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体育/竞技 |
分类: 我为球狂 |
阿联开始入戏
文/南开浪子
雄鹿主场擒牛,主角还是老大里德,他在胶着时刻的一串得分,看似毫无道理,却很有打击力度,并直接送给对手一个三连败。可在小K教练眼里,最令他欣喜的应该是阿联,16分8个篮板,被他寄予厚望的小易已然开始入戏。
阿联是个优缺点同样明显的球员,有弹跳有准星,没块头没对抗。可在雄鹿这样一支依仗外线的球队里,阿联完全可以扬长避短,不必窝在内线和那些肌肉男撕扯,拉出来用精准的中远投就能杀敌于无形。想必自打阿联踏上密尔沃基的那一刻起,小K教练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把“无毛大侠”摁在了板凳上。可现实是残酷的,在前两场比赛中,阿联非但没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却屡屡用失误和犯规令小K抓耳挠腮。说白了,不是阿联没实力,是还没找到准确的定位,也就是还没入戏。
事实证明,小K说阿联聪明绝不是外交辞令。仅仅用了两场比赛,阿联就熟悉了NBA的生存法则,那就是永远不要硬碰硬,规避劣势发挥优势才是王道。此番主场对公牛,尽管阿联在前两节比赛表现惨淡,可他有意识地漂在外围,不去内线和大本拼块头,而且“犯规门”噩梦也没有重现。阿联真正出彩是在关键的第三节,公牛全队状态低迷,咣咣的打铁声让雄鹿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此时阿联勇敢地站了出来,连续三次在三分线内中投得手,助雄鹿扳平并反超比分。
除了犯规、得分和篮板,阿联在控制失误和防守方面也可圈可点。阿联的数据簿上有三次失误,按理说也算少,可那都发生在比赛开始阶段,当阿联逐渐进入状态,自信心开始释放,此后竟然一次失误都没有。都说阿联进攻强于防守,可在阿联的积极防守不断干扰下,公牛大将罗尔·邓成了最郁闷之人,仅仅得到了可怜的8分。
当然,阿联出彩,却难言完美。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位置感不强,有时候跑位与队友重叠,有时候抢篮板卡位不合理,甚至外线要球直接被诺奇奥尼抢断成就了对方打三分。可不要忘了,这仅仅是一个新秀的第三场比赛,要求阿联完美无瑕不太厚道。不是主角不要紧,有不足也无伤大雅,最为关键的是,阿联开始入戏了。
火箭还是姚麦的球队
文/南开浪子
阿氏火箭首秀,表现难说养眼。肖恩·巴蒂尔终场前2.5秒的绝杀的确很提气,可联系到火箭一头一尾的惊魂表现和整场比赛对新战术理念的执行程度,阿德尔曼及其麾下弟子要想在新赛季走得更远,需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至少从这场比赛来看,普林斯顿打法尚未展现威力,阿氏火箭不过是新瓶装老酒,火箭还是那支姚麦说了算的球队。
在几场季前赛中,火箭是典型的快热性球队,往往在第一节就能打得对手找不着北,而且姚明在高位得心应手,普林斯顿运转流畅,让火箭球迷对新赛季充满了期待。可季前赛终归不是常规赛,火箭球员对新教练新理念的接受程度到底几何,一切都还是未知数。果不其然,火箭在第一场比赛中就露出了马脚,面对内忧外患的湖人,火箭仅仅以两分的微弱优势涉险过关。
不知是不是阿德尔曼故弄玄虚,火箭从一开场就把普林斯顿抛到了九霄云外,姚明还是习惯性地跑到低位,普林斯顿失去了弧顶地带的桥头堡;麦迪则还是一如既往地把球牢牢粘在手里,没有团队作战的概念,眼里没有队友,只有篮筐,不懂得配合,就知道单干。阿氏火箭选择了范氏老路,当姚明更多的是在低位和对手硬抗,当麦迪还是习惯性自由散漫,这样的火箭其实和上个赛季没有任何区别,角色球员是谁并不重要,因为,老火箭本来就是姚麦当家。
既想彻底抛弃固有战术,对新体系又不甚熟稔,正是这种在不同战术理念间的左右摇摆,造成了火箭开局极其被动,看不到无球跑动、空切、反跑的影子,球的运转很不流畅,控卫运球过半场后,球不自觉地就会落入姚麦手中,让姚麦靠个人能力解决问题。而开场后的姚麦偏偏没有手感,火箭前六投全失且一度让湖人占据压倒性优势,也就不难理解了。
整场比赛中也出现过那么几次经典的普林斯顿配合,尤以姚明高位助攻麦迪扣篮那次最为精彩。可当这样的配合成为灵光乍现,还能称为普林斯顿的专利吗?范甘迪治下的姚麦就没有这样的配合了吗?一句话,普林斯顿生如夏花,但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阿氏火箭脚下的路还长。
姚明25分,麦迪30分,而整个火箭才得了95分,仅从这一组数字中也不难看出,火箭开门红,但不是阿德尔曼的胜利,不是普林斯顿的胜利。胜利属于巴蒂尔,更属于姚麦,阿德尔曼宏伟蓝图中那支遍地开花的火箭模型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