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2018-09-26 21:38:02)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好文章!帮助我更加了解了这组建筑的特色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让“诚实的砖块”成就“诚实的建筑”。

        从前年、去年到现在,建筑师们与建筑业媒体都将目光聚焦在了刘家琨先生的一个重要作品上——西村·贝森大院,而对这个去年新完成的苏州御窑遗址园即御窑金砖博物馆没有太多的报道和关注。

        这次趁去上海看伊东豊雄作品回顾展的时间,专门到苏州去看了这组房子。可能是因为这是一座跟砖有关的博物馆的原因,跟以前看刘家琨的建筑有一个明显的心境的不同,人走在其中,非常平静。当我站在游廊上凝视这栋房子时,想这是为什么?假如让同样是惯于用砖的王澍先生来做这个房子,结果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又会是什么样的建筑?

        先说第二个问题吧,王澍先生虽然惯于用砖,但无论是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及建造,还是中国绘画或其他,他的房子的形式感太强,设计语言太个性化。个人觉得,砖在他的设计中,最终呈现的砖所具有的表皮属性(尽管这也能达到历史叙事与时间性表达的作用)要强于砖本身的属性,即砖就是砖。

        想想建筑史上喜欢用砖的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路易斯·康,都没把砖用做是一种表皮性功能的材料。再想想路易斯·康的“砖问”:“‘砖,你想成为什么?’砖:‘我喜欢拱劵’。”在建筑中,这是对砖的尊重,让砖成为自己、表达自己。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图片:麻省理工学院贝克楼,Alvar Aalto,来自S·E拉斯姆森《建筑体验》)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图片:印度管理学院,Louis Kahn,来自网络)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在第一展的主题——“开物:一块砖的修炼”——介绍中,当看到最后“砖的物性”这几个字的时候,突然想起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nt)在《匠人》一书中,在写“物质意识”一节时,写到关于砖的“诚实性”的内容,我觉得这些内容在理解建筑的过程中有启发作用。

     (第二展厅主题:成器——一块砖的旅程;第三展厅主题:致用——一块砖的时代

       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nt)认为,有三种形式的物质意识:变形、留名、拟人。变形是指工作流程的变化,留名是指生产者在其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拟人是指我们认为原材料附带有某些人类的属性。(这三种物质意识的形式,在后文的图片中都可以体现到)。作者引用出版于18世纪的《建筑师杂志》中的内容,“对砖块质量最基本的评价是‘诚实’”。“诚实的砖块”是指那些没有给黏土添加人造色素的砖块。“一座建筑的所有砖块都是同一个砖窑烧制的,建筑表面的砖块全是本色的呈现,并没有加以粉饰,其表面并没有涂上任何‘妓女的胭脂’”。作者还引用了建筑师艾萨克·韦尔在1756出版的《建筑学全书》中关于“建筑的自然性”的内容来说明这个观点。“建筑应该让人们从其外观就能看出来其所用的材料,这样的建筑才是诚实的,当然也是粗糙和不规则的。”“最好的砖窑出产的,才能体现他的价值观。有些东西看似简单和诚实,但其蕴含的匠心,并不比那些繁复华丽的东西少。”

       这些内容除了能在理解建筑的过程中带来启发作用外,也能从这个角度说明文章开始提到的第一个问题。让“诚实的砖块”成就“诚实的建筑”。

       回到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游走在御窑遗址园及博物馆中时,心情平静。刘家琨先生的大多数建筑在设计营造中都会用砖,从前些年的四川美院虎溪校区雕塑系设计系教学楼、南京佛手湖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客房中心、胡慧珊纪念馆、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馆之钟博物馆、到近几年的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西村·贝森大院,无一不是用砖。而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本身就是与砖有密切关系的建筑,那么,刘家琨先生肯定还是用砖来营造(其实这个房子找刘家琨先生做再合适不过了)。从这一个个建筑的实践中看出,“低技策略”与“处理现实”的设计理念始终贯穿至现在。而这次真是切身地感受到了,主要是指“处理现实”的理念。如果用一句话表述我当时的内心感受,就是“这个建筑做在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这个角度的照片竟然忘记拍了。。。图片来自家琨建筑事务所网站)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上面第一张图是博物馆全景,第二张图是园内的一处砖窑遗址,博物馆屋顶上高耸的烟囱及有一定斜度的外墙,不仅仅是旧砖窑形式的“现实转化”,也是从制砖作为一种生产行为的现实出发,通过借助博物馆对御窑遗址的保护、金砖及制作工艺的展陈,将“生产活动”上升至“精神活动”。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竹模板拆除后留下的机理及混凝土出挑泄水口)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地处苏州,古典园林游廊的现代表达)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博物馆东立面)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馆铭,某文学家题字。基座是砖直接垒起来的,非常好)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很喜欢这张照片)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下面的图片就是从参观入口游廊,至博物馆的流线。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艺术交流中心吧台是空心砖的,桌子是混凝土的)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原色空心砖坐台与刷白的空心砖墙对比)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展厅天窗与侧窗)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博物馆入口)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神殿般的入口大厅,背景是联系上下展厅的坡道,细细扶手压条呈现出瓦屋面的效果,像江南山水画,很符合苏州的地域性)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大厅正中央、天窗底下用金砖铺的一个“领域”)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这里也用到了现代夯土技术,墙体非常坚硬漂亮)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以上是对金型制的解说)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上二楼展厅的楼梯,楼梯间里的凹窗设计像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的凹窗)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展厅里的砖窑,很好玩的一个空间)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要赶在中午12点半左右,天光才恰好投在门口的脚下)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博物馆顶层的餐厅,因博物馆南面正对居民楼,窗外的混凝土上翻折板可以遮挡视线,设计应该来自于柯布西耶的拉图雷特修道院的挑台)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从博物馆屋顶看向东北角的游客中心)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从博物馆屋顶看西东北角的御窑遗址、生产区)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声明: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为笔者拍摄。

                                                                                               2017年5月7日

[转载]从砖到砖的建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