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枪》颠覆谍战剧 看贫嘴张嘉译“砍头”生活

(2011-03-20 11:34:50)
标签:

借枪

张嘉译

罗海琼

颜丙燕

张子健

李乃文

娱乐

分类: 大话电视

《借枪》颠覆谍战剧 <wbr>看贫嘴张嘉译“砍头”生活
张嘉译在《借枪》中一脸窘相,以贫嘴“张大民”式的微酸乐观,演绎小人物的另类谍战生活。电视剧

有很多争议点,制作也精良,但反响和影响却不及预料,窃以为后期的宣传推广责无旁贷,可惜了。

 

云之东/文

 

6年前的一部《暗算》,让低调多时的谍战剧以迅雷不可阻挡之势杀回观众视线。在一个矛盾冲突空前复杂和激烈的特定年代,那些表里不一的特定人物之间的交锋,往往带来强烈的戏剧冲突和命运的大起大落,很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自然也就吸引越来越商业的制作人的目光。而尽管谍战剧的素质参差不齐,收视和效益却都还过得去,更让谍战剧一直走在春天里,最春天的时候据说是奥运会后,陆续开拍的谍战剧高达60余部,以致于当时专家纷纷质疑如此疯狂的投拍只会导致谍战剧市场走向穷途末路。结果2009年《潜伏》大受欢迎为谍战剧再下一城,故事里折射出的办公室政治更是全民热话,男主角孙红雷成为最有价有市的电视小生,女主角姚晨摇身一变成为时尚微博女王。2010年的《黎明之前》则把敌我双方斗勇斗智演绎到极致,八面玲珑魅力四射的吴秀波成为新一代的师奶杀手,谍战剧的春天,似乎还远没有结束。

 

主创篇:用荒诞颠覆厚重

电视剧《借枪》承袭了《潜伏》的创作班底,故事依然发生在天津,主人公依然是潜伏者孤军作战,女主角也还是要跟随男主人公历经凶险,乍一看是《潜伏》的姊妹,看进去才发现导演姜伟和他的团队这次玩得更有野心。

 

完全抛却谍战戏一贯的厚重之味,只是在布景上有凝练之感。暗战则变成明战,男主角的身份早早的半曝了光,最后成了天津公开膜拜的民族英雄。和日本军官中井的对决更是大胆将悬疑变成荒诞,电台记者如相声演员般在城楼现场直播中日谍战,两个人的你来我往隐约有《让子弹飞》中姜文和周润发对决之意,独缺个葛优般底细难分的第三者。

 

这样荒诞的尝试内地电视剧也不是没有先例,《我的团长我的团》就作了开荒牛,结果是毁誉参半。《借枪》这次放胆一博,效果估计也是见仁见智。当然姜伟和林黎胜比康洪雷和兰晓龙收敛了很多,《团长》的荒诞感几乎贯穿始终,演员的演绎也趋于夸张,在荒诞与夸张中把人性的善恶写到极致,可惜因为资金、审查等这样那样的原因,《团长》在临门一脚处停下了功夫,尾段草草收声,浪费了之前的发力,想要借荒诞凸显的力量最后近似于无疾而终。《借枪》荒诞的是男主角熊阔海和日本军官中井之间不可能实现的公开对决,这场对决中的两位当事人以及当事人的周边人物表现是正常的。于是在荒诞的背景下,男主角的选择更彰显出了悲情和力量。

 

不过对电视剧来说,荒诞总是难以把握的,《让子弹飞》的成功在于荒诞的节奏和幅度,放得够开,也收得够快。姜文本身是个才情横溢到肆无忌惮的人,他的风格是把身体里的激情通过各种空间释放出来,在《子弹》里,他鼓励所有的演员抢戏,结果大家都抢疯了,这疯狂的状态配上故事的荒诞,反而让整部电影力量十足。可贵的是,他也没有任由这戏无限抢下去,该结束的时候,都结束了,留下他一个人,给观众无限遐想。

 

