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经济理论在中国实践 |
“第三点就是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局的经验,由政府部门来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机构,主要功能是给这些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项目提供担保,使其能够向大银行贷款。2003年,美国中小企业发展局总共给6.7万个项目提供担保,担保的资金总额达110亿美元。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个信用体系的建立,当然这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林毅夫先生好,读过你的“我国2006年宏观经济展望与政策建议”我对先生的这几点看法是同意的。但有一点我想很值得讨论,就是政府担保。现阶段我认为政府的担保系统特别是地方政府是脆弱的,国税和地税分开后,国税基本把当地的能收的税全部或者基本收走,地方政府从国税中分得的‘手续之类’的部分非常有限。农业税属于地方税种,现阶段基本不存在。从国家宏观一定是好事,用什么来补充地方的财政没有听说过。地方财政目前由房地产开发来支撑的比例是惊人的。这也是地方政府为什么会暗中支持房地产商的动力。这种高度极中的财政资源有利于办大事,倒三形的财政政策在某种意义上对地方政府的运作带来困难。但县以下的低级公务员任期有限,就是他想考虑当地五年乃至更长的计划也是要先过眼前这一关,村级、乡级、县级政府的运转是全方位的,需要财力作支撑保证。我在读研作社会调查时就有资料上谈到安徽省不是一个乡一个村的地方政府无力运转,用书本上的说法是政府破产。是很危险的。国家开发银行就是采用这种政府担保办法向企业贷款。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以下的地方政府的承重是脆弱的,先生提到的江苏浙江省已经有不错的地方财政,一旦经济出一点偏错,就会引起连锁反应。要是这种情况在整个中国发生我是非常担心的。这也许是政治与经济中极大的难题。我很想向先生讨教一二。谢谢
9/3/2006
在今年温总理人大工作报告中已经提到农业税取消对地方政府财政的补助问题:2006年取消农业税共计1036万亿,再加上其它各项有关农业收费,总共地方财政少收入:大至可以达到1100至1200万亿元.
温总理承诺国家财政从国税中补地方政权动转是780多亿元.温总理的承诺全部到位,还存在一个不小的缺口,需要地方财政安排支出.
温总理已经看到问题,并已经付之实施,我认为是全国人民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u/467a81b2010001k0
前一篇:今日我的工作地点:乌镇
后一篇: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