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松华、张曼茹幸福的真谛

(2011-03-14 11:13:09)
标签:

光荣绽放

胡松华

张曼茹

杂谈

分类: 田歌访谈

微博:http://t.sina.com.cn/tiange

本期文字编辑:黛凝

    胡松华老师是生长在书香之家的八旗子弟,是一个正宗的北京人。他的画家父亲虽然有着对艺术几近朝圣般的迷醉,但面对养活一大家子人的生计问题,他不得不兼起了中医,可是他却把对未来的憧憬寄托在身为长子的胡松华身上,对他进行了严格的科班教育,使得胡老师受益至今,并被赞誉为“书画早于歌唱”的全能型艺术家。

胡松华、张曼茹幸福的真谛

    在与胡老师和张老师的接触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他们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待事情严肃认真的态度。而感触最深的则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琴瑟和鸣的不老爱情,看着张老师用颤抖的双手亲自为我复制资料,并时常亲切地喊着“老伴儿”,胡老师则站在我们身后,他们之间所传达出的默契和深情,真的是令我这个作晚辈的艳羡不已。

胡松华、张曼茹幸福的真谛

    而在上一集的节目中,胡老师和张老师唯美浪漫的“山楂树之恋”已经把我们的情感和憧憬带回了那个火红的年代,那个时代的民族文艺工作者不是简单地待在团里或坐在家中凭着想象创作,也并非随意搭乘飞机到边疆地区采个风,而是要拿出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边疆,而且要做到“四同”,就是与少数民族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歌舞。

胡松华、张曼茹幸福的真谛

    胡老师和张老师从纯洁无瑕的豆蔻年华就开始游走边疆,瑰丽的大山、辽阔的草原、热情纯朴的村民都给二位老师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生命印记……因不会骑马被摔得噼里啪啦、因不会生火被烧掉刘海、把牛粪当成砖茶、甚至于差点被绑架……

胡松华、张曼茹幸福的真谛

    虽然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但时至今日,曾经的磨难和惊险反成了他们美好记忆中的笑谈,数十年后,带着他们对边塞人民的深情重返边疆时,那些依旧纯朴、依旧善良、依旧热情的人们同样给了二老“酒歌声中泪纵横”的感动……

胡松华、张曼茹幸福的真谛

    两年前,已78岁高龄的胡老师为贺新中国60周年华诞,特别录制演唱了献礼作品《再举金杯》,如此高龄能够保持如此歌喉,被誉为是“新中国的奇迹”。

胡松华、张曼茹幸福的真谛

    胡老师和张老师在相互的感动中重温旧事,他们说一路走来,他们从最初的情人发展成默契的夫妻,如今又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彼此的志愿者。二老动情讲述从青春到耄耋的岁月,并在《赞歌》声中再舞耄耋。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3月25日21:25分BTV文艺频道,看“长歌恋人”胡松华、张曼茹光荣绽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