但《借枪》毕竟是30集的电视剧,篇幅是越不过去的坎。观众可以看人物“疯”一集两集,但四集五集下来就审美疲劳了。所以主创加重了人物的内心戏,可惜也因此放慢了后半程的节奏,尤其最后两集,完全可以剪成一集,其结果是观看的情绪被拉得过长,反而影响了男主角的终极爆发所带来的震撼力度,也让剧集的荒诞感欠缺了更多的说服力度。全剧若能精简五集,《借枪》可以从好看过渡到经典。可惜了。姜伟其实是个善于把握节奏和细节的导演,看他过往的经典作品,《潜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靠近你,温暖我》都是节奏和细节相得益彰,尤其是《潜伏》,节奏不说了,快慢松紧刚刚好,细节更是让人看得欲罢不能。可能也因为《潜伏》的大获成功,让他对《借枪》有了更多突破的野心和想法,《借枪》的细节其实依旧做得令人回味,但在如何把握荒诞戏的节奏上,只能说不尽如人意吧。

 

另一个可惜的原因我以为是龙一原著对于改编的局限。以小说来看,龙一的《借枪》比他的《潜伏》写得要好,要丰富和完整很多,单看字数就整整多了七万字,可是在改编空间上,却少了很多。《潜伏》的人物关系构架很好,利于展开。但《借枪》已经把空间塞满了,熊阔海、裴艳玲、杨小菊在小说里碰撞得淋漓尽致,但在30集的电视里,三个人的对决始终有限,再考虑到审查等因素,可碰撞的空间就更小了。姜伟和林黎胜只能作大改,事实上几个主要角色的性格都作了不小的变化,否则电视剧里的戏剧冲突还要少。

 

《借枪》颠覆谍战剧 <wbr>看贫嘴张嘉译“砍头”生活
颜丙燕在剧中饰演的周书真,呈现出如她演艺生涯般在岁月沉淀后的静态之美。

 

叙事篇:用小人物的生存困境颠覆魅力男的暗战智斗

《借枪》没有扑朔迷离波澜诡谲的布局,没有危机四伏步步惊心的暗战,没有针尖麦芒高深莫测的言谈,没有不动声色运筹帷幄的城府,有的,是一个差钱的小市民,是一个没开过枪的情报组长,是一个动摇过刺杀念头的爱老婆男人,是一个生活在抗战年代的天津贫嘴张大民。

 

张嘉译饰演的男主角熊阔海一出场,数分分钱的生活窘态,很容易让人想起本山大叔在《不差钱》里说的:(人生)最痛苦的是人活着,钱没有了。还好他有着新社会天津市民张大民的心态和贫嘴,硬是让这逼仄的生活透出乱世的一点幸福来。

 

但人生总是没有最糟,只有更糟:组织出叛徒了,上级为掩护他牺牲了,唯一的亲弟弟在“砍头”行动中壮烈了,法国老板卷铺盖走人了,女儿嫣嫣因为没有一块钱上不了学了,梦想的巨额情报经费结果只是一张旧报纸?!

 

面对这个一个接一个的困境,该怎么办?对家人怎么交待,对朋友怎么交待,对组织怎么交待,又如何保全自己继续潜伏?

 

姜伟和林黎胜确实高明,用一个接一个的困境代替过往谍战剧中不可或缺的一次又一次的智斗,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当然如果你是美剧迷,可能对种困境式的叙事方式有似曾相识之感。是了,曾经在华语电视圈内大热到不能再热的美剧《越狱》,采取的就是困境式的叙事方式,并把这种叙事方式所独具张力和紧迫感发挥到了极致。

 

不同的是,越狱里的男主角一次又一次的被逼到绝境反而彰显出他种种优质的男性魅力,而熊阔海这种面临一次又一次失败挫折的左支右拙则让他走出过往谍战戏中男主角机关算尽八面玲珑魅力四射的脸谱式形象,他面对困境时的挣扎、痛苦、软弱与坚强、执着、信仰,无不让人感同身受,不自禁为他高兴,为他唏嘘,为他纠结,为他难过,让他被逼到绝境后的凤凰涅槃和致命一击凝炼了强大的说服力和强烈的感染力。信念,当他必须要面对基本生计的焦头烂额时,更显出平凡中的不平凡,更显出舍生取义的沧海本色。

