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49@365植物发现:我国多地发现新物种

(2022-12-15 19:43:07)
标签:

365

植物发现

大瑶山琼楠

菱叶鹿藿

绯红金粟兰

植物发现:我国多地发现新物种

前段时间,我国浙江和海南两地发现了一种名为“白盖鸡油菌”的新物种引起热议。甚至不少网友留言询问:“能吃吗?好吃吗?

 

https://pics2.baidu.com/feed/1ad5ad6eddc451da790e17c93d89756dd1163293.jpeg@f_auto?token=3f40cd47a2ab1096876f02f9044a82df武汉黄陂区:绯红金粟兰         近日,武汉黄陂区发现了一个植物新种——绯红金粟兰。金粟兰属植物药隔会延长,仿佛一条条漂亮的小彩带。而丝穗金粟兰的药隔颜色是白色的;黄陂新发现的这种植物,其药隔是红色的,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区别。                                        
https://pics4.baidu.com/feed/cdbf6c81800a19d8380f3b86448ea580a71e46a0.jpeg@f_auto?token=b797f8de64da4f990bb5a2e000b453fd发现这种植物只在最初发现的分布点有分布,没有发现其他的分布点,可见这种植物分布范围很小,其野外资源是否濒危还依赖于开展更广泛的调查。有人抱着“看稀奇”的心态辗转打听新物种的具体位置,想去实地看看、想去做直播,研究人员均回应谢绝。因为越是新物种,其所处的生境越是脆弱。如果因为公众的“好奇”而对这些新发现、新记录物种造成了伤害,这种伤害甚至可能造成一些新物种“刚发现,就灭绝”的痛楚。所以希望大家“关注而不打扰”。     宁波龙观乡:菱叶鹿藿据海曙生态环境分局消息,在近日的四明山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中,调查人员在龙观乡发现一种豆科植物——菱叶鹿藿。经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确认该种为宁波分布新记录种。

 

https://pics3.baidu.com/feed/58ee3d6d55fbb2fb1b5228a33d3e07af4723dc81.jpeg@f_auto?token=a37bddb53fb5ae1b68a81e223acdd418菱叶鹿藿为缠绕草本,常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茎纤细,羽状三小叶,花黄色,荚果扁平,成熟时红紫色,种子2颗,近圆形。花期6—7月,果期8—11月,别名为“山黄豆藤”,茎叶或根可作药材,有祛风清热,定惊解毒之功效,为草本类药用植物资源。目前该植物标本已收录宁波植物园标本馆,以便后续研究。西沙群岛:西沙涯蝽采自西沙群岛羚羊礁(属永乐群岛)和永兴岛(属宣德群岛)的一种海生昆虫为涯蝽科的新物种。根据其分布地点,新物种被命名为西沙涯蝽。

 

https://pics4.baidu.com/feed/a6efce1b9d16fdfa9d793686c5fbab5f95ee7bc4.png@f_auto?token=3227fca649d1f4a1f3d484985064e1f9西沙涯蝽的体长只有1.24—1.38毫米,生活在海岸区域,躲藏在珊瑚石或沙滩的细小孔洞中,靠捕食小型节肢动物为生。为适应潮间带的生活,它们前翅完全革质化、为鞘翅,后翅缺失,在身体结构方面极具特色。该科此前已知两属五种,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岛屿和大陆海岸。四川:雅江舌喙兰雅江舌喙兰为地生直立草本,高5—11厘米。叶基紧贴地面,叶正面呈深绿色并具白色的网纹,叶背面通常紫红色具几条绿色的叶脉。花白色,唇瓣上具紫色斑点。花期7—8月,果期8—9月。

 

https://pics7.baidu.com/feed/09fa513d269759eec54ff567c68f641d6c22dffb.jpeg@f_auto?token=fed8dd03c21f63fd5227ec8fe8cd1bf1据发现者介绍,在2020年首次发现它时,繁殖个体比较少。当2021年再次返回观察时,发现了更多开花个体,但生境也因扩建村边小路导致分布地的一个角落遭到破坏。此外,当时也在其他区域,包括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兰科植物资源调查,但都没有发现此新物种的其他居群。四川雅江是目前发现的雅江舌喙兰的唯一居群,其生境亟需保护。舟山:普陀条孢牛肝菌暗棕色的“伞面”、布满鳞片的“伞柄”,这是一朵样貌特殊的蘑菇。近日,舟山市普陀区完成2021—2022年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确认发现全球新记录种“普陀条孢牛肝菌”。

 

 

这种条孢牛肝菌通常生长于道路边坡,栲属和马尾松混交林的林缘地带。相比其他条孢牛肝菌,它的子实体和担孢子较小。从外形上看,菌盖表面幼嫩时为棕黑色,成熟后为棕色至暗棕色;菌柄棕黄色,生有密集的棕褐色鳞片;子实层体表面黄色,菌肉白色至黄白色,受伤后变蓝。

                                                     重庆阴条岭:三峡白前

2021年4月,重庆自然博物馆陈峰等人在重庆市阴条岭自然保护区开展野外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时,发现一种开黄花的未知白前属植物。研究人员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和标本,结合分子系统学的证据,确定它是一个三峡地区特有的新种——三峡白前

 

据了解,其种加词“pingtaoanum”来源于我国夹竹桃科植物分类学专家李秉滔教授的名字,以表达对其在我国夹竹桃科植物分类学研究上做出贡献的敬意,同时因发现地为三峡,故中文名为“三峡白前”。

                                                  广西瑶山:大瑶山琼楠

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分库广西植物研究所植物多样性研究团队也于近日发表了特产于广西大瑶山的新物种——大瑶山琼楠(Beilschmiedia weii Y. S. Huang, H. M. Tan & Yan Liu)。

 

https://pics3.baidu.com/feed/d009b3de9c82d158033e5460fa7e3ed3bd3e4226.png@f_auto?token=b233744466cd9ec67a335e08036bd639该物种属于樟科,是大瑶山继今年7月报道植物新种海明关木通后的第2个植物新种。其种加词“weii”源自我国植物学家韦发南先生,以彰其为我国乃至世界樟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作出的突出贡献。由于大瑶山琼楠为广西大瑶山所特有的高大乔木树种,故得此名。

 

 

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国内共新发表脊椎动物95种、共发表昆虫新分类单元1633个、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42个、参与发表1124个菌物新名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冰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物种的发现,有利于提升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对国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维持也有重要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