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http://t.sina.com.cn/tiange
本期文字编辑:高洁
每天打开大彩电的一刹那,我们不会去想只有一寸黑白电视的往事,每天面对数不胜数的电视节目,我们也绝不会想象全国只有一档节目可以收看的岁月,然而就算我们来不及回想,有些声音,有些画面仍然会让记忆凝固,有些人,有些事,已经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如果你在1983年已经记事,那你一定有过纪录片《话说长江》的记忆,如果你能记住那时的声音,那你一定会想起陈铎和虹云。时过三十年,他们作为中国第一代广播电视工作者,在话筒前,在荧屏里,他们用激昂语调奏响着时代的强音,让真正的光荣在如歌的岁月中尽情绽放!

出生于1985年的我对三十年前的《话说长江》毫无记忆可谈,接到这期节目的任务,身上的担子感觉尤其的重,拿到《话说长江》的影像资料,尽管画面有些斑驳和陈旧,但是男女搭配的解说语调就像是源远流长的江水绵延不断、舒缓流畅,稿件的资深和镜头的充分让我很难想象这是中国首部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首档电视周播节目,更是这部纪录片中的一男一女开创了中国电视节目男女双人搭档主持的先河,娓娓道来的语调让我更难想象现在陈铎和虹云两位长辈的样子,时隔三十年,岁月把人生从中年带到了老年,与此同时,岁月也永远留住了他们的童年和青春,因为在他们和我们的记忆中,两位老师已经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其实在这期节目录制之前,有过和虹云老师的一次合作,是在一次主持人颁奖晚会上,虹云老师朗诵散文诗《登上八达岭》。在舞台的侧幕位置,我看着舞台上的虹云老师慷慨激昂的朗诵,当时内心倍感震撼,语调高的惊人,情感表达让台下掌声如潮,仅有的这些记忆让我开始了和虹云老师的前期采访。聊起童年和播音时的故事,她依旧记忆清晰,语言表达仍然字正腔圆、思路明了,只不过她一直在强调“金色童年”。虹云老师1944年生人,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成为中国第一批小学生,秧歌舞,霸王鞭,合唱队,指挥梦,和新中国同岁的成长经历成为了虹云老师心中永恒的金色记忆。从儿时家庭的贫寒到小学时老师的无微不至,从执着的音乐梦到走进小小播音间,一段段看似转折不断的故事似乎都在讲述着一位长者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积淀,看着虹云老师细细回忆属于自己的故事,尽管百感交集,可依旧能感受虹云老师内心的甜蜜和幸福,就像她一直提起的那首儿歌《快乐的节日》中唱的那样,“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

比起虹云老师,我们对陈铎老师的记忆显得尤为的深刻,满头白发已经成为了这位年过七旬老人的标志性符号,然而岁月并未在他的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依旧谈笑风生,依旧潇洒儒雅。第一次翻开陈铎老师《电视生涯50年画册》,一张张黑白照片成为了时光的定格,童年时的稚嫩无邪,中学时的意气风发,工作时的专心致志,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一段故事,只是陈铎老师用“灰色”来总结自己的童年。提起童年时因贫穷而抬不起头的回忆,又提起解放后老师劝慰自己“陈铎,现在解放了,你要抬起头来做人”,老人禁不住热泪盈眶。听着他们的故事,我们总觉得离现在的生活很远很远,可是那份质朴而纯真的情感又显得如此淋漓尽致,这份淳朴岁月无法冲淡,就像他们的记忆,根深蒂固又刻骨铭心!

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岁月过去三十年,可那份如歌的记忆会成为永恒的经典,从怀揣梦想的稚嫩少年到走进荧屏里,话筒前一段段主持和解说成为了两位老人一生的财富。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10月30日19:35分BTV文艺频道《光荣绽放》之《陈铎、虹云岁月如歌(上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