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士兵突击》之许三多:好好活·有意义(二)

(2009-02-18 20:35:10)
标签:

士兵突击

许三多

云之东

娱乐

分类: 大话电视

云之东/文

《士兵突击》之许三多:好好活·有意义(二)

信念的力量

 

“修路有意义。”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也许,从进五班,许三多就一直在等待一个有意义的命令。

 

高城说,许三多做什么都象抓住救命稻草,此时此刻,他需要找到一根稻草。修路,就是他在五班的稻草。所以,当他从老马口中接到这个命令时,他的声音里,有小孩子找到心爱糖果的喜悦。

 

现在想来,写作能成为我的爱好,其实就源于它是我逆跑时的一根稻草。进入部队之前,我不是一个很爱写的人,逆跑的时候,因为文字可以释放我的孤独与痛苦,才激发出我对文字的热爱,并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许三多修路,本身是件很容易放弃的事。

 

第一修路很枯燥。每天捡石、碎石、铺路,机械到不能再机械的重复。虽然我们常常说单位——家,两点一线,可至少我们累了烦了厌了的时候,可以约三五知已喝酒玩牌聊天,或者到KTV、舞池宣泄。

 

第二修路很漫长。许三多修了多久,半年啊。这简直难以想象。在你人生最风华的二十岁月,有半年的时间,你每天所做的事,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捡石、碎石、铺路,你能想象这样的人生么?至少我不能,我做不到,当然我做不到的原因除了时间的漫长,还在于这事让我看不到前景。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是机会机会主义者,我们可以坚持,但必须给我们一个坚持的现实理由。这是许三多和我们的最大差别。可以想象,如果身在五班,特别是以二十一、二的年龄去到五班,我们绝大数人,会变成李梦、薛林和老魏。

 

第三修路很寂寞。当然对许三多来说这不是个问题,修路让他觉得充实,不修路他才寂寞。但我们会,所以李梦和薛林对着许三多远远的背影大喊:“白痴!二百五!”这实在是因为我们都寂寞,许三多的不寂寞,更映衬出了我们的寂寞,于是李梦和薛林愤怒了。其实有时候,我们知道自己在混日子,但我们只愿长醉不愿醒,有一天突如其来的一个人打乱了我们混日子的节奏,让我们不得不从麻木中醒过来,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感谢,而是愤怒。要到很久以后,我们才明白这个人的意义。所以老马在退伍前会特别去找许三多,因为许三多让他醒过来。

 

这就是许三多的优点,他的坚持很干净,很纯粹,他不是为了前途,也不是为了名利去坚持,他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内心的操守,为了自己的好好活有意义去坚持。这就是信念的力量。感谢许三多,让我们看到信念的力量,让我们相信内心的某个角落还有信念存在,让我们知道还有很多路需要我们一直去修。

 

天上地下,中间有个自己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哦不,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嘿,别害怕,偶只是用脑过度但没脑残。冒似上一章说教太厉害,所以这会开个玩笑放松放松,放松完了?OK,咱们接着说教。

 

直升飞机发现了许三多的路,报告了团部,何洪涛来到五班,李梦把这条路上升到了一个高度,为给老马补偿,何洪涛再次来到五班,并带来张干事,李梦要和许三多换岗,老马说出这条路是许三多一己之力,张干事看见岗哨上的许三多,才情爆发,一幅速写,在军报上得了奖,引起团长注意,张干事趁机夸自己也夸许三多,几近完美的迎合了团长当年没能修成这条路的心结。OK,在这一连串的偶然与必然后,“离开五班到七连”,一个大馅饼就这样掉在了许三多面前。

 

生活总是一环扣一环,说不清哪环重要,哪环不重要。我时常觉得,人生是会有很多条路,每一次岔路口的选择,都会带给你不一样的风景。比方说我和《士兵突击》的相遇,如果不是有这么多年部队起起伏伏的经历,如果不是有和许三多相似的一根筋性格,如果不是因为一直对电影电视比较关注,我一定不会如此着迷,也一定不会生出如此多的感悟。

 

面对这张馅饼,许三多是有想法的。起初李梦和薛林让他说路是班长修的,他心里难过。他的难过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要把自己的成绩说成是他人的,这让他心里小小的不舒服。许三多再傻再拧巴,可那终究是他半年的心血,好比我花十几个小时写一篇文章,结果有人对我说给我发表但用他的名字,我一定不同意,何况许三多用的是半年时间;另一个是李梦他们都关心班长,却从来没人真正关心过他的感受。半年啊,这不是很短的时间啊,这半年,有谁问询过他修路时的喜怒哀乐?是的,他是呆点,可他也有自己的感情,他也有自己的心理关,他也需要被大家认同。