 

从这一点讲,这部剧有一点当年看《士兵突击》的感觉,让我看到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逼仄的空间里,我们关于信念的哪怕是一点小小坚持,其实也是有意义的。

 

《借枪》颠覆谍战剧 <wbr>看贫嘴张嘉译“砍头”生活
型男驾到,面对时代的逼仄,以为躲得了的安德森只能和熊阔海一样,殊途同归。

 

角色篇:用人性的复杂多面颠覆人物的正邪划分

如果只是困境,故事未免单一和凝重,姜伟和林黎胜的高明还在于赋予了角色复杂多面的个性,让困境的简单因为不同角色的性格的不同面的推动而纷繁丰富起来。尤其是对我方的人物塑造,突破了一个单一的好字,更象是我们身边的张三李四王麻子,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恶俗的一面。

 

熊阔海:这部电视剧的灵魂,一个贫嘴张大民式的人物。我揣测姜伟之所以看中《借枪》,初衷是这个故事有别于过往,反映了谍报战线上大量的基层人物生活。钱之江、余则成、刘新杰这样不用为生计发愁的高级谍战人员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谍战工作者是熊阔海这样的普通人,甚至是失业者。而熊阔海费尽心机把“砍头”行动进行到底,除了家仇,还因为 “砍头”对象到了上海,会暴露余则成一类的高级谍战人员,某种程度上这对熊阔海来说,至少在最初是一个被动的选择。这是一个很新颖的角度。但纯粹讲述一个平凡人的谍战故事,可能会冲淡戏剧张力,那么,如果这个平凡人是个“张大民”式的小人物呢,他该如何完成他的潜伏人生,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和想象空间的故事,甚至带了些许穿越的色彩。这种穿越感既为故事增添了乐子,也让这个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人物更易被观众接受,产生更强烈的代入感。预测张嘉译必将凭熊阔海这个角色再上人气高峰,他赋予了熊阔海这个人物真实而鲜活的生命,尽管他很平凡,却不时的击中我们内心深处。

 

裴艳玲:她是个漂亮风骚贪财的小市民,也是个支持抗战崇拜英雄的烈女子。罗海琼的表演略微夸张,前期的夸张倒是刚好契合了故事需要的冷幽默色彩。后期的夸张就显得话剧感太重,和张嘉译不着痕迹的生活化演出没有产生化学效应,游离于剧情之外,也让后期本来荒诞的剧情再减一分说服力,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周书真:看这个电视剧,估计有男性观众要发出娶妻当娶周书真的感概,美丽且不说,又贤惠善解人意,还明大是大非,关键时刻更刚烈动人,得此妻,夫复何求。颜丙燕把书真的贤惠和刚烈演绎得非常到位,十分动人。

 

安德森和杨小菊:安德森是法租界巡捕,熊阔海的师弟。贪婪圆滑,但不失血性情义。杨小菊是国民党特务,满嘴大道理,满肚子花花肠子,但骨子里不失英雄气概。这两个角色,时而恼人,时而动人。这才是人性的常态。张子健和李乃文不仅演绎到位,还都把握住了人物性格中讨喜的一面,而且两位男演员都是型男,如果机会把握得好,可凭此剧迅速上位。

 

特别一提两个角色,个人很欣赏电视剧对他们的处理方式。于挺和龟井。前者直面了我方内部的矛盾和错误,也算是谍战戏中的创新了。后者继电影《南京!南京!》后,再度展现了一个日方中的反战者,但是龟井的处理比陆川的电影《南京!南京!》好,电影把作为个体的日本军人的反战情绪放大,到尾声更是失之做作和刻意,令人反感。《借枪》的处理就要可接受得多,也更令人信服。

 

《借枪》颠覆谍战剧 <wbr>看贫嘴张嘉译“砍头”生活
罗海琼可惜了,后期的演绎太琼瑶,反而削弱了角色的感染力。

 

