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行记(十一)---游览丹寨万达小镇
标签:
贵州丹寨苗族侗族万达小镇 |
分类: 情感话题,山的眷念 |
苗族图腾
侗家鼓楼
侗嘎佬饭店的小伙子倾情演唱
侗嘎佬饭店的姑娘们在表演
制作花伞
漂亮的花伞
充满诗意的招牌
尤公广场
鸟览邮局的苗族营业员给我买的明信片盖丹寨邮局邮戳
S形的街道
欢迎远方的客人
两个正在戴苗银头饰的苗族姑娘
这样的指路牌独居特色
小镇锦鸡广场上的侗鼓
小镇的外围
苗族图腾柱
鸟览邮局的隔壁建筑外观
今天的目的地是镇远,那是贵州最东边的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导游告诉我们,这一路上全部是穿行在苗岭之上,沿途风光秀美,而且基本上是横穿苗族居住地,沿途有很多风景,欢迎大家以后有机会专门游览苗岭,再来慢慢欣赏。上午我们将先顺道游览这路途中的丹寨,那是今年刚开发的万达小镇。7月3日,才开门迎客,时隔一个月,我们就来了,说明我们这一车人与贵州苗岭有缘呢。
大旅行车从都匀远丰国际酒店7点准点出发,横穿城市,跨过剑江,经过城南风景区,走过拥有都匀高铁站和体育场的都匀东部新城,就上了国家高速G76线,向东南方开去。这个G76线名为厦蓉高速,起于福建厦门,经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五省后进入四川,止于四川成都,是我国西南腹地通往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18条东西向高速公路中的第16条,全长2295公里。此刻,我们就行走在都匀到桂林段的苗岭山脉上。
苗岭山脉是苗族主要的聚居地之一,也是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苗岭以北属清水江流域,它是湖南沅江的主源,自然流到湘江去,最后归于长江。以南则是西江流域,归于珠江。苗岭山脉是从贵州的惠水县以东一直到雷公山,长约180公里,宽约50公里的断续绵延山地,东西断续绵延。横亘于贵州东南部苗岭山脉的主峰雷公山位于雷山县,被苗族视为母亲山。苗岭的名称就是因为这里是苗族集中聚居区而得名。
这里群峰耸立,沟壑纵横,大大小小的盆地坝子就镶嵌在这群山之中。苗岭山势陡峭,水流湍急,奔腾咆哮的河水长期切割着地面,形成了许多险峻河谷。而G76厦蓉高速基本上都是修建在山头之上,所以,车行走在公路上,山下的风景一览无遗。由于我们所处高度的依托,视点基准位置通常较高,水平视角和俯视角都会有较为丰富的变化。在这里,人们坐在车内,近观座座苗家山寨独特的建筑:村庄前的梯田层层叠叠,山沟里的碧流,飞瀑不时涌现;远眺南边的山头,群峰绵延不绝,在这样极为开阔的视野里,显现出变幻莫测的景观。让我们感觉,仿佛是穿行在风景里。
也就是这样环境下,导游小李在车上说着关于苗族的种种故事和风土人情来。苗族源于华夏文明初创时期的炎帝、黄帝、蚩尤三祖中的蚩尤,属于蚩尤九黎集团。自古以来,苗族由于战争失败的原因,逐渐从黄河流域向西南迁徙。长期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及实际生活体验,结合汉族风水理论,苗人产生了一种有关村镇居住环境的基址选择及规划设计独有的风水。
苗寨建筑规划在地形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它是在地形起伏的左右次峰上选择村镇寨子地址(主要为战争到来时候的拥有防御能力),即寨址后面有主峰(来龙山),寨址建在左右次峰上(称为青龙,白虎);前面有弯曲的水流;水的对面还有一个对景山(案山);轴线方向是坐北朝南,轴线上一般都有清幽流畅的小溪,供苗族饮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背山面水基址的基本格局。我们眼前所见到的一座座山寨,仔细观察,每一个村寨都是处于上述的规划结构上。
不难理解,在具备这样选址条件的自然环境和这种寨址坡顶上,其视角为全向性的空间,在坡中,人们既可以俯视,又可以仰视。这样的寨子基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用之于防御。并且背山可以屏挡冬日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日南来凉风;朝阳可以争取良好日照;近水可以取得方便的灌溉用水,清幽小溪用于生活,缓坡上村镇寨址避免淹涝之灾;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调整小气候。而座座梯田环绕村寨,从山顶绵延到山沟,形成了天然的粮仓。可以这样说,是贵州这个苗岭地方特有的地形地貌,被苗族人充分的利用发掘出来,才形成了现在苗寨的建筑特色。