 

这后者才是许三多最大的难过,上天下地,中间有个自己,这一次,许三多无助的觉得,天上地下的中间,也只有他一个自己。

 

我以为,现代社会,单纯和天真的孩子走出社会,刚开始可能都会觉得,天上地下,中间只有一个自己。因为你的单纯和天真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不允许也不相信有这样的单纯和天真的。

 

我还记得许三多一个人睡在楼顶,他委屈而迷茫的对找到他的老马说:可他们现在干脆不跟我说话了——这孩子,真的想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他,许三多,你是好样的。

 

在确认得到这个馅饼后,许三多的反映,竟是不想走。

 

这符合他的个性。许三多是个依赖感很强的人,刚出社会的我们,多少都有依赖感,但对于此时的许三多,对于好不容易得到他人认可的许三多,这种依赖感就表现得更强烈。所以被按在桌子上的他哭着说:“我离开过家,我不愿意再离开家了。”

 

家,其实就是归宿感,我们一直在路上,不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寻找归宿么。

 

有谁愿意离开家呢,有谁愿意一次又一次的离开家呢,然而生命就是这样,我们总是在一次一次的离开中长大。如果命运由上帝主宰,我很想对他说,可不可以让我留在原点,可惜我们费尽心机,还是躲不过一场接一场的离别

 

独在异乡为异客

 

七连是什么地方,那是尖刀中的尖刀,王牌中的王牌,是今天你第一明天可能就是第二的地儿。

 

许三多到达七连,注定要经历人生第一个残酷的转变。

 

先看看七连连歌的歌词吧:

一声霹雳一把剑
一群猛虎钢七连
钢铁的意志钢铁汉
铁血为国保家园
  
杀声吓破敌人胆
百战百胜美名传
攻必克守必坚
踏敌尸骨唱凯旋

 

多好的歌词,凭这词,我们就可想见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锋号吹响,一群勇士如猛虎下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阵占地,所到之处皆已摧枯拉朽敌尸遍野,这样的画面,你想不热血沸腾都难,你想喊不出气势都难。

 

唯独许三多没有,我一直觉得不能怪他,一个在草原上与世隔绝修了半年路的兵,一个半年来没有正规军事训练只靠自己坚持踢正步的兵,一个从来都以卑微和低贱的姿态活着的兵,一个来到新环境忐忑不安心存胆怯的兵,他可能以一种巨人的姿态站立吗?

 

高城看人还是不如王团长,他要的是拼要的是争,但忽略了一些内在的品质,一直到他和许三多一起经历了两个人的连队,他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许三多其实很努力,他努力在军事上进步,他努力在气场上融入,但军事技能这玩意不可能一蹴而就,七连又处处是尖子,许三多心理自卑实在正常,再加之以高城带头,全连的人(史今除外)看他的视线都从他头上飘过,他怎能不成为一个心理侏儒,他怎能不缠着史今不放,至少,史今愿意和他说话,至少,史今认认真真教他。

 

所以,我看着许三多因为给史今留了鸡蛋和高城据理力争被高城大喊拉出去毙了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些难过,有些悲伤,有些无奈,还觉得他够勇敢,尽管这样做不对,可他是在全心全意的对一个人好,为了这个人,他甚至敢和高城争理。独在异乡为异客。如果你是异客,或许就更能理解许三多那卑微无助的心态,或许就更理解他不管对不对都拼命对史今好的心态。

 

远离了家乡、亲人和朋友,我们的内心前所未有的需要关怀,当然,我们都明白要做心理上的巨人,但那需要一个过程,不经历一些离别,不经历一些背叛,不经历一些伤害,我们就不知道坚强两个字究竟是怎么写的。

 

所以,如果有一个真正对自己好的人,我们一定抱着不放,而最初的时候,即使那个人对我们还不够真诚,还不够好,我们也会抱着不放,因为,我们都寂寞。

 

想起《甜蜜蜜》里张曼玉对黎明说:你来香港不是为了我,我来香港也不是为了你。是啊,我们都不是彼此的目的,可那又怎样呢,至少相拥的时候,我们真实的感受到温暖。于是,我们义无反顾的陷入,明知是火,也要以飞蛾的姿态,义无反顾的扑。或者,非要烧成灰烬,我们才能重生。

 

惊变

 

不知道从毛毛虫到蝴蝶,要经历怎样的蜕变,我是指如果他们能感知痛苦,那么毛毛虫的蜕变是不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呢?

