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资太低了!

(2007-08-21 01:08:20)
标签:

产经/公司

人力资源

工资

管理

分类: 指指点点瞎比划
多年的企业咨询实践中,碰到过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在所担任顾问的企业中,几乎都有这么一个说法存在:就是我们公司员工工资太低了,员工随便去找一份工作都比这高。有时候这个问题会演化便成为类似在行业内低、竞争对手的员工福利远远比我们好。
 
每一家公司都有这个问题,因此有普遍性的探讨意义,那么,为什么呢?问题出在哪里?这些到底是不是一个事实的存在?
 
经过笔者研究发现一个很微妙的现象,即,这些众所周知的问题中,之所以在公司内部出现这种导向,实际上来自与主管这一层的传播和灌输,每家公司的情况真的不一样,世界上并不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公司,但是,这种导向的目的是什么呢?
 
两种,即放大与缩小。
 
放大的意图来自于企业的中间管理层,我收集过很多公司的数据,结果有趣地发现,导向意图越强的公司,其中间管理层的工资并不比当地的平均工资或者说市场标价低,至少持平、甚至还高,中间主管们为了保护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并在员工心中造成不断为员工利益而争取、大声疾呼着的形象。这就是很多中国主管们根深蒂固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使命感的根本原因,俗话一点讲,就是拿员工的疾苦向更高一层的领导说事儿,并且顺理成章地为自己培养人的缺陷找到借口。
 
缩小是指使自己处于不被引人注目的位置,在更高的管理者眼里,往往就是一个很辛苦的人,默默无闻地为公司流血流汗,干着民工一样的活。
 
所以每次在做咨询前考察的时候,我都会去跟企业的中层们聊一个问题,当对一个企业进行体质分析的时候,更需要关注的是中间层对状态,而非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工资过低、留不住人才、成长缓慢等所谓一看就穿的问题上,关键点在于对中层做人力资源分析。
 
这个分析比对结果的参数背景一定要在同样的环境下,即北京的主管跟北京地区公司的现状况比对,而非拿北京的工资跟深圳的相比,更不是我们的工资拿去跟竞争对手比,因为我们通常得到的情报都是错误的,在漫天流言的传播环境中,你无法分辨这其中的差距究竟是1000与500的差距,或者仅仅是10块与5块的差距而已。
 
一点感受,跟大家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