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电影王/文
一刷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说,电影比《私人订制》和《非诚勿扰2》好,比《非诚勿扰》差,当然更不提冯导以前的电影。
但想知道真实的官场到底怎么样,于是约了一个公务员同学二刷。
该同学参加聚会的次数不多,主要是同学里公务员就他一个,每谈到公务员话题总是羡慕他们工作轻松收入有保障,还有隐性收入灰色空间,他每次都是辩解,我们又不太相信,一来二往他有些意兴阑珊,参加聚会的次数也少了。不过我经常请他看电影,又很少问他官场的事,所以关系维持得还可以。
约他刷李雪莲他开始婉拒,后来架不住叔一张嘴,刷完后又请他下了馆子。几杯酒下肚,他主动问我想不想知道他为什么不想看,我贫了句:怕现形呗。他停了停,说:我就是不想听人说官场现形记。我楞了下,然后心中莫名有点兴奋,MD,终于要听这小子讲到官场了(我估摸着我当时眼睛都亮了,码字的谁不爱听故事,尤其是传说中的官场故事)。
——————————————————————————————————————————
分割线,以下主要为同学的观影感受,可能他说给叔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叔突然觉得对电影和公务员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电影的由头很荒诞,女主角李雪莲为了房子跟丈夫假离婚,结果丈夫假戏真做跟别的女人跑了,李雪莲于是拎着腊肉香油跑去找法官主持公道,她的诉求非常奇葩,先判离婚是假的,再复婚,再真离婚。
二刷下来叔依然觉得这个由头奇葩,啥年头了,法院还管这个?同学说你娃是在城市呆久了,农村里莫名的由头拿到法院和政府来说的事多了,所以他倒没觉得这个理由多荒诞,他只是觉得这个李雪莲是个典型的农村刁民,而范冰冰把这个农妇角色塑造得太清纯了,不象,农村里能想到离婚分房完了还到法院告还一路访到北京的女人,那眼睛里,可会来事,哪那么简单。本来叔想说这就扯到演技的问题了,不过为了听他讲,还是咽了回去,容后赘述。
无奈证据属实,法官宣判离婚为真,李雪莲从此走上上访之路。
这一次的上访之路叔一刷觉得有那么点官场现形的意味,尤其是那个在领导面前赔笑在李雪莲面前耍横的干部。
二刷特别是听了同学的观感后其实还蛮同情后来被免职的官员的。首先李雪莲不按我的意愿审理案子,就一定是收受了对方的贿赂,此逻辑就好象此前叔评《追凶者也》讲真的表达了更喜欢张译表演的意思,结果被社长粉丝大骂收了张译的黑心钱一样(天知道叔是烨色撩人第一波粉,而且没收到张译团队一分一厘钱),强盗得让人无语!然后就闹到法院院长,好么,法院不管,再闹到县里,再闹到市里,讲真,随便哪个官员见到你都觉得你是无理取闹,两夫妻协议好假离婚变成真离婚,这家务事,一不归官管,二来哪个官判得清,你说假离,前夫秦玉河还说真离,何况所有的证据都指向秦玉河说的是事实,你叫人如何给你申冤?
连带那个两面派的干部叔都理解了,同学说不要说官场,哪个圈子没有这样的两面派,两面派不是不能被批判,但不用给他烙上官场现形的烙印吧?叔一下无语。
再说深更半夜的,有人突然从你私宴结束的地方冒出来,你会怎么想?你会觉得她是个一般上访的农妇,一般上访的农妇可能连院长的面都没有见过?!
