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365植物发现:我国多地发现新物种

标签:
365植物发现大瑶山琼楠菱叶鹿藿绯红金粟兰 |
植物发现:我国多地发现新物种
前段时间,我国浙江和海南两地发现了一种名为“白盖鸡油菌”的新物种引起热议。甚至不少网友留言询问:“能吃吗?好吃吗?”
这种条孢牛肝菌通常生长于道路边坡,栲属和马尾松混交林的林缘地带。相比其他条孢牛肝菌,它的子实体和担孢子较小。从外形上看,菌盖表面幼嫩时为棕黑色,成熟后为棕色至暗棕色;菌柄棕黄色,生有密集的棕褐色鳞片;子实层体表面黄色,菌肉白色至黄白色,受伤后变蓝。
2021年4月,重庆自然博物馆陈峰等人在重庆市阴条岭自然保护区开展野外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时,发现一种开黄花的未知白前属植物。研究人员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和标本,结合分子系统学的证据,确定它是一个三峡地区特有的新种——三峡白前
据了解,其种加词“pingtaoanum”来源于我国夹竹桃科植物分类学专家李秉滔教授的名字,以表达对其在我国夹竹桃科植物分类学研究上做出贡献的敬意,同时因发现地为三峡,故中文名为“三峡白前”。
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分库广西植物研究所植物多样性研究团队也于近日发表了特产于广西大瑶山的新物种——大瑶山琼楠(Beilschmiedia weii Y. S. Huang, H. M. Tan & Yan Liu)。
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国内共新发表脊椎动物95种、共发表昆虫新分类单元1633个、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42个、参与发表1124个菌物新名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冰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物种的发现,有利于提升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对国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维持也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