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才知道范先生是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至今还为曾谋面.知道一篇他写的文章是关于<荧屏>的
.登在此已示对他的感谢最近一定要见见范先生当面好好讨教
人文关怀的成功传递
——关于《荧屏连着我和你》的断想
范咏戈
《荧屏连着我和你》属我国播出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已拥有了固定读者群的谈话类节目,已作为一种电视文化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电视谈话类节目是一种强调参与性的新型的电视传播形态,在我国的国情下,责无旁贷地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体现人文关怀的责任。但是,仅有正确的导向还远远不够,随着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日趋走向成熟,最终吸引受众群的只能是那些能够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符合他们认知可能性和生活经验的品牌节目。《荧屏连着我和你》称得上是这样的一个优秀品牌。
《荧屏连着我和你》这档节目以对普通人的人文关怀为宗旨,诉诸的是情、义、信。田歌把从普通人身上发掘出来的真善美的情感,放大彰显后反哺观众,满足的是当下观众救赎精神危机、进行文化重构时的需求。节目选题在多样中不失侧重。大多数话题围绕着婚姻、爱情,女性的自尊自立,男人的责任担当等等。《婚姻故事》把一位被拐卖的女子许庆春15年如一日不懈地寻找拐卖她的人贩子,最终配合公安机关抓住人贩子并绳之以法推到观众面前,使观众为这位勇敢、坚强又有智慧的普通女性而感动;《母子连心》中儿子因为执行警察任务负伤成了植物人,母亲连续5年呼唤植物人儿子,终于使之苏醒。伟大的母爱带给观众的是心灵震撼。在另一个故事中,一位退休的女处长带着300美元遍游了美国。在美期间她转变人生态度,边当保姆挣钱,边圆她游历美国的梦,这位奇特女性与其说令观众好奇,莫若说引发了他们对人生“活法”的思索与感悟。在男人的故事中,姜勇用11年的时间千里寻母,寻找精神失常走失的母亲,是名副其实的“孝行天下”。《红尘恋歌》中的史长全和妻子结婚10年后,妻子因祸截肢,他一伺候就是19年。现场做节目是笑谈式的,然而有谁不会感到沉甸甸的蕴含呢?男人的责任在这里是活生生的,观众也就不能不在被感动之余也在扪心自问。《依恋霞光》这档节目除了感动还有厚重。以吴祖光、新凤霞这对天作之合的婚恋,才子佳人式的爱情为故事话题,讲述的却是这对患难夫妻几十年如一日的相濡以沫。令人钦羡的生活中固然有甜蜜,更多的却是磨难中的相守。节目做得十分精美。特别把新凤霞离去的几年时间里,吴祖光对爱妻的不尽怀恋,通过嘉宾吴欢(吴祖光与新凤霞儿子)的回忆,通过观众席谷文月(新凤霞学生)的补充,通过陈铎动情朗颂吴祖光的《怀念爱妻新凤霞》散文的片段,演绎得感人泣下,能够如此把人世间最珍贵、最美丽的爱情通过谈话生动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在同类节目中是少有的。
田歌做《荧屏连着我和你》眼光当然不是仅仅盯在名人之爱、名人之恋上。恰恰相反,她把节目定位在面向大众,面向普通老百姓。所以在她的节目中,嘉宾与现场观众许多都是引车卖浆者流,是普通的苍头百姓,是那些在公园里溜鸟的人,在地上画水笔画的人,在街头跳舞的大妈,以及普通的铁路职工、警察等等。在他们身上固然也有传奇之事,更多的还是身边之事。田歌用她的节目实践着这样的表白:“用新鲜的眼睛发现无处不在的真善美。挖掘普通人的不普通之处,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和伟大人的普通之处”。一种终极的人生关怀和一种大众叙事的结合,也就是一种“高位低姿”的视角和手法,是田歌的节目观众面宽、反响强烈的重要原因。正是这些普通人,他们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种遭遇。而栏目策划的出发点就是彰显这些人的身上所体现的温暖的亲情、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等等。田歌让我们体会到车尔尼雪夫斯基著名的“美是生活”以及艺术大师们常说的“不是身边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断语的真理性。
电视谈话类节目通过人类生活中最常规、最快捷的交流方式谈话,以社会人性情感命运为话题,传递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内容。它不仅要求能够启迪观众心智,还要寓教于乐。这类节目因电视手段较受局限,因此对主持人的素质要求更高。不妨说谈话节目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其风格与成败主要取决于主持人个人的风格与魅力。而田歌的成功,离不开她文化修养,对“道”的举重若轻以及在幽默中产生的亲和力等等。她的节目对于当下的谈话类节目不是跟着主持人的风格走,而是跟着社会热点走的弊端无疑是一种反拨。她很善于在交流中捕捉亮点,抓住机锋,适时把谈话引向深入。如和牙买加驻华大使的对谈中,大使说的一句话“旅途上的成功不算成功”被田歌做为点睛之处突出加以解读,使节目除让观众领略风土、风光以外还获得人生感悟的收益,从而提高了节目品格。也有一些不失时机把日常话题引向敏感话题的例子。如在《红尘恋歌》中,丈夫19年如一日伺候截肢的妻子,本身的故事是很动人的,但是主持人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史先生回答:你有没有动摇的时候?使观众对史先生是否会“出轨”这个敏感话题引起关注,整个谈话有了起伏波澜。然后又通过史先生的解答以及妻子梅芳对幸福的理解,史先生的坦率真诚再次打动观众,使节目更加入心。符合当下“注意力经济”的规范。在一对一或一对多形式的访谈中,主持人应是事件和话题的掌握者,是“谈话场”的中心,其提问内容和方式要表达主流意识对问题的看法和判断,并由此引起嘉宾的回答和观众的思考。在主持人、嘉宾和观众这三方的切换过程中,嘉宾和观众是变量元素,主持人是常量元素,始终应该是谈话的核心。节目要传递的人文精神或主流意识,不独是嘉宾的认识,更多的是电视媒介、节目主持人、策划人等媒体工作者对事实的看法和主张。由此看来,田歌取得的成功,在如何提升谈话类节目思想的文化的品位等方面都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而那句“田歌让世界如此亲近”就不仅是一个广告用语而是一种中肯的评价了。
2006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