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普渡寺》

(2012-09-26 09:50:24)
标签:

何三坡

诗歌普渡寺

文化

诗歌上了《读者》杂志,意味着诗歌终于被读者盯上了么?这多少让人窘迫,仿佛小偷被人捉住,所幸抓贼的大卫也好不到哪儿去,所谓贼喊捉贼,笑骂而已,瞬间就踏实了。刚起床,路过普渡寺,风过竹林,阳光万万丈,跟两年前景致全然不同。重读一遍,像是一个陌生人写下的句子。这个陌生人去了哪里?那一夜发生了什么?已是一个谜。好在诗歌还在,与你分享它。

 

《过普渡寺》

 

何三坡

 

 

  月下的琉璃瓦。被风吹散的琉璃瓦。清凉的月光的响声。

  众生被废弃在白昼里。

  一块石头在说出寒冷。 万物被蒙羞。

  

 

大卫点评:

 

三行诗,每行皆有一个“被”字,诗人或许想说,人生就是被动语态——不管人或佛,事或物。第一节纯写实,月光清凉,风吹琉璃瓦的时候,琉璃瓦发出声响,月光也发出了声响,月光甚至是琉璃瓦变软时的模样,或者说琉璃瓦一变软,就成了月光,仿佛一个人,坚硬的时候是琉璃瓦,柔软的时候是月光。我们每个人,其实心中既有琉璃瓦也有月光。

“众生被废弃在白昼里”,这句是说,白昼让人忙碌得失去了自我,甚至让人失去了感知的能力,人变麻木了,本来最没感知能力的石头却在替我们感知寒冷。在一块石头面前,我们应该反思还是羞愧?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如果在尘世中失去了自我,连寒冷都要靠一块石头说出,我们真是连一块石头都不如,若果如此,那真是“万物被蒙羞”了。

此诗形制短小,每句皆平易、简白,不动声色,仿若素描,连读,却又有如木刻,力透纸背,显示出诗人高超的驾驭语言的功力与技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徒然草
后一篇:徒然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