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朝花夕拾 |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1999年2014年二次改扩建,是国内最大的一处志愿军烈士墓园。园内苍松翠柏,气氛庄严肃穆。
烈士陵园位于沈阳清昭陵东北,地势居高临下,拾级而上,迎面矗立着一座23米高花岗岩砌成的四棱锥形纪念碑。碑体正面是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碑的顶部是中朝两国国旗,旗下是手握冲锋枪的志愿军战士铜像。碑的底部有铜铸的花环,花环的两侧刻有1950-1953年字,这是志愿军赴朝参战和美国被迫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议的时间。碑体的背面刻有471字祭文,祭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在纪念碑前方两侧是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的战斗场面的群雕。
纪念碑后松林中安葬着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第及各级英雄模范的志愿军烈士123位。其中有3位军级干部、10位师级干部,以及团级干部和战斗英雄、模范、功臣。园内栽植松柏等树木4000余株。
1999年陵园改扩建工程启动,建设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中陈列的烈士遗物有:邱少云烈士生前用过的冲锋枪;孙占元烈士生前用过的轻机枪;杨根思烈士生前作为毛主席的客人,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的请柬;蔡正国等烈士生前荣获的朝鲜一级国旗勋章;蔡正国副军长牺牲时的弹洞血衣,红军长征10周年纪念章;吴国璋、饶惠谭等烈士生前的用品等遗物;郭沫若讴歌黄继光、邱少云烈士的诗词手迹等。
2013年,中国与韩国达成了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还中国的协议。回国安葬地定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2014年3月27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闭园,为了让“回家的烈士们”身后有一个“安宁之所”,沈阳加紧做着方方面面的工作,扩陵园、修广场、建英名墙、扩大纪念馆。为了迎接志愿军遗骸回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修建抗美援朝烈士纪念广场。现在陵园烈士纪念碑中轴线以北160米处,建设了直径约60米、深3.6米的下沉式建筑风格纪念广场,广场上修建镌刻着约21万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姓名的“英名墙”。其主题雕塑造型取自喜马拉雅山,寓意英雄如山。山上的白鸽浮雕,像是信鸽,象征着对回归家园的祈盼,也是和平鸽,象征对和平的祈盼。另外,修建可安葬900位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设施,从2014年到2019年,韩方已向中方连续六年移交共599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均安葬于此。
Ps. 小时候,每年清明期间,学校会组织来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扫墓。在我幼小的心灵播种下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种子……,最近几年,我会自己安排时间为英雄扫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