苗岭的天气应证了贵州“天无三分晴”的特色。刚刚出都匀不久,就来了一阵暴雨,下了没有半小时,天气又晴朗起来。车行走在苗岭的高速公路上,路下的山寨此起披伏,天空的云朵如同脱缰的野马在奔腾,碧绿的梯田重重叠叠,看样子,这二季稻秧刚插下去不久。偶尔公路转角处,前方山谷底下的瀑布激流飞旋,如同白色的帘布悬挂在青山中,蔚为壮观。本来,从都匀到丹寨只有60-70公路左右,也就是在导游在说故事说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就来到了丹寨县万达丹寨小镇。
丹寨县不是寨子,它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过去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旅行目的地,而是一个以苗族为主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县,可以说,对于我们这些外地人,过去闻所未闻。但是这里也有很多自然的风景,比如,有很多瀑布,如飞水岩瀑布、还有风景优美的排调河,有苗族的芦笙莽筒阵,有天然的直径60平方米的“天镜”,还有神奇的溶洞--五彩“金瓜洞”,还有天然石拱桥宛若一副巧夺天工的巨作,横挂于山崖之上。可惜,我们的行程没有时间去欣赏,而是专门去欣赏位于丹寨县城东边万达集团修建的现代小镇。
丹寨万达小镇,它占地面积约400亩,依山傍水、古色古香的民族建筑与周围的青山绿水,交辉相映、美不胜收。是王健林在贵州旅游扶贫的得意之作。小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侗族文化为内核,融商业、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它涵盖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最大的水车、3000米环湖慢跑道、千亩花田、四大苗侗文化主题广场、鸟笼邮局、精品客栈、街坊、酒坊、米店、会馆和酒吧、影院等众多文化旅游功能。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教”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综合体。前后花了三年的时间建成,今年的七月才开放,现在已经成了黔东南明星旅游点了。
它将丹寨县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引入小镇,包括石桥古法造纸、国春苗族银饰、苗族锦鸡舞、苗族蜡染、芒筒芦笙祭祀乐等。
此外,三大斗艺场馆(斗牛、斗鸡、斗鸟)、特色民族餐饮(卡拉斗鸡肉、苗王鱼、牛羊瘪、韭菜一汤等)、三座非遗小院(造纸小院、蜡染小院、鸟笼主题民宿小院等)、民族文化特色业态(苗族银饰、苗服苗饰、苗医苗药等)在小镇设计之时,就规划好列入各类建筑之内。优秀的规划设计,让小镇增加了浓郁的民族特色风情。
丹寨小镇出色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使得丹寨万达小镇项目夺得第54届美国PCBC(太平洋国际建筑协会)金块奖(Gold
Nuggst Awards)“最佳国际商业项目类大奖”。看现状样子,是名副其实的。
近几年,各地兴起建设旅游小镇的风潮,许多地方打着旅游的旗号,实则是房地产化,丹寨万达小镇的建设,算的上是王健林的业界良心,实现了山水风光与民族风情的完美结合。从目前来看,还是投入多,回收少。也有人说,王老板已经收回了投入,因为,房子一旦盖好,卖或出租后,这里面各色建筑内的商业运作,就不是他的事情了。但我看,不是这么回事情。
我们的客车停在镇北东边巨大的停车场,从这里下车,向南几步后,再转向西边缓步游走,边看边欣赏这美丽的民族特色建筑。首先迎面就是锦鸡广场,巨大的侗皮鼓,烘托着牌楼一样的阙楼建筑,地面铺装纹样提取自锦鸡旗上的纹路和元素,周边的皮鼓及阙楼上都描画有锦鸡图案。然后,顺着S形的街道,一路向西游走下去。依次经过苗年广场、尤公广场、到达最后的鼓楼广场。前述的各色建筑就依次被交替安放在这四个广场中,让人们感觉不到视觉疲劳,相反,只让我们看的眼花缭乱。因为,在这里,色彩是多样的,民族文化的图腾符合也是多样的,再加上各个建筑内部的商品和服务也各有特色,环绕这些特色建筑外面的绿化,民族标识在依次变幻,怎么能不让我们看的眼花缭乱呢?
