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经济理论在中国实践 |
2005年5月商务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支持流通业发展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此次由商务部牵头和国开行长期贷款合作,开国家开发银行向民营流通业战略投资先河。
今年7月28日,国开行和苏宁电器正式签署意向性协议,向苏宁电器提供规模为8亿元的首期贷款启动额度。这笔贷款加上苏宁自筹的2亿元共计10亿元资金,将用于苏宁自建、购置连锁店面及建设物流配送中心。
而国开行8亿元也仅仅是个“前奏”,国开行对苏宁电器的专项战略投资涉及未来5年,将分阶段按期实施,拟向苏宁电器提供的政策性贷款总额度将高达近百亿元。与商业银行贷款相比,国开行的扶持贷款并未在利息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其基准利率依然是按照央行五年以上中长期贷款6.12%执行,即使按照规定可下浮10%,最低也还要5.5%,其诱人之处,就在于项贷款最长可达15年。
以前流通企业只能贷到短期贷款,做流动资金之用。有了长期贷款,就可以规划着用,可以做物流基地,可以做信息系统。根据国开行与苏宁电器协议,国开行将安排500亿元人民币的政策性贷款,专项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建设城乡现代流通网络基础设施。其中,包括苏宁电器在内的国家重点培育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将是优先扶持对象。
村妇认为在现阶段非常时期中国城市流通领域外资占据的比例差不多已达半壁江山,在农村市场建立起中国人的零售市场网络追在眉捷,但辟开原有的农村供销社网络重新布点,会带来重复建设,此次政府行为商业操作大笔金钱铺下去存在太多的风险。
农村信用合作社少的不是贷款资金,而是政策。银行好比是一个和尚,在农村原本“僧少粥多”,现在又多了国开行卖“粥”,对于农村信贷不一定是好事。国开行既保持政策优势,又不退出商业性业务,违监管部门公平、公正的原则,这对商业银行是不公平的。记得国开行向某地区某需要大笔资金企业贷款,重申需要政府为其企业做兜底担保,政府考虑到企业对当地经济举足轻重,但政府担保把企业利益与政府捆绑在一起,政府的公正性势办受到挑战,处在两难境地。一次村妇打开电视机播音员打着兴奋国语向观众播报国开行向大西北地区资源开发企业放款,当地政府兜底担保做到“双赢”,是国开行和企业赢?还是国开行与政府赢
农村合作信用社扎根农村,对当地民风民情了如指掌,央行应该加大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政策支持,让其成为广大农村信用基础贷款的主力军,用类似国开行这种利用政策优势为商业贷款担保,把地方政府拖进商业运作的做法,加大政府执政公性风险、政府信誉风险,其危害不可小视。
农村商业零售网络需要大力开展,完全可以依托原有的农村供销社网络基础上再建设,农村供销合作社长期在农村与农民打交道,基础扎实,了解当地老百姓生活的方式。由当地供销总社相对大型龙头企业为支柱,政策大力扶持农村龙头供销企业,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流通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网络,以乡镇村农村供销网点做流通终端网点,进行再改扩建,对于市场运作来说成本轻了,而且有利于摆脱原农村供销点面临破产危机,达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状态。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