台词篇:用冷幽默颠覆真深沉

《暗算》、《潜伏》、《黎明之前》在台词上都走深沉路线,恨不能一句台词让你研究半天,当然这三部戏的台词也确实做得很好。《借枪》另辟蹊跷,在冷幽默上做足功夫,即使杨小菊的大段文言文式的台词,也往往令人捧腹。节选我有印象部分,欢迎各位朋友增补:

 

1.“缓缓”,熊阔海的口头禅,身处困境的他,常这句话来安慰家人、朋友、组织和自己,每到缓得不能缓时,他常有惊人的举动,令人心敬,又令人心酸。

 

2.“好了,现在你可以用法语朗诵离骚了”,熊阔海在裴艳玲面前为了缓房租说法语充有钱人,在历尽艰辛终未拿到房租时,裴艳玲对熊阔海优雅的说出这句话,一时还在纠结熊阔海窘态的我不得不笑喷。这句充满古典文学色彩的赶人话有望成为今年的年度流行语。

 

3.“我就压根儿没去过什么武汉黄埔军校,那地儿凉快吗?您哪凉快哪呆着去。”面对看穿身份的杨小菊,熊阔海只有把糊涂装到底,但这糊涂装得好,装得能言善辩的杨小菊只能没辙离开。。

 

4.“人生苦短,思念很长,在我即将牺牲的前夜,你能不能……

能不能怎样?

留我过夜。”

杨小菊(男)与裴艳玲的对话。杨小菊在剧中有很多经典的段子,此为其一。

 

5.“这世上有三样东西,妇女理当注意,嗜酒、赌博、别人的丈夫。”又是杨小菊,他喜欢裴艳玲,敏锐的察觉出裴艳玲喜欢熊阔海,于是多次一本正经的劝导裴艳玲,他劝导的段子不算新,但配上他的一本正经,一腔正义,笑果就一路跌落。

 

6.“女人若是肯嫁给爱她的人,而不是嫁给她所爱的人,这世上的女人会快乐很多。”还是杨小菊在一本正经的劝说裴艳玲。

 

7.“说我贪赃枉法,可谓恨比岳飞,冤比窦娥啊。”杨小菊被举报用职务之便私挪组织经费后自言自语,一本正经的表情和语气继续让人笑喷。

 

8.“干了,此事不干,枉为男人。”熊阔海同意与杨小菊合作并直言会向裴艳玲美言,杨小菊爽快答应

 

9.“你不送我?没良心的。

我不送没良心的。”

杨小菊离开裴艳玲住处,两人临别对答。再次笑喷,裴艳玲面对杨小菊,同样妙语连珠。

 

10.“我知道,魔法钻进了你的心,但魔力却折磨着我的肠。”被裴艳玲冷漠拒绝,杨小菊诗性大作,第N次被他笑喷了。这大概是史上最有幽默感的特务了,至少应该让他小红一把,否则还真是有点没天理的感觉。

 

《借枪》颠覆谍战剧 <wbr>看贫嘴张嘉译“砍头”生活
杨小菊,在正邪之间制造无数冷笑话,此君要火。

 

严格的说,《借枪》不像是一部谍战剧,他更象是一个贫嘴的有点小聪明的小人物的成长史。在生活的左冲右撞中,他被动的逐步逼露出人性里最伟大的一面,并做出最震撼人心的选择。较之以往的地下工作者,他更贴近我们生活,他不是高大的英勇的深沉的绅士的一往无前的,他让我们嗅到自己和旁人的气息,他在戏里的喜怒哀乐,常常支配了我们的喜怒哀乐,他更让平凡的我们扫射到了我们的价值,这是《借枪》颠覆得最成功的地方。只是可惜了,可惜了后半程的拖沓,否则熊阔海会带给我们的感动,即使如此,他仍然会是今年电视圈最出彩的角色之一,《借枪》,也仍然是今年最出色的电视剧之一。

 

《借枪》颠覆谍战剧 <wbr>看贫嘴张嘉译“砍头”生活
尽管后半程拖沓,但熊阔海由小人物一步步逼成舍身英雄,依旧有足够的力量让人泪流满面!

 

腾讯娱乐专稿,转载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