锦鸡广场在设计时充分展现了锦鸡舞的柔美特色、并在其中融合了苗族银饰、苗族服饰等元素。苗年广场的设计融合了苗族蜡染、牛像图腾等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农历冬月,苗族举行芦笙跳月、斗牛赛马等活动庆祝新年的场景。尤公广场出自于苗族祭尤节,是把丹寨县腊尧、杨颂等古村落的传统节日拓展开来,移植到这里。在设计时融入了祭祀时的祭牛、斗鸟、跳铜鼓舞等元素,展现丹寨苗族在重大节日中最原汁原味的风俗活动。在鼓楼广场的中间,耸立着巨大的侗族鼓楼,旁边有阵列状的图腾柱的排布,营造出了民族风情感十足的空间秩序。环绕这雄伟的侗族鼓楼,在其两侧,依次建有的斗鸡场、斗牛场、鸟笼主题小院,它为更进一步展现丹寨苗族休闲娱乐活动,同时也为游客们提供了体验空间。
我一边仔细地欣赏这些特色的建筑,一边随手照了起来。而妻子却就喜欢钻那些苗银,蜡染一类的建筑,看里面的商品去了,这可能就是男女的兴趣不同,我就站在长街上边看边等她出来。到是在那丹寨邮局和丹寨游客中心,我是钻进去好长时间就不愿意出来,而她却不感兴趣。至于儿子,媳妇,孙子他们一家三个人,早就与我们老两口走分散了,不知道他们看什么趣处去了。好在小镇就这么大,不怕走失散,只要在吃饭的时候集合就可以了。
在丹寨游客中心,我发现里面的设施非常精美豪华,不输于苏州任何一个景点,我在里面欣赏起关于丹寨的文化介绍。而在丹寨邮局,仔细的欣赏起关于贵州,关于丹寨,关于苗族,侗族的各色邮品,然后买了一些明信片,请里面穿着苗族服装,带着苗族银饰的中年女人,盖起了丹寨邮局的邮戳。我要把它们带回来,分给亲友们,让他们也分享我的快乐。
一边走着,一边与老婆看着这里的风光,给她介绍关于银器,蜡染的知识。天上飘了雨点起来,老婆慌忙打伞。我说,现在不会下大雨了,大雨都在路上给下完了。果然,毛毛几点雨点后,又没有了雨,有的依然是浓云在天空翻滚。就是这样不紧不慢地游走,竟然也花去了快2个小时,而小镇外围的什么花海,水车,我们都没有去,因为导游规定的集合时间到了,我们应该在这吃中饭,吃饭后还得赶路呢。
中饭就是在丹寨侗噶老饭店就餐的。那侗嘎佬饭店,位于鼓楼广场旁。是一家装修古朴典雅的饭店,它有楼上楼下的场地,更有小舞台,可以边吃边欣赏侗族民族歌舞表演。看样子,楼上都是包厢,我们团队自然在楼下入座。
由于我们是团队伙食,自然饭菜质量不如身边的散客自己安排的。看这家饭店的菜肴照片,还是很有特色的。最为让我高兴的是,是在我们吃饭进行到中间的时候,侗族小伙子和姑娘们所呈现给我们的热情表演。我们在台下吃饭,人家在台上一丝不苟地演唱和表演。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小伙子,既把芦笙吹得纯熟,又能演唱得歌声嘹亮。遗憾的是那个小伙子所演唱的侗族歌曲,内容我听不明白,可是,那音域的宽广,曲调的悠扬,音律的起伏跌宕,演唱的功力都似乎不输于在贵阳大剧院的专业演员。我想,要是有字幕就好了,那一定会激起更大的共鸣。
吃饭后,时间已经快一点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丹寨小镇,继续踏上前进的道路,向今天晚上的目的地镇远前进。当出了小镇,远远望去那丹寨外的山顶上,看见高大的山顶上的鸟笼雕塑时,我想,这可能是全中国最大的鸟笼了吧。
再见,丹寨县,再见,丹寨万达小镇!也许,我还会再来慢慢地游览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