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海海岸行No.16 ——正明寺村,靠海吃海走上富裕路

(2006-12-06 12:25:34)
分类: 大连和风
黄海海岸行No.16 <wbr>——正明寺村,靠海吃海走上富裕路

(浏览新正明寺全景,请点击看全图)

    正明寺村原先有个正明寺庙,始建于唐代。据传寺名由唐王李世民题写。清乾隆8年又被智远和尚重修,改名曰:“龙王庙”。修后不久失火烧毁,几年后又修于乾隆13年改名“回泉寺”,后因故于清末光绪2年恢复原名正明寺,法名曰“正明禅寺”。虽然正明寺已经荡然无存,但正明寺村名的由来,却与正明寺不无关系。

 

正明寺村南面是大海,北面是丘陵——太山。在太山南侧,一座崭新的正明寺正背山靠海地建设中,然而只是悄悄地进行。我能感觉到这些建筑绝不会得到政府用地的批复的,然而它的事实是存在的。在公路上可以远远看见庞大的寺院建筑群和后山茂密的森林植被。步入正在扫尾工程的新正明寺,并不太大的庙宇建筑在东部沿海一带算是大的了。墙上镶嵌着黑色大理石功德碑,铭记着捐献者们的名字和款项。这里也不乏以单位名义的,多数为个人行为,最多为88888元,最少50-100元。从寺里出来,我感觉出人们对信仰的渴望与需求,超过了目前的希望工程、扶贫帮困等。这也得益于这个村子的实力和远近父老乡亲的解囊。

 

走进正明寺村,使人感觉到无论自然风光、村民经济还是文化,到处都会使人觉着她生机勃勃活力四射;这是一个见了就会让人振奋的村子。

 

自然——近9平方公里的正明寺村位于大连开发区东部沿海常江澳北岸,风光旖旎、奇石林立、山青水秀、海产丰富。

 

经济——近几年的务实拼搏,这里已是经济发展迅速,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靠海吃海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文化——活跃在村里的女子龙舞队,舞出正明寺人的风采,舞进京城,名扬四方。

 

沿着正明寺村海边往东,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城山头,南面与金石滩国家度假区隔海相望陆路相连,北距长海群岛仅40余分钟的船程。花7元钱车票乘正明寺至大连的长途客运,经大李家、开发区、泉水站,每日两班,证明着这里与镇、与区、与市紧密相连。自己开车去这里30公里,相对城市人丁稀少,也算是东部的天涯海角了吧,是个静心清心的好去处。

 

从正明寺村的海边沙滩放眼望去,蔚蓝色的海面上,渔舟点点,浮筏片片,村民们正忙碌于海上生产作业。这个小村子以海湾扇贝、牡蛎、海带、裙带菜为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同时从事育苗、水产品加工等,依靠水产业支撑起村子的半壁江山,为村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如今的正明寺村,集体富了,村民的人均收入多了。正明寺村靠的是发“海”财。

 

远远可望见的一排排联体别墅式村民住宅,红色的屋顶与蓝天、金黄色的玉米秸形成“三原色”的强烈对比。渔港内成片的桅杆上满目红旗随风飘飘,汽笛声马达声喧嚣嘈杂一派热闹;村里各渔业加工点繁忙的人们,无暇欣赏他们身边的美丽海景。尽管他们有着宽阔的海域,沿岸的奇石和自然的黄沙滩。脱贫和致富才是最迫切的,他们实现了。在2004和2005年,村级可支配财力就分别达到六百多万元,人均收入分别为6900元和8000元。

 

正明寺村现拥有海珍品育苗、海产养殖、捕捞、海藻加工、冷冻加工、修造船、制绳、纸箱、采石加工、建筑、农场、科技开发、合资、独资等多家企业。正明寺水产养殖业从育苗、养殖、加工到冷藏配套成龙,具有相当生产能力;修船规模和能力也能在大连市排上名次,拥有众多的客户,并多次承修外轮。

