道可以一再重复,也知道在绘画时不需遭遇新情境。这种不能适应新情境,由逃避产生的安全感是没有意义的。

    经由不断的提示后,小民能对他遇到的任何情境作富有弹性的应变。他在创造过程中,不但运用智慧来发现树、秋千、篱笆、来富、父亲和其他事物间的关系,并且表达了他对爱莲和狗的感情,甚至对树,因为他喜欢爬树;他观察花蕾以及爱莲的衣裳,而对四周的环境变得更富感性;他自己创造了造型和概念。由设身处地,他认识了他人的需要;因为他敏锐的使用绘画材料,所以真正掌握了他们,此二者均为社会成长的重要部分。他把经验组织为创造性的产物,把所有经验统合为一个不可区分的整体,就是美感产物。
    艺术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当小民画后院景色时,他必须认识他要画的事物,此种对自己和环境的自觉,是智慧成长的重要部分;当他表达了他对爱莲的喜爱,以及对小强的憎恨、对来富的挚爱和畏惧时,他体验了对环境的情感关系。当他遭遇这些,他学会如何去适应它,如此,他便涉人了情感成长最重要的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