 

许三多的蜕变,理应是痛苦的,但电视剧作了淡化的处理,把矛盾集中到了抡锤。得承认许三多真TMD幸福,为什么他可以遇到史今?

 

史今掌钎,许三多抡锤,我觉得结果不用多想,一定是史今受伤。我看这一场景的时候完全不知剧情,但如果史今不受伤,这戏就没法继续演,所以看得那叫提心吊胆,第一次希望自己猜错剧情,不是史今受伤,而是别的什么。不想发生的事总会发生,我没想到的是,史今掉转来会再次要许三多抡锤,他发了很大的火,他押上他的前程,他押上许百顺的龟儿子,他要许三多不再做心理上的侏儒,不再是心理上的废人。

 

许三多泪如泉涌,此刻他想的什么,班长的好,他对老爹的承诺,和他潜意识里巨大的改变现状的渴望?我觉得这些想法,都表现在许三多的眼神和动作里了,那一刻,他抡下去的,不是锤,而是他二十年的懦弱,是他告别懦弱的决心,那一刻他有没有在心里对自己吼上一句:“爹,班长,我要做一个强人!”

 

我觉得这一段王宝强演得很好,不仅仅是这一段,整部戏下来,王宝强都非常出彩,在这么多专业出身的演员中,他的本色演出不仅没有被淡化,反而相得益彰,散发出特别的可信力。如果不是王宝强,许三多这个角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我心中,要大打折扣。

 

所以我非常不欣赏上海电视节不给王宝强提名还拿他炒作的做法。老实说我觉得提不提名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每个电视节有每个电视节的标准,几个评委就能代表广大观众了么?我敢说,上年上海电视节的最佳电视剧是谁,保证没几人记得。关键是上海电视节不给人提名也就算了,偏偏还要拿王宝强和《士兵突击》说事,想借此提高电视节的关注度,这就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径。算来上海电视电影节历来不缺这种恶心的炒作,记得去年的上海电影节是拿上海老太骂章子怡不爱国进行炒作,事后证明这是条假新闻。难怪上海电视电影节办了多年还是星光黯淡不见起色,凭这种低劣的炒作,就可见的组委会的水平有多高,能办得好那才是叫人诧异的事。

 

抡锤之后,许三多和班长有一段对话,非常温暖,班长让三多睡不着就数羊,三多想数坦克车;班长后来对三多说:“你现在能为别人着想了”,三多说:“你不是别人”。感觉很好,兄弟情,战友情,朋友情,淡淡在二人之间流淌,让周遭的一切都变得简单和明亮起来。

 

我有看过评论说这种战友情是同志情,非常不喜欢。我不反对同性爱,爱和性别、种族无关,但我很反感动不动就把两个男人之间的互动上升到爱与不爱的高度。特别是战友之间的这种感情,那是经历过生死升华了的兄弟手足朋友之情,怎么就成了同志情了?

 

扯远了,慢慢找回自信的许三多,开始渐渐融入三班,融入七连,甘小宁、白铁军开始和他有说有笑了,他们教他腹部绕杠,教他闪躲。

 

而许三多的蜕变,才刚刚开始。

 

他在军事知识的考核上凭着够泄密标准的记性,得到了团长的赞许,接下来,他破纪录的腹部绕杠上场了。

 

从50个到333个,站在现实角度讲,我是不相信这样的蝶变的,不过许三多在单杠上那一声意气悠长的“啊”,让我知道,他已经是蝴蝶,而且他不是一般的蜕变,只能用惊变来形容。

 

我挺喜欢看许三多做了333个腹部绕杠然后又晕得一蹋胡涂这场戏的,从内心来说,我为许三这样的惊变感到高兴,这样的惊变,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性,剧情在之前是有伏笔的,首先,他能跑,其次,父亲和成才多年的打击练就他灵活的闪避,再次,他记性超级好。这些,都说明,许三多具备了相当的素质,只不过悟性太差,又卑微成了习惯,所以人人忽略他,时间长了,他自己也忽略了自己。

 

但我还是觉得遗憾,这可能也是电视剧的遗憾,一来没有篇幅,二来可能也确实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把许三多的惊变表现得更有说服力。

 

欢迎关注俺的书《男人,就该这样 读懂士兵突击里的16个男人》

点击进入当当网购买

点击进入卓越网购买

哈哈,以上三行在以后的博文中会常常出现,大家别怪俺,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