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歌微博:http://weibo.com/tiange
光荣绽放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btvguangrongzhanfang
本期文字编辑:李昱
近期做客BTV文艺频道《光荣绽放》的嘉宾,他曾开创了中国电视评书的先河,他就是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节目中,主持人田歌巧妙的运用了三组关键词来讲述了他作为中国电视评书第一人的传奇故事。
话说田连元之传奇
生逢战乱年代的田连元,儿时出生在吉林长春。当时的长春还叫新京,是伪满洲国建都之地,日本人统辖之所。还在襁褓中的田连元,有一日被日本人查户口,母亲当时已经给他取了名字叫田长锁,寓意长命百岁。但也不知怎么日本人却将“田长锁”听成了“田银子”。如此,田连元的名字莫名其妙的成了田银子,直到上小学时才改了学名田长庚。这一直是一个困惑他的疑团,至今未解。
文革期间,田连元曾为下乡文青。在桓仁县这个地方,他成了
“五没户”,即没有户口、没有单位、没有粮食关系、没有工资、没有住处。当时因为自己被县里选中唱样板戏,而县里也承诺他为其落户。心急的田连元马上去生产队将自己的户口取了出来交给县里,但县里还没有把准迁证开出来,拒绝了他落户。于是田连元又辗转回生产队再落户,可这时生产队却不给他再落了。无奈之下,他成了一名“黑户”。

田连元曾在一次文艺汇演中,逗留在北京《红旗》杂志社的地下招待所中写一个汇演总结。因为当时并未及时通知家里人自己的情况,家人看日子一天天过去却不见他回家便着了急,四处打听。后来社会上就盛传说田连元“死了”,相继而来的就是有人给他写悼词,而他自己却全然不知。
成为中国电视评书第一人,田连元谦虚的讲,就是因为有人想要录电视评书,自己才能有机会成功。最初播出电视评书时,并没有收到观众的任何反映。直到播出了三四十讲时,有一天,在本应播出评书的时间段播出了足球赛,这一播不要紧,总编室的电话从播出那天晚上直到第二天都响个不停。由此才得知电视评书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便相继在全国播开。

话说田连元之情缘
说到情缘,田连元显得既幸福又有些不好意思。他与妻子相识在曲艺团,当时妻子是团里的“台柱子”,而自己只是个三弦伴奏员。由于当时的田连元家境并不是很好,妻子的家人不同意两人交往,妻子也因此被赶出了家门住进了单身宿舍。当时只有二十岁的田连元,被团领导叫去谈话,于是促成了这段仓促的婚姻。婚礼也办的十分仓促,而这段婚姻已维持了五十年之久。田连元有着对爱情和婚姻非常独到的见解,他说:
爱情就像弹钢琴,男人如手指,女人如琴键。而他又是如何弹得这一手好琴,节目中他也将与观众分享自己的金婚保鲜秘诀。

话说田连元之无奈
谈到无奈,要从田连元第一次登台演出说起。当时只有17岁的他,第一次上台说评书即以失败告终。一场书下来,台下只剩下六个观众。他当即与父亲说,自己干不了这个。想改行的田连元,也曾尝试过很多途径。北京有一个人本可以帮助自己报考中国戏曲学校,可还没等帮这个忙,人却突然病故;朋友介绍自己去天津人艺,可因为赚的钱只够自己生活,无法养家而告吹;想去当兵,但又不能离开,身上养家的重担让田连元想改行,却走投无路。
1982年,田连元创作并演说的评书《追车回电》一炮打响,一连串的无奈也无形中奠定了他评书征程的基础。如今的田连元,有着独到的个人见解,甚至有些批判主义思想。在他的书中,批评某个人是直接点名道姓的。他认为中国人讲中庸之道,但中庸并不是没有是非,更不能是非混淆。

生活中的田连元不看电视,不看网络,但偶尔会看看评书。而今的电视评书虽然已经渐渐离开了我们的视野,但他认为评书绝不会“灭亡”。很多艺术形式都与评书结缘,如网络评书、动漫评书、《百家讲坛》等等。节目现场,他更为观众带来了评书小段《约翰打赌》,展现评书的多元化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BTV文艺频道4月9日19:35分播出的《光荣绽放》之《话说田连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