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鹿洞又建“天下状元柱”

(2009-12-29 16:32:01)
标签:

庐山

白鹿洞书院

天下状元柱

状元

科举制度

文化景观

文化

分类: 庐山情愫

白鹿洞书院“天下状元柱”是2009年庐山管理局九大推进项目之一,目前已全部竣工。这是白鹿洞书院2008年建成“江西历代进士榜”后增加的一个新的景点项目。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状元就是类似今天高普考的榜首。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曰状头,亦曰状元。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人左右,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因历朝历代多以文艺及哲理为取才的标准,虽然这些状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其中较为人知的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张孝祥、文天祥,明代的胡广、杨慎,清代的翁同龢、张謇等。

白鹿洞的“天下状元柱”共六根,全部采用大理石材质,柱高均为3.5米,柱子顶部为祥云图案,中间部分为正文(状元名录),柱子下方为我国传统的水纹图案,柱础选用历代不同朝代的柱础,柱子成弧形排列于高美亭旁。

列入“天下状元柱”的状元共计653人,涵盖从隋唐至清的历代状元。第一根柱为“天下状元”四个大字。第二根柱为隋唐状元柱,共计164人。第三根柱为宋代状元柱,共计141人。第四根柱为元代状元柱,共计128人。第五根柱为明代状元柱,共计91人。第六根柱为清代状元柱,共计129人。每根状元柱均按省份从多到少依次排列。据白鹿洞负责人介绍,状元获得最多的省份为“三江”,即江苏、淅江、江西。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 人。

“天下状元柱”以独特的视角和形式宣传弘扬了我国古代文化精髓,促进了当代书院文化的发展,增加了白鹿洞书院的参观内容,对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游览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白鹿洞又建“天下状元柱”



白鹿洞又建“天下状元柱”

白鹿洞又建“天下状元柱”



白鹿洞又建“天下状元柱”



白鹿洞又建“天下状元柱”



白鹿洞又建“天下状元柱”



白鹿洞又建“天下状元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