再说县长,这么应对拦路喊冤的上访群众,纯是为了搞笑,至少在我们这里是,没见过这么蠢的县长(叔注:刘震云的小说背景在河南,不知道河南的官场生态如何?)。
再到市长,信访局长也谈过了,副市长也谈过了,又摊上这么个法律之外的事,市长又怎么做。这不在他的份内事啊。吃瓜群众一面嫌弃政府管得太多,一面又把不该政府管的事非得要政府来做主。同学苦笑,反正政府怎么做都不是人,有问题,都是政府的。叔又一下无语。
不过,同学接着说,市上传下来的话执行变了味倒是,基于每一级的利益和每一级的理解不一致,选择性执行和执行错位倒确实是常见。所以从私心里,他支持各级巡视组(叔注:同学解释就是上一级派出工作人员到下级检查,其实这个叔能理解。同学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些巡视组并不象外面想的那样走过场,确实能发现一些执行走样和背后的问题。)
十年之后的第二次上访经历,同学谈到这段情绪略有点激动。好在他平时习惯了低声说话,否则叔真担心他声音成为焦点。在同学看来,李雪莲的十年非理性上访路(叔注:同学主要是说李雪莲背后的信访体系),对社会形态和生活形态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这部分基本没有力度,唯一的展现是秦玉河说他妻子常年抑郁,就快要成为第二个上访户,他快要成为第三个上访户了。
事实上,十年下来,这种访而得的心态在农村已经相当普遍,并且已经在向闹而得发展。同学说他到过一个乡镇,镇里干部和他诉苦,有一个非理性上访户,十年来镇政府为他花了30万。和李雪莲一样,法律已经判了他不对,他不服又到处上访。和电影里还一样的是,越级上访是大事,所以镇里自己拿了钱给他了事。结果他尝到甜头了,一没钱就闹事,到后来完全不做事了,没钱就找政府。每到人代会什么的,镇里还要派人好吃好喝的给他候着,就怕他上访。好了,现在镇里尝到苦果了,有一次一农民到别人渔塘里不知道干嘛(同学说咱们就说好听点别说偷鱼),反正被淹死了,结果死者家里也找到镇政府,要镇政府赔钱,理由是镇政府没治理渔塘……
叔听了又无语,这些故事以前真没听过,离叔的生活有点远了。同学说截访倒是真的,比电影里辛苦太多,没得休息,就在交通枢纽候着。叔小心翼翼说,这么多上访不得说明你们真的有很多问题啊。同学苦笑,这样的上访户,可以说99.99%都是无理取闹,真正有理的上访户,你跟他说得进理,真有问题给也该给人家解决,解决了他反而不会再访。象李雪莲一样的老上访户比李雪莲更可怕,因为他们不是觉得自己情感受了伤害,而是嫌自己得到的利益不够。
那第二任县长呢,那个庭长呢?同学说这就是冯小刚刻意迎合坊间对官场的猜测了,至少他所听人聊起过的县长,没有这么不靠谱到亲自上门让上访人签不上访承诺书的。同学说着怒了,这得什么智商啊,中国的县长真要这智商,这国家不得早就乱了啊?!还有那个庭长,白痴啊,不跟县长提那大头的要求,人家县长都问他了,到这份上还不懂得说啊,有这心思作大头的思想工作,没想过大头会反水啊,真白痴!(叔也有点疑惑,虽然小说是写的河南,但河南的官场生态真是这样么?)