 

正明寺村女子荷花龙舞龙队进京,获得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举办的全国“国安杯”大奖赛金奖;获得中国民协首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在天安门广场进行迎澳门回归表演……。与经济相比,这里的文化一点也不逊色。

 

今年新修的大李家至石槽段滨海公路,全长15.1公里,路面宽10,临海路段占路线的80%,如果安装上路灯和其他旅游附属设施,和马桥子南部的白石湾海滨路没什么两样。因为路线设计坚持的是“亲海”和“以海为临”的定线原则。沿着这条滨海公路,首先感到的是具有旅游观光、产业经济、港口运输等多个特点的新型公路,它必将成为一条开发区东北部的海滨黄金旅游路,这当然也是一条正明寺人通向富裕的正明之路。

 

那天归来时,想到能否在村子里搞个写生基地,将来有机会去那里住上一段时间,或是带领学生们去写生;趁现在的房价还不是很高,估计大规模的开发也不能波及这么快,但这究竟需要多少钱,还是个未知数。走到哪就想到哪就写到哪,真是胡言乱语。


黄海海岸行No.16 <wbr>——正明寺村,靠海吃海走上富裕路
    村民自建自住的连排别墅。

黄海海岸行No.16 <wbr>——正明寺村,靠海吃海走上富裕路

    海边,一个天然的浴场,不过现在还是渔场。

黄海海岸行No.16 <wbr>——正明寺村,靠海吃海走上富裕路
    赶集的村民已进入汽车时代。


黄海海岸行No.16 <wbr>——正明寺村,靠海吃海走上富裕路
    集镇吸引了远近的农民。


黄海海岸行No.16 <wbr>——正明寺村,靠海吃海走上富裕路
    海边。


黄海海岸行No.16 <wbr>——正明寺村,靠海吃海走上富裕路

平静的海水。

黄海海岸行No.16 <wbr>——正明寺村,靠海吃海走上富裕路
    太湖石,不用到无锡和苏州,这里的海边天然生成。

黄海海岸行No.16 <wbr>——正明寺村,靠海吃海走上富裕路
    沙滩。


黄海海岸行No.16 <wbr>——正明寺村,靠海吃海走上富裕路这样的沙滩在大连并不多见。


更多黄海海岸行请点击浏览下列网址:

黄海海岸行No.19 ——回望,古老而崭新的海岸(完)

黄海海岸行No.18 ——太山村,稳若泰山岁岁年年

黄海海岸行No.19 ——回望,古老而崭新的海岸(完)

黄海海岸行No.18 ——太山村,稳若泰山岁岁年年

黄海海岸行No.17 ——城山头,讲述天地造化之神奇故事

黄海海岸行No.16 ——正明寺村,靠海吃海走上富裕正明路

黄海海岸行No.15 ——石槽村,可以写生的好地方
黄海海岸行No.14 ——庙上村,感恩于自然地貌

黄海海岸行No.13 ——靠山住别墅,面海赏美景

黄海海岸行No.12 ——煤窑村,大连新海岸的好望角

黄海海岸行No.11 ——大地村,展翅高飞看鹏首

黄海海岸行No.10 ——“孤岛”南岭子,把自然与村落献给港口

黄海海岸行No.9 ——鲇鱼湾,30年河东30年河西

黄海海岸行No.8 ——大孤山,一个渔村一片工地

黄海海岸行No.7 ——北良港,东北粮食运输的枢纽

黄海海岸行No.6 ——红星渔村,告别将军石走向新生活

黄海海岸行No.5 ——西海屯,都市渔村的原生态

黄海海岸行No.4 ——白石湾,山南海北的美丽

黄海海岸行No.3 ——跨海铁路,早晚成为过去时态

黄海海岸行No.2 ——日清制油,从刘家村的大滩屯迁到北良港

黄海海岸行No.1 ——银帆广场,进入大连开发区的门户景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