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国家统计局前局长李德水揭秘美巨额贸易赤字真相

(2006-04-27 23:49:25)
分类: 经济理论在中国实践
    李德水4月23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美国经常项目巨额赤字背后掩藏的真相是海关统计无法计入但回报率甚高的资本、技术、专利、文化等无形产品的大量输出。
    美国从1992年开始,外贸逆差由当年的391亿美元,逐年攀升到2005年的8049亿美元,但并未出现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现象。相反,1992年美国经济增长3.3%,失业率为7.5%;而到2005年,经济增长为3.6%,失业率却只有5.1%。 美国在财政、外贸出现双赤字的同时,却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从根本上说,这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调整的必然产物,也是世界经济不平衡的主要表现。海关数据体现的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掩盖了美国境外企业收入大量回流的真相。
   美国境外企业收入大量增长,但由于不在美国境内,不仅没有算在美国出账上,相反,美国海外公司卖回美国的商品却成为美国的进口。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资料,美国的境外企业2004年实现销售额33830亿美元,而当年美国本土企业出口仅10040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三倍多。2005年3月美国国家经济分析局的报告也指出,美国公司2003年海外盈利高达31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相当一部分回流美国。 美国的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文化产品已成为美国除军火外的第一大出口产品。金融和其他各种服务业出口收益颇丰。此外,美国还有大量的技术、专利、商标、标准等无形产品的出口。而这些产品在海关上是统计不了或统计不全的。
   亚洲国家还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这也造成了巨额资金流入美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03年,美国国际收支总平衡赤字仅为15亿美元,2004年为28亿美元。这足以解释美国在“双赤字”下为何仍能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美国劳动力密集型和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纷纷向国外转移,美国的批发零售业也采取了全球采购的策略,从而出现大量产品进口,这也是造成统计上出现巨额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