同学还在接着喷,最后更搞笑,莫名其妙害了这么多人的李雪莲居然就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还永远是在春运的车站附近)开了一餐馆,就是说无理上访的人还终成善果罗?!还说李雪莲是为了流产的老二才这么不讲理,整了两小时,原来她还有个大儿子(话说叔一刷时还一度揣测秦玉河离婚是因为李雪莲不下蛋,因为从没见她提过她和秦玉河有孩子,假离婚成了真离婚,委屈不余不得首先想到自己的孩子要和自己过啊?和她感情最好的似乎是她的牛),这强行丰满人物的手段实在没法服人。
叔又无语了。
同学说,冯小刚其实就是在迎合百姓对官场的猜测,他其实是以俯视的角度来看待官场和百姓,所以这电影拍得让他很不喜欢。他说喜欢冯小刚早年的电影,那时候他真有人情和社会,如今毫宅毫车奢侈品加身的冯小刚,离百姓早就远了,他真正了解过市县镇的官场和农村么?显然他没有。从此以后,他不会再看冯小刚的任何电影了。
送别同学,回想同学说过的话,突然觉得有一个细节还细思极恐,李雪莲一度认定当官都向着秦玉河,想把他们都杀了,这两年兴起的那么多医闹那么多被砍被下跪的医生,甚至听说有专门的医闹公司,难道不是这样的强盗逻辑,如果这样的强盗逻辑渗透到各行各业,不敢往下想了。
—————————————————————————————
以上行文过了两小时后,叔又翻了翻原著想了想,猜测冯小刚这部黑色喜剧的核心应该是想要通过一件胡搅蛮缠的案子,被法官正确审判后,又被官场上的人治行为以及上下级的关系弄得面目全非,来讽刺上访体系。所以上访的理由越荒诞,才更能反衬一个特有的信仿体系中特定存在的荒诞,才能更折射出在一个历史阶段社会和人性的荒诞。但显然,冯小刚还没有这个实力。整个电影在原著的黑色幽默和他所擅长的京式贫嘴幽默之间没有达到平衡点,整体表达反而不伦不类。对比张艺谋14年前的《秋菊打官司》,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张艺谋可以被称作国师,而冯小刚只能被喊作小钢炮。
表演的部分,一众男演员撑起了这部戏的精彩。而范冰冰不得不被扣分啊。和男演员的直接对手戏基本都衬出了她的苍白,尤其和李宗翰的秦玉河那场对手戏,以前还没发现李宗翰演戏层次如此丰富,爆发力如此十足,对比下范冰冰没有层次和没有爆发力的表演完全象是从学校出来的新人。
再比如第二任市长到访李雪莲的群戏,张嘉译、于和伟、大鹏三人间张力十足,到范冰冰这里,顿觉气场弱了三分。
再再比如最后与赵立新的对手戏,赵立新还真让人觉出几分荒诞,镜头转到范冰冰,听她波澜不惊的说她流产的小儿子,荒诞感全无,只让我后来反复想起同学的话,这临门一脚想要强行丰满人物,实在让人觉得尴尬。
范冰冰最好的表演在《苹果》与《观音山》,其后在明星和范爷的路上越走越远,记得有一个范冰冰倚门(或者是倚着一架子)的镜头,那站姿,宛如刚拍完时尚大片。不可否认她的情商和直觉都非常好,也很努力,所以她赚的钱也越来越多。
——————————————————————————
方镜圆镜的意义,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宣传所说规则与人情、现实与荒诞等等效果都没达到,电影本身的黑色幽默感不够,因此圆镜和方镜的转换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如果一定要说有意义的话,可以说掩盖了范冰冰演技上的不足。她和牛说话的戏其实很有意义,可惜冯导都不敢给她近镜。到最后李雪莲听说秦玉河死了,冯导不得不给她近镜的时候,那十年的折腾、十年的精神支柱一朝丧可以翻滚出的诸般情绪本来应该是三峡大坝的开闸长江水以捍天之势渲泄出全片高潮,但竟然也就平平淡淡的过了。
——————————————————————————
最后,范伟的小品式表演有点画蛇添足。
————————————————————————————
最后的最后,给公务员同学看了本文,他说谢谢所有能看完他的话的朋友,他说不是要替公务员洗白,也不是说没有潜规则或者没有黑暗面,但哪个圈子没有这些呢。他说真不是每个公务员都有灰色空间和隐性收入,就算有也不是每个公务员都敢拿。他只是希望能多得到一份理解,而不是每次忙忙碌碌以后,听到别人说你们公务员真好啊,又轻松收入又有保障。他说很多基层公务员的收入真的不高,都在为生存和生活尽职尽业,努力奔波,他们也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
再次谢谢所有看完本文的朋友们。
————————————————————————————————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特别声明:未经本人允许,本文严禁其他媒体和自媒体转载刊发,一旦发现,必追究版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