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江南村妇 |
分类: 经济理论在中国实践 |
2008年底至09年初货币宽松以来,2010年我写下了《2010年主旋律:消灭流动性 》。经历了二年的货币消灭,江南认为已经消灭得差不多了,中国现队段的货币存量到达了关键点,不可以再被有效消灭了。
谈通货膨胀,上层建筑色变。但我本人乐观认为:接下去的几年通胀环比会明显下滑。除非中国央行再度放出大量货币来。
回顾中国二千年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历史的变迁,都与经济有关。大多数朝代不是亡于通胀,而是经济大萧条。经济界学者普遍都用人民币总量与当前的美元货币总量作比较,来界定人民币是否超发。但本人认为这种比较是错识的,我更倾向于用日元作参照。
本人所言的货币总量合适,不可以再度被消灭,并不是为了股市,而是经济。中国金融业还只是刚刚起步,包括银行在内的佷多金融机构面临大而不强,品种单一,对冲有心无力的境地。人民币还处于封闭阶段,股票的流动相对不足,对冲手段不足,投资群体单一,何来谈“救”呢?江南认为:就是推进全民养老保险及公积金,连“陪嫁”都不是,而是“陪葬”。
很多学者认为现在的流动性充足,江南并不认为有错。但现在的流动性错配严重。要短时间里纠错很困难,可能会面临一次休克疗法。不管是渐进法还是休克法,中国都是必须经历的。也是人民币全流通的阵痛。
前一篇:龙飞凤舞迎2012年
后一篇:再谈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